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水稻的水分管理?
通过水分管理,不仅能达到协调土壤供气、供肥能力,而且能改善水稻生长的温湿度,建立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同时具有灭虫、除草的辅助作用。现就水稻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生长时期、特异天气、稻株特异状况及施药、除草等灌溉关键点建议如下:
(1)早稻移栽,早、中、晚稻抛秧,早、中、晚稻机插秧宜水深2厘米左右;中、晚稻移栽宜深水(3~5厘米)进行;直播宜畦面无水层进行。
(2)使用除草剂,宜保持薄水层(2厘米)4~5天,如田间无水,要缓灌。每次施肥,要有薄水层,如要灌水,要在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
(3)早稻出现低温(小于15℃),要灌深水(5厘米左右)护苗;早稻扬花期遇28℃以上和中、晚稻扬花期遇32℃以上气温,要灌6厘米左右深水层保温。
(4)打药治虫(飞虱、螟虫等)宜灌薄水,尤其是使用非内吸性农药(触杀性、熏蒸性农药,如敌敌畏等)更要建立水层;对大龄螟虫,在施药时要结合灌深水。
(5)湿润育秧、直播稻在播种至3叶期宜保持土壤湿润,做到田不白、不开裂,则不灌水。
(6)水稻发生僵苗、根系中毒(黑根)宜排水多露田。
(7)田间淹水期超过5天,要排水露田。
(8)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要间断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9)分蘖期要薄水灌溉与轻露田结合,达到计划苗数要排水露田。对稻苗嫩绿,还有分蘖长势的田块,要加重露田,可露到四周开裂1厘米左右,田中间不陷足,叶色褪淡。
(10)早稻宜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中晚稻宜在收割前5~7天断水。
(11)秧田喷施水稻吨田宝时,畦面宜在无水层进行;大田喷施水稻吨田宝时,畦面宜干但不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