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镇的茶文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3:28:13
字号:

五山茶坛是五山茶人心中的图腾,是五山茶业的象征,它坐落在五山镇田河村千亩茶山之上,承载着3.5万五山人民的寄托和梦想。 五山茶坛已成为游客到五山必去的景点。有个说法,到五山不去茶坛,等于没有到五山,是一大憾事。 五山茶坛赋 五山,毗邻道教圣地武当山,踞谷、丹、房之边境;马鞍山、云雾山、百日山、邱家山、李家山比肩而立,“五山”由此而名。这里山川形胜,人杰地灵,富涵茶文化底蕴。故老相传:玉皇巡天下,独爱五山,解剑种茶而生佳茗;神农尝百草,身中72毒,得茶于此而解之尽;楚庄王争霸,北进中原,饮茶于此而长精神……。史志记载,秦巴山地之东“乱石丛生”,唐宋以来,“饮茶之风日盛,种茶之术日精”,出产名优茶古来已盛。然茶叶真正成为一大产业,应归功于以陈炜波、刘显庭为代表的玉皇剑茶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带领五山人民艰苦创业,以茶兴镇,以茶富民,迎来经济腾飞,文明勃兴! 为丰富人文景观,建设生态文明,赋予茶文化以灵魂,五山镇政府与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孙君先生共同创意,兴建茶坛,以敬天地、拜茶圣、谢万物、顺民心。 五山茶坛以土石为基,承之以天,取之以地,聚天地之灵气;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立“四方之尊神”;集五山之巅、五河之源的净土纯水,祭奠先贤,告慰苍生!茶坛巍巍,采日月之精华;宝鼎森森,祭玉皇之极品。 茶坛,生活与信仰的图腾,传统与时尚的结晶。愿三万亩茶山岁岁年年风调雨顺,让三万茶乡人共享现代生态文明!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百里茶乡永远是碧水蓝天! 建坛始末 中国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记录五山茶坛建坛设想及过程。摘录如下: 学生典问先生孔子,人生最有意义的三件事是什么?孔子曰:安邦治国,筑坛立学,云游四海也。 朋友说给我听时,我笑了,我对襄樊的朋友薛斌说:哈哈,三件事我们做了两件,一是筑坛,二是云游四海,就差三了,第三件就不用说,我们就算再过几辈子也安不了国。 2000年在北京地球村设在延庆的“地球村”,我就做了二个标志性石雕,一个是“善待地球”一个是“2000年地球日宣言”,这二块石雕就成为人们宣誓和留影的之地,也成了只要去过地球村的人,都留在心里的二块石雕。 2003年12月在五山镇做“农村绿色社区”,我也想五山是茶乡,茶是这里的文化,是这里的经济,也是这里的文明,更是农民的生存之道。一次镇领导说,茶场来的领导很多,都说要建几个亭子,让领导休息或坐坐,我就随他们看地形,当我来到田河茶场的时候,心里一惊,一个用很普通石头垒起的直经在25米的圆石台,石台上竖着一个“有一条标语”的像屏风一样的墙,远远的看上去,还有一的感觉,那上面建一个什么呢? 坛!我头脑中忽然有一个概念,就是一个坛,我回首看看远处,看看满目的茶园,看看“青山连绵”,心里说: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一种精神和信仰吗? 建坛就是建立一种信仰,建立一种文化,绿十字就是在五山建立一种绿色的文化,绿色的经济,绿色的信仰。 在“五山模式”中有生态茶园,有机茶场,有茶艺表演,饮喝、品茶、谈茶、采茶、制茶……所有这一切,能否再上升到一种茶的文化,或茶的文明呢? 北京绿十字在设计茶坛是这样规划的,茶保持原来的基本形状,在坛的四周,砌上扩坛上的四方神,(清龙、白虎、玄武、朱雀)在坛面的外围种上999样茶种,在茶上建立天方地园的乾坤架,(因为钱太紧张,乾坤架第二年再建)创作和设计了一座宝鼎茶坛,茶宝鼎茶坛下面埋有五山(马鞍山、百日山……)的土,洒五山之水在宝鼎茶坛之角,在坛与地面有九级步入茶坛,阶递前有36节神道,阶梯二边有两座非常凶猛的怒天吼,呵护着茶坛的圣神,…… 对坛我是陌生的,可是对坛的意义我是清晰的,五山镇位于中国鄂西北地区,行政归属于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是个一脚踏三国的边陲山镇,因境内有云雾山、马鞍山、邱家山、李家山、百日山五座大山而得名。建立茶坛,要取五座山顶峰之土各九斤, 用五河之水各九斤,采当年之头茶上中下品各九斤,各镇、村、家庭采茶九两、九钱、九分……,整个过程要在中午十二点准时开始,拍片、要记录、要有时间、人物、装配、运输……,要让大家都知道,要重视这个过程,过程是生活、仪式只是形式。 有村里龄年和威望最高的,在九十岁的男性老人,主持这个过程。开坛仪式在上午九时!一个信仰构筑的过程,确立一种信仰,需要从农民的生活和口语文化入手,只有在民间在口语和生活中建立的传说,这个信仰就开始有了生命,才能有持续的生命信仰!而信仰是什么呢?是生活和生命结合,也是生存和希望的互换、一切与生活和生命无缘的是不可延续的,一切没有成为生存希望的文化,就不可能造就信仰,信仰是伴随的生命,生命造化了希望,希望带来信仰! 2004年4月28日,五山茶庄终于开坛了,县委书记亲自参加开坛仪式,并为茶坛撒上了五色土,镇党委书记主持开坛,在优美的音乐中,众乡亲和十里八乡的茶民、乡民带着喜庆,希望、祈祷,一拜天、二拜地、三拜茶乡普天丰收,宝鼎茶坛之中放着一杯今年评选出来的茶王泡制的“玉皇剑”茶,县委书记为2004年的茶王佩上了茶王绸带,九时正,鼓号齐鸣。人们带着喜庆、希望、祈祷,一拜天、二拜地、三拜茶祖,祝愿茶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里领导也亲自参加开坛仪式,并为茶坛撒上了五色土。宝鼎茶坛之中放着一杯今年评选出来的茶王泡制的“玉皇剑”茶,县里领导为2004年的茶王佩上了茶王绸带并颁奖,接着还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玉皇剑茶艺表演队首先表演了茶艺,小学生们跳起了茶舞,茶农们唱起了茶歌…… 在建茶坛之时,我总在想,人家会不会说我在搞封建迷信啊? 对堰河、田河步入小康示范村和生态文明新村来说,文化要代表文明,知识要推动进步,有钱要步入持续,生活与自然要有和谐的生存方式。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完成的,这就是“五山模式”中的内涵和精神。 五山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有钱不代表强大,文化不能说明文明,知识不能表示进步,发展不敢说是持续 。 正因为如此,建立茶坛,内在意义就是想在人们心灵和灵魂之外感化人们,同时也有一份对大自然的敬意和回报吧!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主体不应该只是法律,更重要的是一个宗教、信仰、文明,而这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文明。 当今流行一句话对我们影响很深:中国人什么也不缺,就缺信仰! “五山模式”的内容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在农村做垃圾分类,说复杂又特别复杂,就象“五山茶坛”本来只是要建一个领导要休息的亭子,我们却建了一个“茶坛”。 站在五岳之中的五山之上,5000年的华夏文明,从商到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一条九曲五道弯的汉水在春夏秋冬之中养育了这些守护家园的人们,也培育了一种中原人的性情和个性。看看这绿油油的茶园,看着银色水泥公路,听着脚下汉水的流动声,我们面对这圣洁的茶坛和茶坛中百姓的祈祷,茶坛中不经意地散发着一种五山文化、五山文明和一种渗透着最纯朴的中国农民的精神!

五山镇的茶文化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1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