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籼型”杂交水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32:37
字号:

籼型杂交水稻是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

为什么叫“籼型”杂交水稻

1971年,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全国农业22个重点项目之一。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这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多粮食少的问题,也给世界粮食产业带来了一次绿色变革。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

历史意义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育成,大大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上许多著名水稻专家认为,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居领先地位。

袁隆平等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奖特等奖。因为这项发明使中国的水稻育种技术跃居国际领先地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作为中国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美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称袁隆平取得的成果是继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籼型杂交水稻

水稻品种有几千种。

高产水稻前十的品种

1.徽两优丝苗

在高产田块可达900公斤以上。

2.深两优534

3.连粳11号

每亩平均产量可达700公斤左右。

4.荃优822

能在高产田块达到900公斤以上的产量。

5.连粳11号

每亩平均产量可达700公斤左右。

6.龙粳39

7.晶两优1377

8.湘早籼45号

亩产量平均为500多公斤。

9.荃两优087

10.隆两优1377

水稻种植技术

该作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

我国南方为主产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

1、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种植技术中的前提条件,一般在种植前将选取的种子清洗干净后,放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再放在纱网袋中进行催芽处理,保持温度在30℃左右即可很快发芽。

2、整地处理

要保证栽培基质的肥沃性,一般在整地的时候要结合中耕除草处理进行,再向土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一起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的敌克松进行除菌即可。

3、移栽处理

将发芽后的秧苗移栽入土壤中,切忌不要过密栽培,保持株行距在10公分左右,用手将苗根握住,将根系插入土壤中,最好不宜过浅,应保持根系完全被土壤覆盖就行了,也可用分秧苗器进行,效率更快。

4、栽后处理

栽种后如果发现有缺苗的情况下,要及时补苗,以保证原本的种植密度,在生长期间需要经常的灌水处理,大苗期间可增加水分,一般只需淹没到植株的三分之一处,再根据长势情况适当追加硫铵肥料即可。

5、除草处理

在种植后最好要经常进行除草处理,栽种后一周可向里面施加除草剂,主要以恶草酮为主,待长势较好的时候可向肥料中加入苯噻酰除草剂混合搅拌喷洒,以避免杂草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5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