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否有毒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3:10:35
字号:

中药到底是否有毒呢,这是很多朋友都比较迷惑的,我们常说是药三分毒,那这药到底有么有毒呢,到底该怎么预防服用中药中毒呢,其实,这是非常的重要了,大家一定要多注意了。我给大家讲讲中药有没有毒、中药的禁忌有哪些以及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中药是否有毒

中药有没有毒

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例如,马钱子的番木鳖碱、巴豆中的巴豆油等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有毒中药的毒副作用,通过炮制或配伍可以减轻或消除。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古人说:“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只要对证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诚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言:“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离开中医的指导,乱用或滥用中药,就容易出问题。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用药时间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

中药的禁忌

1、配伍禁忌

指在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2、妊娠禁忌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尽量避免做一些影响到胎儿的事情,这称之为妊娠禁忌。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3、饮食禁忌

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如辛辣类、鱼腥类、发物类、生冷类、油腻类、酸冷类。

4、证候禁忌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牀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证候禁忌”。

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1、器具的选择

中医告诉我们,在熬中药的时候最好是能够选择砂罐,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砂锅,这些砂锅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的,可以让中药材的功效发挥最大。除此之外,不锈钢也是一个很好的材质选择,不会生锈同时在市面上也更加常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能够选择铁锅或者是铜锅,这些都会影响药效。

2、做好清洗工作

事实上,在专业药店中购买来的大部分药材都是不需要清洗的,大家不要担心不干净。如果说一定要对药材进行清洗,那么只需要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的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够浸泡着清洗。如果说需要熬煮的药材属于小颗粒的,例如车前子以及决明子这种类型的,在清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千万不能够被冲走了。

3、水的用量

重要是使用清水来进行熬煮的,所以水的用量需要特别的选择。很多人都说在熬煮药材的时候将三碗水煎煮成为一碗水就可以了,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首先碗的大小每个家庭中的就不一样大了。

在熬中药的时候,加入的清水一定要能够淹没药材水面两到三厘米,也可以用手摁住药材,刚好能够漫过手背就可以了。其中还需要特别的注意,一些中药材的吸水量比较大,特别是花草类的药材,这些再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之后水位就会下降,这个时候一定要继续增加一些,然后再开始熬中药。

4、火候大小

有经验的老中医说,一般在熬中药的时候火候也是会影响药效的。建议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开始应该大火,煮开之后再改成小火。但是,如果煎煮的是一些具有治疗外感功效的药物,那么应该在水煮开之后继续大火,熬煮大约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5、熬中药的时间

熬中药注意事项,所需要的时间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火令水烧开之后进行小火煎煮。如果是一般中药,那么这个过程第一次煎煮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分左右,第二次煎煮则是应该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如果熬中药煎煮出来的药效是解表类的,第一次煎煮的时间要减少,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第二次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滋补类重要,那么煎煮的时间应该适量增加,第一次控制在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而第二次则是要控制在二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结语: 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肯定是不会有多大的问题的,对于中药也是一样的,一定得谨遵意医生的医嘱,否则,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就不好了。在吃中药的时候,若是需要忌口的话,一定要坚持住,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嘛,这对于恢复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不过因人而异、因药而异,不同的药物对于人体的伤害是不同的。 有些药物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有些药物则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就算人们日常使用的一些中药,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过在大众印象中,总是觉得中药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这是不对的。对于中药要注意辩证看待。 很多中草药本身就存在着毒性,只是经过多种中草药的配伍后,针对于某些疾病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

特别是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8类中药,对于人体的肝脏功能损伤还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好是在专业的中医药师指导下,进行辩证使用。

中草药伤肝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也不用过于危言耸听,毕竟药物都会有副作用 ,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就不用害怕。对于伤肝的中药还是要认真了解,避免盲目使用。

1、马兜铃

马兜铃属于中草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材之一,也被人们称为水马香果、蛇参果以及三角草等。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就曾看到过对马兜铃的一个记载, 马兜铃属于味苦、性微寒的药材,具有止咳平喘、清理肠胃和治疗痔疮等作用。

不过肝脏不好的患者是不能服用马兜铃的, 因为马兜铃里面含有大量的马兜铃内酰胺物质,而这种物质对人体的肝脏具有比较大的损伤。 如果本身肝脏功能就不好,服用马兜铃就会诱发肝功能不全等症状。

2、苦楝子

苦楝子也被人们称为金铃子,属于楝科植物楝的果实,也是中医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药材。 中医学上认为苦楝子属于味苦、性微寒的药物,具有小毒,但是可以起到疏肝泻热、行气止痛等作用。

但是苦楝子对于肝脏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为苦楝子里面含有的苦楝素以及苦楝萜酮内酯等成分,对于人体的肝脏都具有比较大的危害。

3、黄药子

黄药子属于薯蓣科的一种植物黄独的块茎,一般分布在我国的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在中医学上来看, 黄药子属于味苦、性平、无毒的中草药。但是具有比较好的解毒、消肿和化痰散结等功效,同时也可以起到凉血和止血的作用。

目前在中医临床上,一般采用黄药子进行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以及咽喉肿痛等疾病。 但是黄药子里面含有的薯蓣皂苷、薯蓣毒皂苷以及黄毒萜A、B、C等成分,对于人体的肝脏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对于黄药子是不能长期服用的。

4、五倍子

五倍子属于鞣质类植物,在中医的应用上,已经有着上千年的 历史 。在《本草纲目》里面,也可以看到对五倍子的一个描述。 五倍子味苦、性平且无毒。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治疗咳血以及吐血等疾病。但是五倍子最大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对人体的肝脏具有损伤。

所以在使用五倍子的时候要谨慎,最好和其他药物进行一个合理的配伍,以便消除伤肝的毒副作用。 而且平时最好少用尽量避免对肝脏的损伤。

5、苍耳子

苍耳子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经常在路边都可以看到苍耳子的身影。苍耳子也被称为虱马头、老苍子,属于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苍耳的果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安徽、内蒙以及吉林等地方。 在中医上,人们一般会采用苍耳子来治疗风湿、风疹等疾病。

不过苍耳子不能久用,因为苍耳子对于人体的肝脏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苍耳子里面含有的一种物质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以及肌肉产生有毒的物质,容易引发全身无力、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肝脏损伤以及胃肠道大出血。

6、何首乌

何首乌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具有黑发和护发作用的一种中草药,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吃何首乌来进行黑发。 但是何首乌对于人体的肝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因为何首乌里面含有一种叫做蒽醌类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伤, 此外何首乌还会抑制和诱导肝脏中的肝药酶表达,从而增加何首乌的一个毒性。对于何首乌来说,生何首乌一天的使用剂量不能超过1.5g,而熟何首乌用量不能超过3g,否则就会引发毒副作用。

7、雷公藤

雷公藤也称为断肠草,属于卫矛科雷公藤属藤本植物,属于味苦、性寒和大毒的中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等作用。 临床上一般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过雷公藤里面含有的雷公藤甲素具有比较大的肝毒性,在损伤肝脏方面位居中药的首位。

特别是雷公藤使用剂量过大或者长期服用,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肝损伤。雷公藤里面含有一部分物质具有比较明显的毒性, 可以产生一定毒性的成分比如生物碱和三萜类、苷类物质,其中生物碱类物质主要是损伤肝脏功能,会破坏人体红细胞而导致贫血的现象。

8、土茯苓

土茯苓是比较常见的一味中药,在中医上虽然土茯苓没有什么毒性,使用起来也比较安全, 但是对于人体的胃肠道以及肝脏等器官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服用土茯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外也会导致肝功能的损伤。 特别是对于其他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以及性质。此外对于存在肝肾阴虚的患者,是不能够服用土茯苓的,会导致病情加重。

中药材属于我国的国粹,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就觉得喝中药是最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其实不然, 配伍不当、饮用不当,都容易导致肝脏的损伤,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中药材的成分和代谢产物

在人们使用的某些中药,其本身就存在着可以引起肝损伤的一些成分,比如苦楝子中含有的苦楝素、苦楝萜酮内酯, 黄药子中含有的薯蓣皂苷、薯蓣毒皂苷等,以及雷公藤中含有的二萜类、三萜类物质,都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此外一些中药材被患者服用以后,产生的一些代谢物质,也会造成肝损伤。 比如野百合、土三七等,这些中药里面都含有羟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里面,就会在细胞色素的一个催化下,生成吡咯的衍生物,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损伤。

2、盲目使用中药治疗

随着近些年来,中医药的一个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药。加上对于西药的一个担忧和不信任,很多人都认为有病只能够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才能够达到治根的目的。加上很多老年人喜欢用一些偏方、秘方等来进行治疗疾病。 盲目的服用中药进行治疗,都会在不经意间就损伤到肝脏。

3、没病也要中药调理

很多人觉得平时就算没有什么疾病,但是适当的喝一些中药,也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所以经常把中草药当作保健品来进行服用。 中药也是药物的一种,是用于治病的东西,不能够将中药当作保健品进行使用,因为滥用中药,容易引发各种安全问题。

首先中药使用起来比较复杂, 往往需要采用多种药材进行配伍使用。而且不同的疾病,每一种药材使用的剂量都是不同的, 药材的种类也不一样。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中医师对于患者进行辩证以后,才能够合理配伍出来。

中药虽然有伤肝的一个副作用,但是也不能够过于恐惧或者不用中药。 凡事都需要两面性来看待,毕竟中药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一个作用。所以对于中药治疗,要科学、合理的规范使用。

1、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是药就有三分毒,所以药物不是无毒无害的。 使用药物的时候要保持戒备的心理,以防出现滥用、乱用药物的行为。特别是无病就要杜绝用药。

2、谨遵医嘱服用药物

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不能够听信他人的经验或者偏方来进行使用。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就诊以后, 按照自己的具体病情进行适当的配伍,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

3、注意药物配伍

中药都讲究进行配伍使用,多种药材的合理配伍,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药物之间还存在有配伍的禁忌, 不管是减轻或者增多都容易导致药物出现毒副作用。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专业配伍下进行使用,切不可自己盲目的配比。

中医存在了几千年的 历史 ,在医学领域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一个作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中药并不是无毒无害的,不同的中药材有着不同的毒副作用,有些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而有些则可能对于人体的胃肠道造成损伤。

所以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的时候, 要注意在专业医生的一个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用药, 尽量减少药物的一个毒副作用,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0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