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物会显出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不同颜色,除了遗传基因影响外,还与肥料中营养元素有关。据研究,不同元素对不同花卉品种的花色有着不同影响。
碳、氢、氧、氮是各类显色分子化合物的组分,若人为改变供给这四种元素的条件和数量,其合成的化合物成分也会随之改变,花的颜色也就随着发生变化。就红色系花卉而言,若过度地供给氮,则红色会减退,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也会使红色变淡。蓝色秋菊缺氮,其花色呈浅蓝甚至呈白色。
磷、钾对冷色系花卉有深刻影响,能使冷色向更冷的光谱系发展。对花为绿色的秋菊“绿云”,采取根施或喷施1%磷酸二氢钾,其花色比原来更绿。蓝色系花卉,增施钾肥,可使蓝色更艳更蓝,且花不易褪色。对于红色暖色系花卉来说,若有钾元素存在,花色更红,且不易褪色。
营养元素铁、锰、钼、铜、镁均参与显色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当花卉缺铁、锰元素时,开红色的花卉,其红色也会逊色或花的鲜艳时间不长,且极易褪色。镁、钼、铜三元素,对冷色花系的影响相当明显,若缺少,则冷色花系的颜色变灰或变白,而且在开花期间,其花色不鲜艳。黄月季在孕蕾期喷施0.5%钼肥和铜肥,花色则呈光亮且透黄的艳色,极为悦目。若给绿色系花卉施镁肥,其绿色也更加鲜艳。
然而需要指出,营养元素虽能调节和改变花卉的颜色,但这种改变并未影响遗传基因。所以,用营养元素改变的花色不具有遗传特性。
这个从题目可以得知
开白花的是隐性,紫花是显性。我们需要得到纯合子的紫花花。
可以有两种选择
1,取开紫花的植株的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长大开花后保留其中开紫花的植株,再次进行隔离种植,因为是自花授粉,所以再培育的植株就是紫花纯合体。
2,把这80株开紫花的花卉的种子分开来繁殖培育,并进行自花传粉.等这80株开紫花的花卉的子代都开花后,看看是哪株的后代再没有开白花的就选它们作种,.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开紫花的纯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