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海里投铁能改变温室效应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9:21:18
字号:

1990年地球出现创记录高温,平均气温为15.5℃,是100多年来地球最热的一年。美国空间气象研究所认为,1880年以来,地球出现的7个最热的年头均发生在1980年以后。80年代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同期高0.6℃。美国科学家提出相似的结论:1850年以来,地球上7个最热的年头中有6个发生在本世纪80年代。

往海里投铁能改变温室效应吗?

19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7国首脑会议上,7国首脑呼吁,采取共同努力措施,限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要放慢全球变暖的过程”。环境专家制定了苛刻的规定并提出增加巨额的新税收。全球的经济投入和社会干预规模将是巨大的,这将有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订的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气候变化目前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门话题。所谓温室气体,是指当阳光照暖地球时,大气低层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沼气和人造氯氟烃等具有温室玻璃的作用,保留部分热量使地表变得越来越暖。监测结果表明,1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增高了25%。全世界90%的能源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每年向空中排放55亿吨二氧化碳。仅从1958年以来,二氧化碳就增长了11%。沼气在温室气体中含量仅次于二氧化碳,是沼泽地、水稻田、蚁巢和反刍动物等排放的,总量每年递增1%。氯氟烃是从电冰箱、空调器、泡沫塑料、喷雾器中释放出来的,数量虽少,但比二氧化碳的吸热能力强几倍,且具有破坏高空臭氧层的作用。联合国预测,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下个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5℃,其增暖幅度将是1万年来所从未有过的。同时,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30—100厘米,许多海拔低的岛屿和大陆沿海地区将会葬人海底。目前,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不到l℃,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当年地球气温仅仅上升5℃,就使地球摆脱冰河时代,自然景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防患于未然,人类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近,美国海洋学家提出了抑制温室气体、控制全球变暖的新设想,将约30万吨铁投人全球18%的海洋中去,铁作为一种“肥料”,可促使海洋中浮游植物繁茂生长,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20亿吨的H氧化碳,增强海洋的固氮能力,是对付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的最简单途径。

但是,给海洋施铁肥料的工程十分巨大,选择适当的施肥地点有较大的困难,还要考虑到生态方面的问题,这种新设想目前还不能实现。何时实现,能否实现,还需要时间。

从外表来看,海水稻的植株比普通水稻高得多,成熟水稻的穗长约23厘米。分离出来的水稻不是白色的,而是胭脂红,这是颜色上的区别。

以生长环境而言,海水稻生长在海滩的盐碱地上,淡水中的是普通水稻。

最特别的是味道,由于海水有较强富集能力,而硒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普通大米不如海水稻。

有人说海水稻是转基因,这到底对不对?这个存在争议,袁隆平院士曾说,海水杂交稻的研究采用了一定育种技术,它是用非转基因雄性不育系和非转基因的父本进行研究,所以它产生的水稻也可以称为非转基因品种。

其中,研究表明:海水稻不是转基因的,要想正式上市还需要通过国家的批准。国家并未对转基因水稻进行运营。

许多人关注粮食问题。事实上,海水稻是海红米。它给人呈现的颜色是胭脂红,有人提出为什么会是胭脂红。经专家说明,红色的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

有人提出海水稻的味道有什么不同?据当地农民和参加过海米试验的专家介绍,普通大米的香甜不如海水稻的,海水稻并没有咸味。

海水稻的原产地是中国遂溪县城月镇燕巢村海边。海水稻也叫做为海稻。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以它的外表化名的,海水稻是一种特种的水稻,在海边滩涂等地区的盐碱地生存。因此,有人说是不是在海里生长,这是不对的,而是短时间可以生存在海水里的。

据数据显示,中国有15亿亩的盐碱地,亚洲有3.2亿公顷,则2.8亿亩可供利用。如果要计算未来每亩200-300公斤的海水稻产量,那么可以达到百亿公斤。

海水稻也被称为一种天然的有机食品,矿物质的含量普通水稻不如海水稻,可以解决灌溉面上的淡水资源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5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