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是黄化病,又叫缺绿病。受害叶片变成乳白色斑点,或全部成黄白色,严重时会引起叶片局部坏死,坏死部分呈褐色。此病的发生,是由于盆土pH值增高,并成为弱碱性或碱性,同时土壤缺少可溶性铁元素所致。山茶花黄化病表现的叶片发黄与管理不当而使叶片出现的发黄不同,如水黄、阴黄、肥黄。山茶花盆土积水时间长,土中缺氧,造成厌氧细菌活跃,根系吸收功能减弱,甚至腐烂,地上部分新梢萎蔫,新叶淡黄,老叶边缘褪色成暗黄。长时间浇水不足或不及时,引起老叶发黄脱落或枯落,并由下部向上发展,这是“水黄”。山茶花植株长期被放置在光线过弱的地方而造成的叶片发黄,称作“阴黄”。由于施肥过多,引起山茶花植株顶部新叶肥厚凹凸不平,老叶发黄脱落,或是缺肥造成枝嫩节长,叶薄嫩黄,称之“肥黄”。因此,对叶片发黄,应加以判断和区别。
防治措施:①用0.5%硫酸亚铁(FeSO4)水溶液浇灌盆土,或作叶面喷施。②可在春天山茶花植株开花后,即开始浇施矾肥水,一般20天左右施1次,生长季节可以增加次数,秋后停用。矾肥水的配制方法是:黑矾(硫酸亚铁)2.5~3千克,油粕或豆饼5~7.5千克、粪肥10~15千克,加水200~250千克,约经1个月腐熟,即可使用;使用时,需再稀释1倍。也可用2份黑矾、5份饼肥或蹄片,加100份水配制。③如果进行叶面喷施,可用0.1%硫酸亚铁溶液;若是大棵山茶花植株,也可按1:250~300的比例,用食醋配成溶液,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4时后喷洒。每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可见明显效果。如果因土壤缺少硫元素,而导致山茶花叶片发黄,可喷施300倍三硫磷液防治。④对因浇水不当引起“水黄”的山茶花,应按照见干见湿、干湿适度,浇则浇透的原则,合理浇水。对于非浇水过多的山茶花,可进行适量的叶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山茶花植株的生长。⑤对于叶片有“阴黄”的山茶花,可将它移到空气流通,光线较强但仍是半阴半阳的地方。⑥对因施肥过多而引起叶片“肥黄”的山茶花,应停止施肥;对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叶片发黄的山茶花,应及时换盆,增加肥水和光照,以便恢复正常。
叶片症状为缺铁性造成的,实际因素应该是茶叶的根系受损,毛细根吸收障碍吗,引起的缺铁,造成上部叶片的失绿黄化,建议你先养根,用黄腐酸肥配合生物菌肥进行第一次使用(切记禁止使用含激素类的水溶肥),大约10天后,再冲施一次含铁镁微量元素肥,叶片上也及时喷施螯合铁、锌等微量元素。这样经过间隔几次调节,使根系达到健康,才能更好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不然光叶面补充,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