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阳台种菜技巧室内阳台种菜特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9:19:32
字号:

种菜有很多的令人喜欢的特点,这是种菜的一种新的模式,这股风潮的到来激起了不少人家里种菜的心情。阳台除了平时的休闲及衣物晾晒外,还可以利用阳台来种菜。那么,室内阳台种菜有哪些技巧呢?接下来,就由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室内阳台种菜的相关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室内阳台种菜技巧室内阳台种菜特点

一、室内阳台种菜方法

1.可以选择宽大透气的容器,如种植箱,大型瓷砖,木箱等。

2.在阳台上种植蔬菜的最佳方法是选择种植箱。种植箱的底盘不透水。有一个2.5厘米的水储存区。超过储水区的容量,水将从种植箱侧面挖空的挡板中渗出。非常精细,种植基质不能渗出,因此不会造成水土流失。侧板的小孔设计也用于植物的根呼吸,这有利于土壤的通风和通风以及植物的生长。

3.适合阳台上的餐具:根据个人的好和需要,另一方面应考虑自己阳台的环境条件适合哪种蔬菜。一般来说,如果空间允许,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都可以种植在阳台上。阳台环境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无论您的阳台是全封闭阳台还是半封闭阳台。

4.全封闭阳台的温度在冬季也很高,温度限制很小。可以选择的蔬菜种类也很广泛。基本上,蔬菜可以全年种植。半封闭或未封闭的阳台冬季气温较低。一般来说,冬天种植蔬菜并不容易。在夏季,阳光直射会导致温度过高。

5.阳台种植其实很简单,提前检查你的阳台环境,规划种植蔬菜的地方,你熟悉阳台种植蔬菜后,还可以添加自己的想法,花园的设计是时尚实用的阳台花园。

二、室内阳台种菜特点

1.净化室内空气,分解室内有害物质,吸收室内甲醛和空气加湿。

2.水循环系统相当于在室内安装加湿器,调节空气湿度,使室内环境更舒适。

3.绿色环保的污染,过量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以及蔬菜和水果中过量的有害物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非常不安。在家庭生态园的成长期,只使用特殊营养液,不需要农药和化肥,蔬菜都是无污染的蔬菜,让您感到放心。吃东西更安心,含有更多营养。

4.实现水下养鱼,休闲种植浇水蔬菜的方式。它可以生产色彩鲜艳的蔬菜和水果。它可以放在阳台,窗台和客厅,以达到绿化和家居装饰的效果。

三、适合室内阳台种菜的种类

1.绿叶蔬菜(罗青,大白菜,油菜籽,苦味,韭菜等),豆类(长豆,短豆等),甜瓜(苦瓜,黄瓜,丝瓜,香瓜,西红柿等)种类豆类可以用来充分利用阳台空间。

2.首先,我们必须澄清我们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为这个地垫买什么。例如,如果地板垫用于浴室中的吸水性,则必须选择具有突出吸水性的地垫。明确要求后,您可以购买地板垫。根据垫子的具体用途,可以选择垫子材料的特性。您可以购买不适合家庭使用的垫子,而不是听指南。

3.通常,内部使用的地垫主要由丙烯酸,棉和微纤维制成。它们用于户外地板垫。材料选择应基于橡胶植绒,椰子纤维和其他纤维材料。按照每个房间分区的步骤/方法。这里使用的地垫主要用于打磨,去污和防止灰尘进入房间造成污染。

以上就是由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室内阳台种菜的相关介绍。

水稻田想兼种莲藕,具体要怎么做呢?

指标区是指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分等因素指标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区。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以及《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第3期)的相关规定,开展农用地分等的省(区、市),必须进行指标区划分,并由省里统一确定各指标区的推荐性分等因素、权重、“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根据规程以及技术简报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农用地分等必须划分自治区级因素指标区。

(一)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指标区划分原则

(1)指标区是指整个工作区域内决定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各分等因素和分等因素组合,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他指标区的最小单元。

(2)一个指标区内,只适用一套经过科学分析论证的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体系。分等因素的数量适宜控制在5~7个,被选定的分等因素对农用地的质量差异有明显影响,未选定的分等因素对农用地的质量影响小或不明显,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只涉及该指标区内所选用的分等因素。

(3)高级区(一级区)的划分与全国分区系统衔接,低级区(二级区)结合全自治区各地农业生态类型、地类和土壤类型差异、生产利用和区域性耕作制度特点划分。

(4)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完整。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指标区划分依据与方法

1)划分依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面临热带海洋的东南边缘,受太阳强烈辐射和冬夏海陆季风环流的影响,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由北至南划分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3个气候带。受气候带的影响,全自治区各地冬季温暖,日平均气温<0℃的低温天气虽然在桂北地区及一些中山山地区时有出现,但日数不多,持续时间也短。全自治区日均温≥0℃的年总积温平均值为5900℃~8300℃,≥10℃的积温为4900℃~8300℃。积温的地域分布特点同年均气温类似,南高北低,平原、高山地区低,其中,资源县、乐业县、南丹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自治区积温较低的地区(总积温<6200℃),钦州市沿海,左、右江河谷等地带积温最高(总积温>8000℃)。但是≥0℃与≥10℃的积温差值,具有自北向南、自山地区向平原区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温度和水分直接受大气温度和降水的制约,形成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土壤类型与气候变化的依存关系。从全自治区来看,气候-土壤变化略呈现北热带-砖红壤、南亚热带-赤红壤、中亚热带-红壤的对应关系。

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地带性,形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土壤改良利用分区以及农业区划分区。

(1)桂东北丘陵山地区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属亚热带气候,山地多为花岗岩、砂页岩、石灰岩,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山间盆地与丘陵谷地。

(2)桂西北山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山原地貌高寒湿润,气候垂直差异大,昼夜温差大,山脉走向为北西-南东走向,山地连绵,峰峦起伏、山高谷深、平地极少;山地多为砂页岩、石灰岩,山高谷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耕地少。水田分布在狭小河谷或山间小盆地里,旱地多在较高丘陵的山坡上。

(3)桂中溶蚀平原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弧形山脉内侧的盆地,四周为山地包围,盆地西部为岩溶山地。区域内农业生产用地主要为台地、平原,生产潜力大,土壤贫瘠缺水,雨量分布不均,但地下水资源丰富,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水稻土分布在融江、龙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沿岸,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

(4)桂南低平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土地类型以丘陵、平地为主,且丘陵平地广阔,光照充足,气温高,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属南亚热带气候,成土母岩和母质有花岗岩、砂页岩、紫色岩、石灰岩、第四纪红土和河流冲积物等,土壤类型以水稻土、赤红壤、山地红壤等为主。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丘陵盆地。这些地方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农业区。

(5)右江河谷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条件比较优越,但气候干旱,由于地处河谷盆地,河谷地带有焚风效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高温区,又是该自治区的少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100~1374毫米,其中,田阳河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大旱区之一。山地多、耕地少,但耕地多分布在低平地带,土体深厚、质地疏松、肥沃、光热资源十分充足,因而,右江河谷沿岸冲积平原也是自治区的重要稻蔗生产基地之一。

(6)桂西岩溶山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貌类型多样,以岩溶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主,还有低山、丘陵、盆地、台地、冲积平原等,土地资源丰富。那坡、靖西、德保一带地势较高,属云南高原边缘。气候具高原特点,夏凉冬温,日照短,昼夜温差大,春旱和秋旱严重,水源短缺、地表水少,渗漏大,旱涝频繁,旱地多于水田。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

(7)桂南沿海区面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气候,地形以滨海台地为主,土壤由花岗岩、砂页岩、浅海沉积物等母岩母质发育而成,有砖红壤、滨海盐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原、台地与丘陵谷地。

2)划分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采用特尔菲法,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专家咨询指导组的专家们多次开会进行研究论证,按两级划分。

其中,一级区的划分与全国分区系统衔接,主要根据气候特点来划分,分为南岭丘陵山地区、华南低平原区、华南沿海西双版纳低山丘陵区3个一级区。

二级区的划分是在划分一级区的基础上,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完整性,根据农业自然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差异、土地资源特点、耕作制度的不同,结合土壤分区、农业综合区划以及农业生态类型来划分,充分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对农业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沿海地区受海洋性湿热气候影响的农业区特点以及右江河谷地区特有的受高热干燥天气影响的农业生态特点。

3.二级指标区划分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依主导因素和区域分异特点,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在全国3个一级区划分的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区,其中,南岭丘陵山地区细分为3个二级区,即桂东北丘陵山地区(IV3-I)、桂西北山地区(IV3-II)、桂中溶蚀平原区(IV3-III);华南低平原区细分为3个二级区,即桂南低平原区(V1-I)、桂西岩溶山地区(V1-II)和右江河谷区(V1-III);在华南沿海西双版纳低山丘陵区下划分桂南沿海区(V2-I)。具体划分结果见表3-5和图3-4。

表3-5 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方案表

注:表中各县(市、区)为2005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

图3-4 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指标区分布示意图

4.二级指标区的主要农业特点

1)IV3-I桂东北丘陵山地区

包括全州县、兴安县等21个县(区)。该区域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3℃~21.2℃,冬季较冷,年年有霜,平均有霜日数为5~10天,极端最高温度为40.4℃,极端最低温度为-6.6℃,≥10℃积温为5320.0℃~7024.0℃,年均降雨量为1218~2012毫米。水田耕作制度以“稻-稻”或“稻-稻-绿肥”为主;旱地主要作物为甘蔗,其次为花生、蚕豌豆、黄红麻等。

2)IV3-II桂西北山地区

区域范围包括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15个县。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山地多,平地少,宜林宜牧面积大,耕地少。水田分布在狭小河谷或山间小盆地里,是该区最好的农耕地;旱地多在较高丘陵的山坡上。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山原地貌高寒湿润,山地气候垂直差异大,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16.5℃~20.6℃,极端最高温度为40.7℃,极端最低温度为-8.4℃,≥10℃积温为4997.0℃~7177.4℃,年均降雨量为1086~1777毫米。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以“稻-稻”或“中稻-再生稻”为主,旱地主要以中玉米套种豆类或薯类为主。

3)IV3-III桂中溶蚀平原区

该区位于北回归线北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弧形山脉内侧的盆地,以岩溶地形为主,大部分为宽阔的岩溶盆地或岩溶平原,成土母质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砂页岩、硅质岩等。包括金城江区、罗城县等12个县(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年平均温度为19.0℃~21.5℃,极端最高温度为40.1℃,极端最低温度为-4.0℃,≥10℃积温为6047.6℃~7321.2℃,年均降雨量为1345~1726毫米,雨量分布不均,但地下水资源丰富,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喀斯特地区地表水渗漏严重,既易旱又易涝,旱地多、水田少,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产量低。水稻土分布在融江、龙江、红水河、柳江、黔江沿岸,为该区的主要农业区;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玉米间种豆类加晚稻”或“稻-稻”,旱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甘蔗、豆类、薯类等。

4)V1-I桂南低平原区

包括南宁市市区、武鸣县等28个县(市、区)。该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土地类型以丘陵、平地为主,且丘陵平地广阔,光照充足,气温高,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0.9℃~22.5℃,极端最高温度为42.0℃,极端最低温度为-3.0℃,≥10℃积温为6967.4℃~8044.1℃,年均降雨量为1177~1904毫米。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丘陵盆地,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农业区。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稻-稻-绿肥”或“稻-稻-菜”(多造多熟);旱地主要种植作物为甘蔗、玉米、花生、薯类、蔬菜等。

5)V1-II桂西岩溶山地区

包括平果、大新、天等、德保、靖西、那坡6个县。该区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具高原特点,夏凉冬温,年均温为18.9℃~21.6℃,极端最高温度为40.1℃,极端最低温度为-4.4℃,≥10℃积温为6127.2℃~7597.0℃,年均降雨量为1327~1677毫米,且集中在5~9月,春旱和秋旱严重。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岩溶谷地、盆地、洼地。成土母岩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砂页岩、硅质岩。水源短缺、地表水少,渗漏大,旱涝频繁,旱地多于水田,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玉米-中稻(或晚稻)”或“稻-稻”,旱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甘蔗、豆类等。

6)V1-III右江河谷区

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3个县(区),该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年均温为21.9℃~22.0℃,极端最高温度为42.5℃,极端最低温度为-1.2℃,≥10℃积温为7872.1℃~7905.4℃,但气候干燥,由于地处河谷盆地,3个县(区)的河谷地带有焚风效应,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名的高温区,又是少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100~1374毫米,其中,田阳河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大旱区之一。成土母岩母质有石灰岩、砂页岩、第四纪红土、河流冲积物、洪积物等,土壤以赤红壤和石灰岩土为主。耕地多分布在低平地带,右江河谷沿岸冲积平原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稻蔗基地之一。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稻-稻”或“稻-稻-菜”;旱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甘蔗、玉米、豆类等。

7)V2-I桂南沿海区

包括钦州市市区、防城港市市区、北海市市区、合浦县、东兴市5个县(市、区)。该区域面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为21.9℃~22.8℃,极端最高温度为38.4℃,极端最低温度为-0.8℃,≥10℃积温为7702.4℃~8218.4℃,年均降雨量为1455~2785毫米。地形以滨海台地为主,土壤由花岗岩、砂页岩、浅海沉积物等母岩母质发育而成,有砖红壤、滨海盐土、潮土和水稻土等,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平原、台地与丘陵谷地。水田耕作制度主要为“稻-稻”或“稻-稻-冬菜”;旱地主要种植作物为甘蔗、花生、薯类、蔬菜等。

(二)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的划分

熟制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耕作制度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杂草防除制度等环节,即农作物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标准耕作制度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有利于生产或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土地生产潜力,未来仍有较大发展前景,不造成生态破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已为(或将为)当地普遍采纳的农作方式,这里的标准耕作制度主要指种植制度。作物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确定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作物种植次数即复种与休闲,作物种植方式即间作、套种和单作、连作、轮作等。对耕作制度进行评价的标准有:①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②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同时,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的肥力不断提高。③经济效益高,实现农作物大面积的高产、稳产,做到低投入、高产出。④作物布局合理,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耕作制度的确立取决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平,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演变。因此,自治区标准制度二级指标区应依据自治区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划分。具体的划分依据和结果如下。

1.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划分依据

(1)根据农业的自然条件(地貌特点、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水利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再结合土壤分区和农业综合区划以及农业生态类型复杂、地类和土壤类型差异明显、生产利用区域性突出的特点。

(2)《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全国耕作制度分区表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划分为IV3南岭丘陵山地区、V1华南低平原区、V2华南沿海西双版纳低山丘陵区3个一级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耕作制度分区,以全国耕作制度一级区为基础,同时结合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控制区以及全自 区农业耕作制度分区,进一步细分。

2.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划分结果

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与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二级区的划分依据相一致,也细分为相同的7个自治区二级指标区。

3.二级区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地多、平地少,地貌类型多样,水热资源丰富,形成复杂的农业生产方式,大部分农业生态区均可一年二熟,甚至多熟,也有小部分只能一年一熟,例如地处南亚热带的桂南低平原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粮食以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主要农业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各分区耕作制度主要是“稻-稻-绿肥”或“稻-稻-菜”(多熟),“一造甘蔗”、“玉米-其他经济作物”;而桂西北与云贵高原接壤的中亚热带高寒湿润气候区,耕作制度以“玉米-中稻”或“中稻-再生稻”为主。水稻和玉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甘蔗是自治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的主要蔗糖生产基地之一。水稻、玉米和甘蔗3种作物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作物和传统作物,经过长期的生产过程,与自治区的土地自然特性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较为恰当地反映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生产主要面貌,反映出该区域的农用地质量属性,又能突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作为我国主要的粮糖生产基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实际的耕作制度及其作物组成,确定“早稻-晚稻”、“早玉米-晚玉米”和“一造甘蔗”3种耕作制度为标准耕作制度。

各二级区耕作制度具体为:①桂东北丘陵山地区(IV3-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甘蔗或玉米;②桂西北山地区(IV3-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中稻或“中稻-玉米”;③桂中溶蚀平原区(IV5-I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玉米-晚稻”或甘蔗;④桂南低平原区(V1-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稻-稻-绿肥”或甘蔗;⑤桂西岩溶山地区(V1-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早玉米-晚稻”或“稻-稻”或甘蔗;⑥右江河谷区(V1-II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甘蔗;⑦桂南沿海区(V2-I)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稻-稻”或甘蔗。

4.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确定

1)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

基准作物是理论标准粮的折算基准,指全国比较普遍的主要粮食作物,例如小麦、玉米、水稻。按照不同区域生长季节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季稻、早稻、晚稻7种粮食作物。

指定作物是指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涉及的作物。

2)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确定

各因素指标区指定作物的确定,原则上要能突出该指标区的农业生产习惯。在7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都涉及的作物为水稻,把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余的6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涉及的作物除水稻外还有甘蔗;在桂西北山地区和桂东北丘陵山地区两个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中涉及的作物除水稻、甘蔗外,还有玉米。参考《农用地分等规程》附表B.2中全国各区标准耕作制度及其作物组成,再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区划、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各区农业生态特点的不同,确定3种作物(即水稻、玉米和甘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的指定作物,其中,水稻为基准作物。

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的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如表3-6所示。

表3-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统计表

注:表中甘蔗为一年一熟制。

莲藕可以多种方式食用,加工成各种山珍海味和农副食品,在农村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很多人都想靠种植莲藕,赚钱,但真正开始种植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今天,村小农网从种植时间、4个栽培条件、7种育苗方法、9项高产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田高产种植的秘诀莲藕等。

种植时间

莲藕种子价格30元在20 ~ 1 kg左右,因品种、产地、质量等差异较大。,但生产主要是无性繁殖,如莲藕繁殖和顶芽繁殖。莲藕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适合在炎热多雨的季节生长。多在江南3-4月初,北京5月初种植。其栽培品种可分为莲藕、莲子、花莲三大类,其中花莲属水生花卉,莲藕、莲子属水生蔬菜。

1.温度

莲藕莲藕在旺盛生长期,温度在15℃以上,水温在20 ~ 30℃,水温在21 ~ 25℃时才能萌发。前期莲藕温度也较高,后期昼夜温差较大,休眠期要求保持在5℃以上,5℃以下易冻。

2.照明设备

莲藕是喜光植物,不耐阴。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日照,但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前期充足的日照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后期充足的日照有利于莲藕的开花结果和富集。

3.水汽

莲藕萌发生长期水位为5 ~ 10 cm,旺盛生长期水位为30 ~ 50 cm,随植物开花、结果、莲藕逐渐降低。睡觉越冬时只需充分湿润土壤或保持浅水即可。

4.土壤

莲藕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粘壤土最适宜生长,有机质含量应至少为1.5%,土壤pH值应在5.6 ~ 7.5之间,最好为6.5,氮、磷、钾三种元素应并重。

莲藕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莲子外面覆盖着一层硬壳。先将壳的凹端打碎,然后放入26 ~ 30℃的水中浸泡,加速发芽。芽长出来后,用水浸泡,防止脱水萎缩。长到4叶1鞭,就可以种在地里了。

2.全藕繁殖

全藕繁殖是将主藕、子藕、孙藕的全枝按一定行距种植,顶端插入泥中,尾尖露在泥面上斜插。

3.莲藕繁殖

次莲藕是指从主端分支出来的侧枝。子藕有一个、两个、四个子藕,与子藕长在主藕上的部位有关,但不管是哪一段,都可以切下来作为藕来繁殖。

4.莲藕繁殖

莲藕繁殖是指切断主莲藕的顶部用于制种,或者切断莲藕的顶部用于制种。

5.节点复制

莲藕节的繁殖是从节上切下5 ~ 6 cm的一段进行种植,利用莲藕节上的腋芽进行繁殖。

6.顶芽繁殖

顶芽繁殖是指将主莲藕或次莲藕顶端的芽与基节一起切掉,然后插入软土苗床中繁殖。

7.莲花鞭切割

待莲藕上的芽伸出莲鞭长到枝条后,将两个带顶芽的莲鞭完全挖出来,移栽到田间。

1.选择改良品种

选用无伤无病、种子质量好、个体大、稗草头完整、尾尖完整、顶芽和侧芽完整、莲藕节粗壮饱满、早熟高产、大小均匀的浅层莲藕品种。

2.给整个田地施肥

不如在泥层深、排灌方便、去年种水稻的良田里种藕。种植莲藕前15天,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 ~ 3000公斤,饼肥150公斤,过磷酸钙70公斤,生石灰80公斤。

3.种植时间

选择阳光充足的下午,按照要求的行距在田间排列莲藕种子,然后挖壕沟,根据莲藕的大小手工种植。莲藕前端向下倾斜,后端微露于土面,有利于接受光线和空气,促进发芽。

4.种植方法

入泥深度以泥无藕体和莲藕芽为准,在田埂附近种植时要注意所有莲藕头,并向田心田萍找泥,然后开沟或开塘种植。

5.除草和摘树叶

莲藕种植后一个月左右浮叶逐渐枯萎时清除枯叶,收获期前用追肥除草。除草的时候,走在卷好的叶子两边。当花蕾出现或绽放时,花枝弯曲但不折断。

6.合理追肥

立叶3-5片时每亩施高氮磷复合肥25-30公斤,叶片饱满时每亩施高氮钾复合肥30-35公斤,停叶时每亩施高钾复合肥15-20公斤或纯钾肥10-15公斤。

7.调节水位

莲藕从种植到发芽,浅水灌溉5 ~ 10 cm左右,以增加地温,方便出苗。随着立叶和枝条的生长,水层逐渐加深至15 ~ 20 cm,藕合期和收获前以浅水灌溉为宜。

8.伸直你的头

莲藕6月份莲藕藤生长较快,需要人工修剪。中午把莲藕藤用泥巴挖起来拔起,然后翻到空白处,埋在土里。

9.成熟收获

当地上部立叶多为**,藕完全成熟后可陆续采收。莲藕藕有两种:青藕和干藕。绿藕多在8月采集,干藕在秋季至次年3月至4月采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5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