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中药泡脚能驱寒?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8:30:36
字号:

我们都知道泡脚是一种罪简单的养生方法,而泡脚的时候还可以加入很多中药材的,那么你知道泡脚的时候放什么中药材能够驱寒吗?用什么中药泡脚能驱寒?中药泡脚用什么中药材?中药泡脚养生的功效非常不错哦。下面来看看文章的解答。

用什么中药泡脚能驱寒?

1、泡脚的中药材

记者从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了解到,如果在冬天坚持每天用中药泡脚,能驱走多种不适症状。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那些因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所谓肾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一样: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水倒出,再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叶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温肺效果更佳。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煮后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2、紫苏叶如何泡脚

苏叶作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因为其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所有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爱。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紫苏叶还可以用来泡脚,可以很好的治疗咳嗽气喘等症。

用紫苏叶泡脚的方法是简单的,就是在热水里加一些紫苏叶,过一段时间然后洗脚。首先是要选择适当的水温,太热的水不仅会伤害到脚,而且也有可能会减少紫苏叶的药性;还有就是要注意选择对的时间,用紫苏叶泡脚建议在睡觉以前进行,泡完脚直接睡觉,这样避免了泡脚以后脚的活动,更有利于脚的健康。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紫苏叶泡脚的配方:取用紫苏叶90g、干姜10g。用1500ml清水泡5分钟,煎沸,取药液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可以治疗咳嗽气喘等症。如果总是咳嗽或气喘的患者不妨每天早晚两次泡脚,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用完第1疗程隔三天再开始进行第2个疗程,使脚部的穴位逐渐适应,这样效果比较好一些。

取艾叶、银杏叶、紫苏叶,布袋包裹,放入砂锅中浸泡数小时,加水2000毫升左右,持续文火煎煮约10分钟,倒出药液,放凉或加温水,调至45℃左右即可使用。每日1次,或每周3次。建议,药包和药液还可再次加热,重复使用。适合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慌心悸、耳鸣耳聋、记忆减退、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中老年人或用脑过度的年轻人。

人刚受寒时用苏叶泡脚很有效。苏叶又叫紫苏叶,《药品化义》中记载:苏叶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作用,可以治疗风寒,驱逐邪气。取苏叶3克、荆芥3克(5岁至10岁孩子的用量)。将苏叶和荆芥放到锅里,倒入四杯水,盖上锅盖,开锅后煮3分钟关火,闷七八分钟,然后将药汁兑入温水,给孩子泡脚。泡一会儿,孩子的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大人也可以使用。比如哪天下大雨了,如果你在风雨中走一趟,裤子都湿了,鞋里面也都是水,回到家里以后,就可以用苏叶水泡脚,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过来,这也是一种保养身体的好方法。如果小朋友没有泡脚的习惯,还可以把苏叶水兑入洗澡水里面给孩子洗澡,孩子的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过来。

做菜的配料生姜和中药里的干姜是不是同样东西?功效一样吗?

问题一:用什么草药泡脚最好 麝香、沉香或其他中药配伍煎汤中药水进行泡脚,可以醒脑提神、消除疲劳;菖蒲、艾叶等煮水给小孩泡脚,以达到防疫、保健作用。

问题二:泡脚放些什么中草药好呢 泡脚该放哪些中药 ?

驱寒保暖加生姜: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 *** 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温肾消肿

用桂皮: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花椒泡脚驱寒防病:

这是因为花椒属于中药里的祛寒类药,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善散阴寒之气,助元阳之不足,利气行水。另外,花椒还有杀菌、止痒、消毒、止痛、消肿等养生功效。

红花泡脚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如何泡脚最有效:

泡脚又称足浴,足浴疗法的作用主要是借药物热力直接透达,用来浸润、温煦足底反射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答题不易,互相理解,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感谢您!!

问题三:用什么药泡脚好 1、生姜泡脚

材料:生姜一块,红花1克,盐适量。

过程:用刀拍扁生姜,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功效:脚凉怕冷。

2、红花泡脚

材料:红花1克,少许盐。

过程:把红花放入放在水里烧开,加一勺盐,先熏脚后泡脚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3、艾叶泡脚

材料:干艾叶50―100克

过程: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4、醋泡脚

材料:适量醋

过程:烧热水,然后放入适量醋,待温度适合泡脚。

功效:用醋泡脚还可以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

5、小苏打泡脚

材料:小苏打,适量盐。

过程:水中放盐烧热,然后放入小苏打,用水泡脚。

功效:降血压

6、当归桂圆泡脚

材料:当归40克,桂圆肉25克

过程:将当归,桂圆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钟。

功效:美容养颜,靓肤。

7、党参黄芪白术泡脚

材料: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

过程:把三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补气虚。

8、桂枝银花红花泡脚

材料:桂枝15克、银花15克、红花20克

过程:把几味药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内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滋润皮肤,治皮肤皲裂

9、辛夷花苍耳子泡脚

材料:辛夷花20克、苍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60克、薄荷10克、细辛10克。

过程:把几味药加入水中煮开,泡脚。

功效:通鼻窍,改善鼻塞,流涕。10、夏枯草桑枝泡脚

材料:夏枯草30、桑枝20、桂枝20、白芍20、夜交藤30、龙齿30、牡蛎少许。

过程:把全部材料放入水中煮开泡开。

功效:改善失眠

问题四:用什么草药泡脚好? 其实最简单的泡脚东东就是粗盐粒。

采纳哦

问题五:用什么药材泡脚能活血 病情分析: 中药泡脚药方1.温肾壮阳 配方药材: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茨实。 2.活血祛瘀 配方药材: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3.祛风除湿 配方药材: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4.消除疲劳 配方药材:党参、北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石菖蒲。 5.脚气 配方药材: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石菖蒲、蒲公英。 6.改善睡眠 配方药材:五味子、川芎、石菖蒲、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意见建议:根据您自身症状选择。

问题六:女人用什么中药泡脚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如果没有腹痛、 *** 出血,应该问题不大建议你在在孕14-19周做唐氏儿筛查,孕22-26周可做四维彩超畸形筛查,以此检查宝宝健康。

问题七:用什么中药泡脚效果最好 1.“六味家庭保健泡脚方”包括: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生地、桂枝各10克。

据医生介绍,当归被称为“补血圣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血淤、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等症。保健之用必不可少的活血药红花,性辛、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功效。另外两味活血药苏木和泽兰,辅助功效甚佳。苏木性甘、咸、辛、平,归心、肝经,有活血疗伤、祛淤通经的功效;泽兰性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调经、祛淤消痈、利水消肿的功效。清热凉血药生地,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发散风寒药桂枝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六味家庭保健泡脚方”具有加快血液循环,舒筋活血,消除疲劳的作用,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达到保健养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

2.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生地各10克,细辛6克 。细辛的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3.当归15克、红花、苏木、泽兰、伸筋草、黄芩。伸筋草的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 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芩的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4.高血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钩藤的功效:清热平肝,熄风定惊。 治小儿惊痫S,大人血压偏高,头晕、 目眩,妇人子痫。夏枯草的功效:清肝,散结。 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桑叶的功效: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菊花的功效:疏风,清热,明目,解毒。 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5.失眠: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磁石的功效:潜阳纳气,镇惊安神。 治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虚喘,惊痫, 怔忡。夜交藤的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 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6.热盐水泡脚:1.能预防脚气。2.能助眠抗衰。3.可预防感冒:脚心受了寒暖,就会因反射而引起上呼吸道局部温度的降升和抵抗力的减弱和增强,故有“洗脸宜冷水,刷牙需温水,洗脚要热水”一说。经常用盐水洗脚,再 *** 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眠抗衰之效,还能使双脚光滑整洁,也能预防感冒,甚至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快。

盐水洗脚的方法是,一般在半盆热水中加入半调匙盐即可,水温可高一些,但脚部如有伤口,应暂缓盐水洗脚,改用热水泡脚。

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泡脚时,最好淹没小腿肚,“小腿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可大大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效果更好。

问题八:泡脚用什么中药最好 艾叶一把,煮水泡脚,是最好的。(高血压慎用)

生姜属姜科植物。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入肺、脾、胃。

功效发表散寒,去湿去水,止呕祛痰,健胃进食。

主治中寒呕吐,咳逆痰饮,腹中冷气,胃纳不佳;能解南星、半夏毒及杀鱼腥肉类毒。姜皮主治浮肿胀满。

禁忌阴虚火盛、汗症、血症、心气耗散及火热腹痛忌食。

干 姜 Rhizoma Zingiberis

(英) DriedGinger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Willd.)Ros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光滑无毛。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苞片淡绿色,卵圆形;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斑点;雄蕊微紫色。本品栽培时很少开花。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根茎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没药烯(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芳樟醇(linalool)、桉油素(cineole)及α-龙脑;另含辛辣成分姜辣素(gingerol)及分解产物姜酮(gingerone);尚含多种氨基酸等。

性味 性热,味辛。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温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5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