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富士2、嘎拉3、桑萨4、红将军5、津轻6、金冠7、红星(蛇果)8、红玉9、乔纳金10、澳洲青苹11国光12金帅等等。苹果的种类有一百多种,种类繁多。
红富士(Malus pumila Mill)是从普通富士的芽(枝)变中选育出的着色系富的统称。富士苹果是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冈分场于1939年以国光为母本,元帅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20余年,选育出的苹果优良品种,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于1962年正式命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中国于1966年开始引进富士苹果。1980年春,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赴日本考察时,有选择地引入了长富2、秋富1和长富6等几个着色好的富士品系的苗木和接穗,安排在苹果主产区的多个试点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富士果实虽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果实着色差的缺点。为此,日本各地从富士当中选出了许多着色好的富士芽变,统称为红富士。
富士苹果的特点是体积很大,遍体通红,形状很圆,平均大小如棒球一般。果实的重量中,有9-11%是单糖,而且其果肉紧密,比其他很多苹果变种都要甜美和清脆,因此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富士苹果与其他苹果相比有更长的最佳食用日期,甚至无需放入冰箱保存。室温下可保存4个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苹果可保存5到7个月。
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时带粉红色,雄蕊20枚,花柱5枚。果实为仁果,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为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据农业部测定,红富士苹果还含有胡萝卜素、脂肪、蛋白质、Ca、Fe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苹果品种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按果实发育期划分果实的发育期,即落花期到果实成熟的天数。具此可分为早熟品种(<90天,在河北省中南部7月中旬以前成熟),中早熟品种(90~120天,在河北省中南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成熟),中熟品种(120~150天,在河北省中南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熟),中晚熟品种(150~180天,在河北省中南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成熟),晚熟品种(>180天,在河北省中南部10月中旬以后成熟)。(2)按成熟时果实的颜色划分可分为**品种、绿色品种和红色品种。**品种如王林、金冠、金标、金晕等。绿色品种如澳洲青苹、印度等。红色品种如富士系、元帅系等品种,富士系品种按着色类型又分为片红型(又称为Ⅰ型,如惠民短枝、烟富2号、红王将等)和条红型(又称为Ⅱ型,如福岛、烟富3号等)两种。(3)按果实大小划分按果实平均单果重把苹果分为9类,即极小(小于25克)、很小(25.1~50克)、小(50.1~80克)、较小(80.1~110克)、中(110.1~150克)、较大(150.1~180克)、大(180.1~200克)、很大(200.1~250克)、极大(大于250克)。(4)依据品种染色体数目划分可分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品种,苹果绝大部分品种都属于二倍体,三倍体品种有乔纳金、北斗、陆奥等,四倍以上染色体的品种极为罕见。(5)按起源划分可分为富士系、元帅系、乔纳金系、嘎拉系、金冠系等。(6)按植株形态特征划分可分为普通型和短枝型品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短枝型品种有元帅系的阿斯、俄矮2号、矮鲜、新红星、首红、超红、艳红等,金冠系的金矮生、黄矮生、斯塔克金矮生等,白龙系的烟青等,富士系的福岛短枝、宫崎短枝、礼泉短富、烟富6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