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镇的镇村建设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1:00:52
字号:

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力实施生态旅游名镇建设。加快基础建设,镇容村貌焕然一新。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农电网改造工程。建设移动、联通、小灵通通讯塔3座,实现了通讯网络全履盖。投资40万元,改扩建镇卫生院办公楼。投资198万元,新建官庄、西沟等5所学校,对6所学校部分危房进行了改造。筹资130万元,实施了太统、蒋家沟、甘沟等7村的人畜饮水。投资35万元,新建泾河桥涵3座。投资36万元,整修村社道路26条56.7公里;投资110万元,实施寨子街、太统两村通村道路铺油1条1.2公里,硬化6条10.5公里。投资175万元,新修西沟、韩家沟等8村村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共实施退耕还林8629.9亩,荒山造林6000亩,三北四期工程1500亩。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环境整治,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治理了脏、乱、差现象,改善了人居环境。

崆峒镇的镇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特色产业优势初显。一是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经济适用,体现特色,适度集中,节约土地,产业配套”的原则,完成川区8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投资1650万元,官庄、韩家沟、太统三村新建小康屋256户,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二是特色产业优势凸显。鸭儿沟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累计投资450万元,在东塬栽植黄金梨720亩,西塬栽植优质红富士761亩,成活率达到了98%,保存率达到了87.75%;甘沟、榆树扩大特色大葱种植面积2400亩,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4万亩。三是农家乐初具规模。沿平泾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仿古式两层建筑风格“农家乐”,全镇“农家乐”近40户,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建筑群。

崆峒镇依托崆峒山资源及旅游路网便利优势,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开发建设三天门至聚仙桥一条7.2公里长的崆峒文化街。按照“规划先行、经济适用、体现特色、适度集中、节约土地、产业配套”的原则,彰显崆峒文化、体现明清风格,沿崆峒文化一条街高标准修建仿古式旅游小康示范户50户,已建成15户、在建35户。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走出土地、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农家乐”品牌,展示民俗文化,使“农家乐”向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开展了“走进农家生活、品味农家菜肴、体验农耕文化、欣赏乡村风情”主题活动。据统计,崆峒镇现有“农家乐”48户,从业420人,假日每天接待游客5100多人,年总收入630多万元,2004年成立“农家乐”协会以来,重点培育乡村星级旅游点42个,不断打造精品、扩张规模,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镇旅游品位和实力。

甘沟驿村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甘沟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422105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0422。邮政编码为7309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43,车牌号码为甘D。甘沟驿村与大窑村、河西坡村、六十里铺村、东岔村、修家岔村、五十里铺村、田家坪村、钟家岔村、袁岸岔村、甘润苑社区、吉酉岔村、田家岔村相邻。

甘沟驿村附近有甘沟驿遗址、甘沟驿烽火台遗址、蟠龙卧虎山菩萨殿、田坪烽火台遗址、岳氏家族墓、霍家坪墓群等旅游景点,有会宁胡麻油、会宁亚麻油、会宁马铃薯、会宁滩羊皮、扁豆焖面等特产。 甘沟驿村旅游指南甘沟驿遗址

甘沟驿遗址位于白银市会宁县甘沟驿镇甘沟驿村三社祖厉河东与当地一条小河的交汇处,遗址呈四方形,长约200米,宽约140米,面积约2800平方米。遗址北临小河,西临祖厉河。遗址西现保存有部分城壕,城墙系黄

甘沟驿烽火台遗址

甘沟驿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甘沟驿镇甘沟驿村东南1.2公里处的山顶。甘沟驿烽火台遗址为第四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烽火台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7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