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厚道仁生态庄园有限公司是2008-04-23在安徽省合肥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马鞍山南路珠光花园4幢108。
合肥市厚道仁生态庄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100674225839X,企业法人葛茂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合肥市厚道仁生态庄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园林垂钓;葡萄、花卉、苗木、蔬菜种植。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2793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61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合肥市厚道仁生态庄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蔬菜大棚里的生产是无土栽培、杭椒从肥东销往全国3月2日记者获悉,合肥市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2022年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6万亩,2023年预计达42.8万亩,有力保障和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雾培叶类菜一年能收12茬
在肥东县桥头集镇的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内的生菜正在茁壮成长。这种通过气雾方式种植的蔬菜根系异常发达,原本一年收获五六茬的生菜,在这里可以做到一月一茬。其口感清脆、水分丰富,成为市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上海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翔介绍,气雾栽培精准提供植物的生长所需营养,植物的根系暴露在空气中能快速地生长,“像这样的叶菜,我们每一年可以生产10到12茬,相较于传统的土壤种植大大提高,已经在合肥的红府超市和合家福超市有6家专柜展示和售卖。”
目前,园区内的6座“鸟巢”、1座“土楼”和1座“金字塔”雾耕温棚已建成投产,雾培生产的瓜果蔬菜产品均已上市。通过这种气雾栽培智能化工厂化种植技术,每亩年产量约为传统种植7倍以上。利用大棚做环境调节,让农作物拥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产量是普通大棚的5到10倍。
在位于庐江县白山镇的安徽腾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阮腾云正与员工采收有机蔬菜大棚内的紫背天葵,“大棚种植的河南芹、冰菜、芥蓝苗等有机蔬菜成了市场的抢手货,一天销售约四五千斤。”
该公司占地面积150亩,一期建成高标准蔬菜大棚102个,主要种植红叶生菜、河南芹菜、冰草、紫苏、观音菜等20多个蔬菜品种,使用绿色有机肥,并采取土壤培育、轮耕轮休、物理防治等生态种植技术,产品实行订单生产,年产有机蔬菜200多万斤,产值400多万元。
设施农业不仅可以延长上市期,还能减少病虫害及农药化肥使用,增加农民收益。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连续多年支持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强化建设标准,辐射带动设施蔬菜规范发展。2022年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6万亩,2023年预计达42.8万亩。
近年来,全市各地通过引进推广一大批微喷技术、遮阳网降温技术等新技术、新设备,使设施大棚单位面积瓜菜产量提升。特别是近年新建的玻璃连栋温控大棚,配套温控、风机、湿帘、水肥一体化及物联网等设施,可以常年组织生产。
杭椒从肥东销往全国
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是全国第三大杭椒生产基地。连日来,肥东真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杭椒品种育苗中心培育的杭椒苗从合肥发往各地。
记者来到育苗中心时,杭椒苗正在移栽。企业负责人李忠飞介绍,今年育苗中心里的第一季杭椒苗达2000万株,除了自种之外,还将为肥东县90%以上的杭椒种植户以及六安、滁州等周边城市的种植户们提供种苗。
“以前各家育各家的苗,品质不行,成本也高。现在工厂化育苗2毛钱一棵,成本降低了,品质也上去了。”李忠飞说。
据介绍,肥东设施杭椒种植面积约2万多亩,年产杭椒5万多吨,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产值近6亿元。
为啥要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相关专家介绍,传统的蔬菜育苗是菜农自育自栽,技术不规范,应灾能力差。采取集中规模化育苗方式,实现节种、省工、降耗,保障蔬菜产品优质、稳定、安全供给。
肥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志伟表示:“过去我们都是从山东、和县等地方引进品种,近几年我们建成了全自动化育苗车间达1万平方米,既保证了育苗的质量、保证生产,对全县育苗也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