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简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54:22
字号:

目录 1 拼音 2 蜂蛹及蚕蛹中毒 2.1 诊断 2.2 治疗 2.3 预防 3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蛹 3.1 拼音名 3.2 蚕蛹的别名 3.3 来源 3.4 生境分布 3.5 化学成份 3.6 功能主治 3.7 备注 3.8 摘录 4 《中华本草》:蚕蛹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蚕蛹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性状 4.9 性味 4.10 归经 4.11 功能主治 4.12 蚕蛹的用法用量 4.13 注意 4.14 附方 4.15 各家论述 4.16 蚕蛹的临床应用 4.17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蚕蛹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蚕蛹 * 蚕蛹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cán yǒng

蚕蛹简介

2 蜂蛹及蚕蛹中毒

[1]?

蛹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喜将马蜂蛹和蚕蛹油炸烹炒后食用。进食蛹过多或食变质蛹会导致急性中毒。

蛹含有丰富蛋白质,也含有肽类、胆堿及酶类等,但所含有毒成分不详。急性中毒主要侵犯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蚕蛹中毒所致中枢损害还可能与变态反应相关。

2.1 诊断

蜂蛹及蚕蛹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1.病史 有食用蜂、蚕蛹史。

2.临床特点

(1)潜伏期:食蜂蛹中毒潜伏期2~4h,食蚕蛹中毒潜伏期数小时到1周不等。

(2)中毒表现:初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头晕、头痛和全身麻木等。可出现眼球震颤、舌肌震颤、步态蹒跚等,有时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及抽搐,呈阵发性,发作时手足痉挛、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持续15~30min,可反复发作,脑电图检查呈高度或中度异常。

2.2 治疗

蜂蛹及蚕蛹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24h内发病者应予催吐、洗胃和导泻排毒处理。

2.对症和支持治疗:消化道症状可给阿托品0.5~1mg肌注,必要时重复。制止抽搐是对症治疗中的重点,如与变态反应有关应短程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2.3 预防

不宜食蛹过量,禁食变质蛹。[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蛹 3.1 拼音名

Cán Yǒnɡ

3.2 蚕蛹的别名

茧蛹

3.3 来源

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蛹入药。

3.4 生境分布

养蚕地区。

3.5 化学成份

蛹含蛋白质、脂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脂、少量卵磷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等。

3.6 功能主治

生津止渴,消食理气。主治消渴。

尿无度:茧蛹5钱,水煎服,日服2次。

膨胀:茧蛹5两,焙干研面,每服2钱,日服2次。

肺结核消瘦,慢性胃炎,胃下垂:蚕蛹焙干,研粉,每服0.5~1钱,每日2次。

3.7 备注

蚕蛹油对高血压、胆固醇、脂肪肝、高血脂症有一定作用。

3.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蚕蛹 4.1 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4.2 拼音名

Cán Yǒnɡ

4.3 英文名

Silkworm Faeces

4.4 蚕蛹的别名

小蜂儿

4.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yx mori L.

采收和储藏:由缫丝后的蚕茧中取出,晒干或烘干。

4.6 原形态

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4.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资源分布:分布很广。

4.8 性状

性状鉴别 蚕蛹长2225mm,宽1114mm,略呈纺锤形。表面棕**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皱纹。雄蛹略小于雌肾,色略深。气微腥。

4.9 性味

味甘;咸;性平

4.10 归经

脾;胃经

4.11 功能主治

杀虫疗疳;生津止渴。主肺痨;小儿疳积;发热;蛔虫病;消渴

4.12 蚕蛹的用法用量

内服:炒食或煎汤,酌量;研末,36g。

4.13 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患脚气者忌之。獭犬咬者,终身勿犯,误食必难免也。

4.14 附方

①治小儿疳积:蚕蛹炒熟,调蜜吃。(《泉州本草》)②治劳瘵骨瘦如柴:蚕蛹不拘多少,炒熟吃。(《泉州本草》)③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蚕蛹一两。以无灰酒一中盏,水一大盏,同煮取一中盏,澄清,去蚕蛹服之。(《圣惠方》)④治蛔虫:蚕蛹二合。烂研,生布绞取汁,空心顿饮之。或蚕蛹 *** ,捣罗为末,和粥饮服之。(《圣济总录》蚕蛹汁方)

4.15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风及劳瘦。又研敷蚕瘑恶疮等。

2.《纲目》: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止消渴。

3.《医林纂要》:和脾胃,去风湿,长阳气。

4.16 蚕蛹的临床应用

治疗高胆甾醇血症。用家蚕蛹油的提纯品制成丸剂(每丸含亚油酸亚麻酸150mg,维生素E0.5mg)内服,每日3次,每次6丸,4周为一疗程。观察高胆甾醇血症(>230mg%)患者31例,治前血清胆甾醇平均274.35土63.11mg%(231450mg%);经412周治疗后,血清胆甾醇平均下降50.23mg%,其中血清胆甾醇下降至230mg%以下者27例。据观察,至服药第4周约半数左右患者出现血清胆甾醇下降,延长疗程至810周,似有提高疗效趋势。服药期间, l例冠心病合并不明原因显微镜下血尿患者发现有尿量增多现象,余未发现重要不良反应。从31例β脂蛋白检查和10例中性脂肪检查的结果,未看出治疗前后的差异。6例脂肪肝和3例糖尿病并发高胆甾醇血症患者,服药后血清胆甾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原5例谷丙转氨酶不正常(>100单位)者,服药后3例转为正常 。提示本品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胆甾醇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4.17 摘录

o7年蚕茧的价格是多少? 快

用蚕茧做的手工制品有:蚕丝被、真丝睡衣、丝巾等。

一、蚕丝被

蚕丝被即以蚕丝为填充物的被子。蚕丝被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深睡眠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

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

二、真丝睡衣

这里所说的真丝一般是指真丝,即一种悬垂性和透气性都很好的面料,是用桑蚕丝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的。真丝质量好,价格高,是一种高档纺织面料。这种织物摸起来柔软光滑。这种睡衣除冬天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穿。

三、丝巾

真丝是由桑蚕丝纺织而成的,关于桑蚕丝相信大家都知识,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富含19种氨基酸,同时保湿性能特别好,戴在颈部,非常的滑爽适宜。

蚕茧的药用价值:

出自《本草纲目》:蚕茧,方书多用,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近世用治痈疽代针,用一枚即出一头,二枚即出二头。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

药理作用: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先用石油醚、乙醚、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呈现胆碱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中部稍缢缩,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质轻而韧,不易撕破。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

湖北日报

(记者吴志远、通讯员江绣屏、实习生谢先哲)这些天,罗田县白庙河乡农民黄义芳有些烦恼:今年想扩大养蚕规模,却发现蚕种特别俏,价格涨了还很难买到。

昨日从全省蚕桑生产会议上传来消息,今年我省预计需要蚕种32万张,但目前能够提供的不到30万张。省农业厅经作站站长李传友说,蚕种难求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蚕茧价格猛涨。去年,蚕茧价格创历史新高,平均价格每50公斤卖到了830元,比上年的660元提高了25.76%,比最高的2001年还高出10.67%。

蚕茧高价位运行,直接受益的是蚕农。黄义芳家的5亩桑园,去年产茧600多公斤,收入过万元。全省全年蚕茧产量10500吨,产值达到2.34亿元。

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鄂东、鄂北、鄂西南三大产区,蚕茧产量都在150万公斤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今年,省政府明确表示,将蚕桑产业纳入我省农业特色板块扶持范围。全年计划生产蚕茧1.3万吨,实现蚕茧收入3亿元。

机遇就在眼前

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李传友 江绣屏 实习生谢先哲

“经过长时期低迷和徘徊之后,我省的蚕桑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十一五’期间,将是湖北蚕桑产业强劲恢复,上规模、上质量、增效益、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

日前,省农业厅调查组对我省蚕桑主产区进行深入调研后,在给省委、省政府的报告中得出上述结论。近几年,国际国内茧丝绸行情持续转暖,茧价持续高位运行,使这个传统产业再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调查组认为,摆在面前的机遇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行情良好。随着我国丝绸对外贸易配额取消,国内丝绸消费不断扩大,出现了生丝出口价格、生丝内销价格和干鲜茧价格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业内专家分析,今年蚕茧收购价格将持续在20元/公斤左右的高价位运行,并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十一五”期间茧丝绸产业行情将保持稳健状态,出口贸易有所扩大,国内消费明显增加。

产业运行质效明显提高。2005年,黄冈市蚕茧总产量900万公斤,销售收入近1.5亿元,15万户蚕农户均增收1000元。1亩桑园纯收入900元左右,比粮油作物亩均纯收入高出380元左右。当年,该市茧丝绸加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完成税收2100万元。

养蚕分布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一批规模大、集中度高、比较效益好、规模发展潜力大的蚕茧产业带(区)已经初步形成,即:鄂东产区,包括麻城、罗田、英山等县市;鄂北产区的南漳县、保康县;鄂西南产区,包括远安、点军等县区。三大产区每个县市桑园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蚕茧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蚕业产业化经营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十五”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内连养蚕农户、外接消费市场的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如罗田县润丰茧丝有限责任公司、英山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等。我省传统养蚕业开始由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走上现代集约化经营的轨道。

蚕业科技进步有新突破。“十五”期间,我省先后选育出夏秋蚕新品种“新华×九雪”、“895×892”,获得2005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技术应用面达到40%以上,家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速度加快。新品种的应用和新技术的推广,提升了蚕桑行业整体水平。

做大蚕桑产业需过四道坎

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李传友 江绣屏 实习生谢先哲

我省是全国蚕业区划确定的蚕桑生产最适宜区,历史上的荆州缎、天门绢、沔阳丝、远安垭丝、当阳溶丝久负盛名,行销国内外。

但省农业厅研究经济作物的专家提出,要实现昔日辉煌,还得过“四道坎”:

企业垄断经营,变相压价收购。蚕茧仍属没有完全放开经营的农产品,不能自由贸易,导致部分收购企业垄断经营,变相压价收购。2005年全国蚕茧收购价格排行,在10个重点产区中我省倒数第一。在鄂东,茧价虽逐年提高,去年达到16.2元/公斤,但与全国茧价19.52元/公斤平均水平相比低17%,蚕农因此减收近3000万元。

栽桑养蚕的劳动力紧张,科技推广有盲点。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近年农村劳力转向城镇务工,从事栽桑养蚕的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低。乡村蚕桑技术员取消后,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比较难。蚕种和桑树品种老化,生产性状不良。现养品种仍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推出的,使用时间已长达20多年,种性保持难度大,生理性状出现退化,抗逆性减弱,经济性状不稳定,生产效益不理想。

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原料供应严重不足。黄冈市现有蚕茧加工企业15家,但没有一家产值过亿元。该市现有缫丝能力2.5万绪,全年需要干茧900万至1000万公斤,折合鲜茧2250万公斤以上,目前鲜茧生产量只有900万公斤,每年要从广西、安徽、山东等地采购50万公斤以上干茧。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建议,应放开蚕茧经营市场,打破垄断,以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保护蚕农利益。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推行公司+蚕农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减少市场风险。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主产区的蚕桑发展,实行政策倾斜,给予项目支持。

蚕茧

蚕茧

silkworm cocoon

异名蚕衣(《说文》),茧黄(《圣惠方》),蚕茧壳(《药材资料汇编》)。

通常指桑蚕茧。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保护层包括茧衣、茧层和蛹衬等部分。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蛹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可用于制药及提取蛹油,并可作鱼及家畜的饲料。

形成和形态结构 熟蚕上蔟后,先吐丝做成松乱的茧衣;然后头胸部开始有规则地摆动,吐出呈~形或∞字形的丝圈,积15~25个丝圈成丝片;许多丝片由丝胶粘着构成茧层。茧层上的丝缕称茧丝。由外及里完成茧层后,在茧层内腔形成蛹衬,即完成吐丝结茧过程。蚕茧有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茧有白、黄、淡绿、肉红等颜色,生产上大多用白茧。

经济性状指标 蚕茧经济性状的优劣通过下列指标衡量。

①茧层率。指茧层重占茧重的百分比,是评定蚕茧等级的主要指标。茧层率愈高,丝量愈多。春茧的茧层率一般为22%~26%,夏秋茧为18%~23%。

②茧丝长和茧丝重。指一粒茧能缫得的茧丝长度和重量。一般春茧茧丝长900~1500米,茧丝重0.35克~0.45克;夏秋茧茧丝长700~1200米,茧丝重0.22~0.37克。

③解舒丝长和解舒率。均反映缫丝时茧丝从茧层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丝长是缫丝过程中茧丝每接头1次可连续缫取的平均丝长(米)。解舒率是解舒丝长对茧丝长的百分比。解舒好则落绪少、出丝多、质量好;解舒差则落绪多、废丝量增加、出丝率和生丝质量下降,缫丝时常因再次索绪而耗能大、成本高。

④出丝率。指丝重占茧重的百分比,或用茧层缫丝率表示,是茧质好坏的综合指标。出丝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上茧率、茧层率和解舒率等因素。鲜茧出丝率一般为14%~16%,高的可达19%~21%。茧层缫丝率是丝重占茧层重的百分比,一般为75%~85%。

⑤茧丝纤度。表示茧丝粗细的程度。单位为旦尼尔,简写作“旦”或“D”,俗称“分”或“条分”,即900米长的茧线重0.1克时为1个旦尼尔。旦尼尔数字愈大,茧丝愈粗。杂交种的茧丝平均纤度,一般春茧为2.8~3.3旦,夏秋茧2.0~2.7旦。

⑥茧丝颣节。茧丝局部呈现的畸形现象,大多因吐丝中断或缫丝过程中茧丝∞字形胶着部未离解而造成。颣节多会增加缫丝和织造过程中的断头,降低质量。

⑦茧层分离细纤度。又称微茸。是丝胶中的细纤维,其染色性能差,影响织物品质,是茧丝病疵之一。

蚕茧质量检验 已采收的蚕茧须根据蚕茧检验标准确定蚕茧等级,按级定价。茧质一般按下列价值标准衡量:①丝量价值,主要指产丝量与鲜茧出丝率。②解舒价值,包括解舒率、解舒丝长等与缫丝生产效率相关的性状。③丝质价值,包括茧丝纤度、粗细差距和茧丝性状。④群体价值,指同一批次蚕茧茧粒之间各种性状的均匀程度及该批蚕茧的数量。这4项价值综合构成缫丝工业原料茧的商品价值。凡上茧率高和具有解舒好、丝长长、出丝率高等性状的蚕茧,均属优良蚕茧。另外茧色洁白、光泽正常、茧形匀整等性状也是优质茧的重要标准。检验上述标准一般可采取干壳量检验法和缫丝检验法确定。

蚕茧干燥和贮藏 利用热能杀死鲜茧内蚕蛹并烘成干茧,同时保持茧质、防止霉变的工艺和管理过程。蚕茧干燥,俗称烘茧。除及时杀死蚕蛹、防止羽化和茧层蒸热霉烂外,主要是除去鲜茧中的大部分水分,特别是烘干蛹体。鲜茧茧层含水率约为11%~13%,蛹体含水率约为74%~79%,以烘到15%左右为宜。过干则茧层丝胶亲水性降低,导致解舒不良。蚕茧干燥过程分预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和减速干燥3个阶段,干燥方法一般多用烘茧灶和烘茧机。此外还有用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辐射干燥等。干燥室内热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须与蚕茧干燥各阶段的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20℃,空气流速由快到慢逐渐调整。经烘干的蚕茧冷却后,即包装入库贮藏。茧库应建在高燥处,并具备防潮、密闭和换气等条件,以防止霉变和虫、鼠为害。为害干茧的霉菌主要有曲霉属、青霉属和白霉属3类,多湿环境极易蔓延,导致蚕茧霉坏。为此,库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范围内。茧库主要害虫有大谷盗、双皮蠹和棉红铃虫等,入库前需用药剂杀除。

草药名: 蚕茧

内容介绍:

蚕茧 (《纲目》)

异名蚕衣(《说文》),茧黄(《圣惠方》),蚕茧壳(《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茧壳。

动物形态详原蚕蛾条。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中部稍缢缩,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

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

质轻而韧,不易撕破。

未经羽化的蚕茧,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

全国养蚕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用鲁桑叶饲育的蚕,其茧的化学组成如次:水分1.40%,灰分1.14%,蛋白质97.34%,醚溶性浸出物0.26%,纤维0.39%。

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外包以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粘结而成,此外尚含少量油脂类、色素、无机物等等。

在生丝中,丝纤蛋白约占70%,丝胶蛋白约占22%。

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此二氨基酸的氮,约占总氮的80%。

10万克丝纤蛋白所含氨基酸如次(物质后数字,是克分子数):甘氨酸578,丙氨酸381,缬氨酸29,亮氨酸7,异亮氨酸9,丝氨酸157,苏氨酸12,酪氨酸67,苯丙氨酸8,脯氨酸5,色氨酸2,赖氨酸4,组氨酸2,精氨酸6,天门冬氨酸17,谷氨酸13,共计1297个克分子。

丝胶蛋白亦是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大体上与丝纤蛋白相似,微异处在于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较少;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较多。

茧又含游离氨基酸50毫克%(以甘氨酸计)。

蚕茧含油蜡状物质,由伯醇类、固体脂肪酸、石蜡及液体脂肪酸所构成。

又含谷甾醇(成葡萄糖甙)及蛇麻脂醇。

黄茧所含色素有各种胡萝卜素衍生物,而它们也是黄橙、粉红、棕灰等色的茧的色素。

绿茧的色素,有些与黄酮有关,有些与叶绿素有关,特别是野蚕茧。

茧色素种类颇多,有人从绿蚕茧分出7种有黄绿色萤光的色素及2种黄棕色萤光的色素;又有人分出9种**萤光色素,它们都是黄酮类的葡萄糖甙。

各种蚕茧,每克含铁10.08~49.16微克及相当多的氟。

每公斤白茧含锰7.06毫克,黄茧含8.48毫克。

每克白茧含锌3.19微克,黄茧含3.67微克。

药理作用蚕蛾的茧有拟胆碱作用。

先用石油醚、乙醚、氯仿处理过的蚕茧的90%乙醇提取物对麻醉猫的血压、离体豚鼠回肠及家兔十二指肠上均呈现胆碱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标本上,对横纹肌无作用。

炮制将蚕茧剪开,去尽内部杂质。

或置罐内,煅存性用。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

《纲目》: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

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选方①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

为末,入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用米饮送下,日三服。

(《圣惠方》茧黄散) ②治消渴:煮蚕茧汤,每服一盏。

(《朱氏集验医方》) ③治小儿因痘疮余毒,肢体节骱上有疳蚀疮,脓水不绝: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生白矾捶碎,实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

干贴疳疮口内。

如肿作痛,更服活命饮。

(《小儿痘疹方论》绵茧散) ④治反胃吐食:蚕茧十个。

煮汁,烹鸡子三枚食之,以无灰酒下,日二服。

(《普济方》) ⑤治口糜:蚕茧烧灰,调蜂蜜,抹口内。

(《泉州本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5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