惠州特产如下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青睐。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罗浮山酥醪莱
罗浮山酥醪菜产于博罗境内的罗浮山酥醪村,又名仙人菜。由于酥醪村土质肥沃、气候独特、水源无污染,加上酥醪村人制作手法独特,所以酥醪菜具有味美、纤维质少、用量少等特点,是煲汤的上等材料,且具有清热、润肺的作用。
罗浮山百草油
罗浮山百草油是由位于罗浮山脚的药厂采集百余种产于罗浮山的草药,采用古法提炼配制成的一种药油。其成份比例合理,药性平和,气味芬芳,药效显著,内服外用均可。
罗浮山甜茶
罗浮山甜茶味道甘甜可口,具有清凉解热、止渴生津、开胃消滞、降胆固醇等作用,是居住在罗浮山的制茶人采集天然生长在罗浮山的独有茶种,用独特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特产。
东江糯米酒
东江糯米酒所选用的糯米纯正,配方独特,形成了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的红色,不含任何人工调味料的甜蜜,芬芳浓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宴客送礼的佳品。
南昆山观音菜
南昆山观音菜外型似兰花叶,碧绿而无污染,入口先感有韭菜味,再嚼依次会感有大蒜、大葱、微苦、甘甜的味道,具有清湿排瘀的功效。由于品偿观音菜时,要求吃者慢嚼细咽,因此,对面部美容有一定的好处。
龙门竹笋
龙门是惠州的东北部山区,盛产苗竹。每到竹笋收获的季节,竹农便到竹林挖取可加工的笋,经挑选后再加工。龙门笋干色泽金黄,香甜爽滑,其味特佳,可用作各种肉类的配料。
龙门竹牙签
龙门竹牙签选料上乘,品种齐全,价格合理,方便携带,因而,人们到了龙门,总要带一些龙门牙签,既可家用,又可送友,其实用价值远超出了牙签本身的内涵。
龙门米粉
龙门米粉选用优质的黄粘米作原料,用优质的山泉水和合加工精制而成,粉丝透明,幼滑、爽口,不易断,用沸水泡片刻,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作主食老少皆宜,作早餐更是干吃或配上上汤均可,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是不可多得的特产。
博罗酥糖
博罗酥糖酥松可口、甜而不腻,是博罗县糖果饼干厂选用当地产的黑白芝麻,以麦芽糖、白沙糖、面粉等作配料,用传统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是只有博罗才有生产的地道特产,有罗浮山牌为正宗。
博罗凉果
惠州四时佳果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陈皮梅、甘草梅、话梅姜、应子、蛇胆陈皮等百种。这些凉果,93年曾获马来西亚食品博览会金虎奖,95年又获中国优质食品奖,远销全国各地、港澳及东南亚,极受游客的青睐。
荔枝
惠州荔枝果形别致,颜色鲜红悦目,果肉状如凝脂,清甜浓香,风味独特的荔枝到处皆是。主要品种有:淮枝、糯米糍、桂味、黑叶、妃子笑等等。每年农历三月,惠州荔枝便有荔枝陆续上市,五、六月是荔枝的盛产期。主产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荔枝营养丰富,具有益智、开胃、补元气之功效,因此,每到荔枝产出期,不少游人墨客文人雅士云集惠州,成为惠州的一大盛事。
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味道清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每年八月份左右,有大量的鲜龙眼上市,供人们尝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炼制成圆肉。用龙眼加工制成的龙眼肉(圆肉)是病后体虚、贫血、神经衰弱和产后血亏等症的滋补佳品。
惠州产的龙眼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阳、惠东、博罗和惠城区。
芒果
芒果果实扁平,表皮为绿色,熟透时,表皮金黄,果肉香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鲜吃有生津止渴、消暑舒神之功效。不少有心人还将其制成芒果干、芒果叶等以备不时之需。
惠州产的芒果品种繁多,主产区在惠东、惠阳、博罗、惠城区。
柑桔
惠州产的柑、桔品种齐全,全市各县区均有种植,是惠州的主产水果之一。其副产品主要有桔饼、鲜橙汁等。
种植要点
1.育苗移栽:种植双季梅菜时应选择早熟品种,第一季9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植,12月中旬收获;第二季11月上中旬播
种,12月中旬移植,翌年2月中旬收获。选用适应性广、耐热耐湿、优质丰产的品种,早中熟良种如大坪埔、黑叶仔等。苗床一般选
择地势较为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育苗地应提前进行翻晒,经整平整碎淋足底水后再进行播种,每亩
播种量为300克,可供1公顷大田用种。播种前,先用50%多菌灵拌种消毒,播后盖细土0.5厘米厚。苗床最好搭小拱棚盖上农膜及遮
阳网。育苗期间要经常淋水保湿,待苗2片真叶时再揭开农膜及遮阳网炼苗,并施2%高效复合肥液,移栽前5天施送嫁肥,每10公斤
水加进口复合肥150克淋施,苗龄一般为25~30天,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前菜苗要淋足水,以利带土移栽。在育苗期间要喷
药防治病虫害1~2次。
2.选地整地:选地同育苗地的选择。大田经犁翻耙平耙碎,每亩施磷肥50公斤、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将肥料均匀撒
施,并与土壤混匀。然后按2米包沟起畦,畦高30厘米左右,畦面宽1.6米,沟宽40厘米,畦面土壤细碎平整,略呈龟背形,以防渍
水。开完定植穴后可喷施芽前除草剂。每畦种5行,平均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植3300株。
3.肥水管理:种植后应及时淋足定根水,遇到干旱天气要坚持淋水4~5天,以后根据天气情况灌半沟水保持湿润。种植后6天进
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冲水淋施;种植后12天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5公斤加钾肥5公斤冲水淋施;种植后20天进
行第三次追肥,每亩用进口复合肥30公斤隔行撒施;种植后35天进行第四次追肥,每亩用进口复合肥25公斤隔行撒施,撒肥时要注
意防止肥料落入菜心。在梅菜生长期间,最好进行2~3次根外追肥,可用爱多收6000倍液加5%磷酸二氢钾液喷施。收获前20天停止
灌水、用药。
4.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猝倒病、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等,可选择病毒A、世高(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
灵、普力克(霜霉威)、农用链霉素、农抗霉素、克露(霜脲?锰锌)、可杀得(氢氧化铜)等农药,按使用说明混合或交替使用。
主要虫害有黄曲条跳甲、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可选择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啶虫脒、敌百虫、吡虫啉、抗蚜威、苏云金杆
菌,按使用说明喷施。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5.适时采收:早熟、中熟品种一般在移栽后60~65天、85~90天即可收获。叶色变淡、转黄,花蕾呈半开菊花状时应及时采
收。宜选择晴天采收、晾晒,再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