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需要通过土壤补充,但是土壤营养有限,就需要我们利用施肥进行补充,这是个循环的过程。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前期重视肥料,忽略了有机质的补充,土壤营养出现了不平衡,导致土壤肥料残留、有机质缺乏、有益微生物菌减少,导致植物根系无法吸收营养,出现植物早衰,果实上色膨果慢或不好的情况发生。
当然有机质的补充常见的就是有机肥的施入,但是有机肥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是需要栽植前施入的,一旦植物进入生长期,一般施入就不好了,但是植物又需要有机质的补充,我们怎么办呢?
大家知道一般有机质肥是通过有机肥或粪肥或含有有机质高的原料制作而成,对于处于生长期的植物来说,能不伤土的更好,因此就需要我们冲施有机质含量高的冲施肥了,那么冲施肥这么多,我们用什么样的更好呢?
通过市场调查及沟通,发现粮食类的原料如果制作成冲施肥有机质含量是比较高的,如果结合生物菌一起使用植物土壤就会越长越好。
因此含有生物菌的自带营养生物菌冲施肥是目前比较好的补充有机质及多种营养的微生物菌剂肥,还能给土壤补充有益菌,调理土壤的同时,解磷解钾,减少土壤肥料残留。
我们怎么利用好自带营养的生物菌冲施肥呢?
1、载苗后冲施自带营养生物菌冲施肥,以后间隔15-30天用一次。
2、合理冲施一定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间可以配合生物菌冲施肥一起使用更好。
3、叶面配合喷施硼钙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或一定的微量元素肥。
上述方案操作下来,很多人反映,蔬菜整个长势明显好了,后期肥乏力的情况减少很多,土壤疏松度也提高不少。
希望能帮到你!
秋茬蔬菜种植,如何根据种植,获得高产?
这些年目睹了种植蔬菜的菜园子,发现几个细点,一,超量使用化工肥料,严重造成土壤板结酸化,二,苔菜地里还没有收完,就开始套种油麦菜,芹菜地里套种的生菜,大蒜还没有收里化肥农药使用过度:菜地里经常性施用大比例的化肥,会造成土壤中有机成分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弱化土壤的酸性值。造成土壤成分中碱性成分过大;加上施用一些农药,也会破坏土重要原因。因为土壤透气性会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种的蔬菜品质以及产量的高低。种植户往往也会因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而造成根系发育差,进而导致作物出现早衰减产的现象。
首先:在进入改良的措施之前,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来了解一下通常的蔬菜的种植方式,以提高对本问题的理解。蔬菜一般是短季节性的作物,在种植前需要进行整地,而整地的过程会涉及一是翻土深挖。农村人常说,地有生地和熟地之分,生地指的是不经常种植农作物,土质及土层相对疏松,比较好栽种庄稼。而熟地则是经常种植,如果不注重轮作的话,就会出现土壤板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基础,透气性差的地块,相对来说蔬菜的产量没有那么好,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土壤里没有足够的氧气。要想改变这一个现状,让蔬菜长得更好一些,就要想办法来提高土壤透气。
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在刨地时合理施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菌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可以起到活化 疏松土壤的作用。对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有较大作用。应去单一依靠粮食生活,向着多种类食品生活的过渡,而蔬菜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其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管是菜农种植的积极性,还是市场供需的品类,透露出的。
秋茬和春茬蔬菜的追肥,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区别,因为秋茬蔬菜的生长季节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蔬菜的长势特别快。因此,秋茬蔬菜的追肥既要保证正常的生长,还要保证追完肥不能出现徒长。那么,如何给秋茬蔬菜正确地进行追肥,也是我们菜农朋友所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田间指导经验,总结了秋茬蔬菜的追肥方案,希望能够对从事蔬菜种植的朋友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秋茬蔬菜和春茬蔬菜相比,追肥具有相通之处也有区别
秋茬叶菜类蔬菜的追肥方案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蔬菜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秋茬叶菜被种植。不管是白菜、甘蓝、菜花,还是芹菜、香菜、菠菜、莴笋等,叶菜类的追肥和果菜类是完全不一样的。
1、叶菜类的追肥原则
叶菜类蔬菜从生长开始一直到采收,所用的肥料把握的原则是高氮、低磷、低钾。我们许多菜农朋友喜欢用平衡复合肥或者水溶肥,其实这是一种浪费,因为它们的生长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磷和钾。叶菜类蔬菜的追肥和底肥同样重要,而且叶菜前期不追氮、磷、钾的肥料,前期只在浇定植水或者缓苗水的时候冲施养根的肥料就足够了。
2、叶菜类追肥的时间
叶菜在苗期的时候是不追肥的。以白菜为例,白菜在莲座期之前是不用追肥的,底肥的供应足够生长前期对养分的需求。秋茬的叶菜种植后,前期是在高温期,高温期不利于叶菜的生长,所以前期追肥等于白追。叶菜追肥的时间是生长旺盛期,建议7天追施1次,连续追2次。
3、叶菜类追肥的施肥种类
叶菜类蔬菜推荐使用氮、磷、钾配比为25:5:5的水溶肥一亩地15公斤。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追肥的时候要补一次钙肥,一亩地可使用EDTA(螯合态)钙肥2~4公斤,防止一些对钙敏感的作物出现缺钙。如白菜的干烧心、菜花的新叶发黑、干枯等,这都是缺钙的表现。
叶菜追肥的时间是生长旺盛期
秋茬果菜类蔬菜的追肥方案
果菜类追肥既要保证蔬菜养分的供应,还要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这样蔬菜才能高产。由于今年连阴天较多,导致有机营养供应不足,所以今年大部分蔬菜的营养生长都会偏旺,徒长现象特别厉害。所以建议今年追肥的时间整体往后推。
一、判断果菜类蔬菜是否开始追肥的标志
果菜类追肥的原则是果实坠住植株才能追肥,这是一个判断是否追肥的标准。越是早高温季节,追肥越早,营养生长就越旺,生殖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产量也就会受到影响。同时,只要营养生长偏旺,不但影响开花坐果,还影响地下部生长,后期极易出现早衰。
二、秋茬果菜类蔬菜第一次追肥的时间
针对不同的品种,第一次追肥的时间如下:
番茄:第一穗果直径达到3厘米;黄瓜、西葫芦:根瓜采收之后;豆角:前期浇好三水的基础上,采摘两次之后;茄子:追肥的时间是在膨果期,当直径达到5厘米以上,留门茄的看门茄,没留门茄的看对茄;辣椒:不管是青椒还是其它品种,要求植株坐果的数量达到4~6个以上;甜瓜、西瓜:必须是在膨瓜期;草莓:第一茬果的膨果期。第一次追肥的时间把控很重要
三、秋茬果菜类蔬菜追肥的原则
秋茬果菜类蔬菜追肥,要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在追肥时,要总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追肥不在多,吸收是关键:追肥不在于多大量,而在于在追肥后能够被蔬菜吸收多少?因为不同的肥料吸收利用率不一样,追肥量也不一样,总体上说水溶肥的利用率要大于复合肥,因此,我们不建议在追肥时使用复合肥。
三水两肥一空水,空水来养根:这是整个追肥的核心。不管是哪一类果菜类蔬菜,浇三次水,最多用两次肥料,有一水必须是空水,但浇空水不浇白水。浇空水的目的是为了养根,根系养好了,才能保证肥料的吸收利用。浇空水时可随水冲施一些养根类的肥料。每水都带肥(指的是含氮、磷、钾的肥料),首先是肥料的利用率偏低,其次对根系的伤害特别大,后期容易出现早衰。
这里面有一个蔬菜是例外,那就是豆角。豆角是所有果菜类蔬菜里根系最弱的,三水里一次追肥,一次促花,一次养根。
平衡追肥是根本,高钾相伴钙镁肥:在整个蔬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平衡追肥是最重要的,平衡肥的使用要比高钾肥要高。在追施高钾肥料时,原则上不单用,用的时候最好配合钙肥和镁肥一起用,因为高钾的肥料用多了,由于拮抗作用,就会影响钙和镁的吸收。
蔬菜栽培要学会浇空水
四、秋茬果菜类蔬菜不同时期的追肥方案
如果把果菜类蔬菜的生长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施肥方案如下:
1、前期平衡是必须
平衡的肥料一定是在前期使用,所有的果菜类在前期必须要用平衡肥。因为这一时期既要保证膨果对养分的需要,也要保证秧子正常的生长需要,所以肥料必须以平衡肥为主。
根据市场上平衡肥的种类推荐两类。第一类是进口的水溶肥,当然这里说的是纯进口,而不是贴牌货,由于进口肥的利用率较高,建议一亩地5公斤即可;第二类是国产的水溶肥,以氮、磷、钾配比为18-18-18为例,一亩地10公斤左右即可。复合肥不推荐使用,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一亩地复合肥需要20~30公斤,用量大对土壤的破坏就大,追肥一定要有一个价值理念,即对土壤的破坏越小越好。
追肥一定要有一个价值理念,即对土壤的破坏越小越好
2、中期高钾配钙、镁
我们前面就说了,高钾的肥料不单用,因为只要用高钾的水溶肥,蔬菜就容易出现缺钙、缺镁的情况,这不是说地里缺钙、缺镁,而是因拮抗作用蔬菜无法吸收到足够的钙和镁。
中期用肥高钾类水溶肥也推荐两类。一类是进口的高钾水溶肥,这类肥料的钾含量一般较高,有的甚至含量达到40个以上的钾,一次一亩地推荐用5公斤。进口的高钾肥不能多用,用的越多早衰越严重;第二类是国产的高钾水溶肥,一次一亩地推荐用量8公斤左右即可。
无论国产还是进口,配钙和镁是必须,在选择钙、镁肥时,尽可能用EDTA(螯合态)钙、镁肥,一亩地200克左右就足够。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其它种类的钙肥,如氨基酸钙、糖醇钙等,但从稳定性来说,目前最稳定的还是EDTA(螯合态)钙。
3、后期养根保品质
秋茬果菜类蔬菜后期养根是关键。西红柿留5~6穗果,追4次肥,两次平衡两次高钾,剩下的就是养根,不建议再追肥;黄瓜两次平衡一次高钾循环;茄子和辣椒2~3次追肥;秋茬豆角2~3次追肥。养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养根建议用一些养根类的有机水溶肥,如果菜价较好,可用进口的,如果菜价一般,也可用国产的桶肥替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追肥是随着浇水的,因此,浇水时间的把控也特别关键。在9月份之前,建议5~7天一次水;9月份7~10天一次水;10月份以后12~15天一次水。
中期高钾配钙、镁
在给蔬菜进行追肥时,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程式化进行追肥,既要根据蔬菜不同时期的生长特性,也要结合不同季节等因素灵活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