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文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2:27:13
字号:

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

绿茶的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东晋、喃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于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

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黄茶▲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

绿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一方面,汉族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明代中叶以前,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举亡,本趄一开国便国事艰难,于是仍怀砺节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乌龙茶▲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编辑本段]茶文化特性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 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 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 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 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 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 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 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编辑本段]1、绿茶常识篇

绿茶做为中国的主要茶类,全国年产10万吨茶叶,产量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山东、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为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

绿茶据传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相传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刘玄一请朱皇帝赐名。朱洪武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市场上常见有,日照绿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汉家刘氏茶,信阳毛尖,竹叶青茶,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慧明茶,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等,都属于绿茶类。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编辑本段]2、绿茶品种篇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萧山等县。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汉家刘氏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在此只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金奖惠明: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烘青绿茶: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要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汀溪兰香、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如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整,有锋毫,形似"雀舌",色泽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绿茶: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销区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同时,绿茶又是生产花茶的主要原料。

[编辑本段]3、绿茶精品篇

龙井是中国极品名茶,产于浙江杭州,是绿茶中绝品。因其产地与炒制技术的不同,可分为狮、龙、云、虎四个系,今天已经归并为狮、龙、梅三大品类,其狮峰最为珍贵,采于谷雨前更佳,成品以色翠、香味浓郁、味甘、形美四绝而着称于世,有“国茶”之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风景区,是历史名茶。特级黄山毛峰产于桃花峰的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黄山毛峰芽叶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形如雀舌,成茶色泽嫩绿微黄,泛象牙色,鱼叶金黄,香郁味醇,回味甘甜,耐冲泡。品质主要特征:外形略卷匀直显露,色泽翠绿微黄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汉家刘氏茶属于绿茶类。产于湖北省谷城县。20世纪80年代创制的汉家刘氏代表茶,外形扁直平整翠绿悦目,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

云雾毛尖茶产于湖北省随州市云峰山茶场,该茶的特点是: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各类绿茶名: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汉家刘氏茶;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顶;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日照北纬35度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在此只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金奖惠明: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松阳古城攻略旅游景点介绍 松阳最值得去的古镇

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上游,隶属丽水市。县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总人口24.06万,辖3街道5镇11乡401个行政村。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域中部松古平原是浙西南最大的山间盆地,主要河流松阴溪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汇入瓯江。县情特点可用五句话来概括:

松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松阳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1800多年历史,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松阳历史上曾是处州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农耕经济独领处州十县-,农耕文化积淀深厚,是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和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县内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西屏),50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是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之一。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庆寺塔、普济桥,省级文保单位黄家大院、进士牌坊、三庙(文庙、武庙、城隍庙)、刘氏祖居门楼、石仓乡土建筑等大批历史文物遗存。松阳自古人文鼎盛,人杰辈出,涌现了唐代越国公、道教天师、养生鼻祖叶法善,“宋代四大女词人”张玉娘,南宋左丞相叶梦得,明《永乐大典》总编撰王景等杰出人士,保存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高腔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还是革命老根据地县,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松阳创立以安岱后为中心的浙西南革0据地,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存的八个根据地之一,安岱后村被誉为“浙西南井岗山”。

松阳是浙南桃源胜地。松阳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组成部分,自古有“桃花源”美誉。唐代诗人王维曾写下了“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诗句,宋代状元沈晦更是初至松阳就发出“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由衷赞叹,并从此定居松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10天,水质达标率100%,是浙江省生态县、浙江省园林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全县山水秀丽、田园秀美,良田千顷,物产丰饶,形成“百里乡村百里茶、一路山水一路景”的美景。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还使松阳成为“处州粮仓”,吸引了无数中原世族大家和闽粤族群迁居落户,使松阳成为赖、黄、瞿、劳、丰、蒋等11个姓氏的郡望之地,是江南叶姓和包拯后裔的主要发祥地,石仓还是浙江省最大的客家族群聚居地。

松阳是生态绿茶之乡。松阳是“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松阳自古盛产茶叶,唐代已成贡品,1929年获得西湖博览会一等奖。近年来,通过实施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工程,松阳已跻身全国茶产业十强县。全县有茶园11.73万亩,形成“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的良好格局,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茶文化之乡。“松阳银猴”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是全国驰名商标、浙江区域名牌,成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浙南茶叶市场是“中国绿茶第一市”、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市场和全国百强商品贸易市场。茶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示范性全产业链。

松阳是文化养生胜地。松阳是“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按照打造“长三角田园休闲旅游胜地”的目标,我们以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平台,已经建成箬寮原始林4A旅游景区、松阴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卯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高等级旅游景区。松阳还是以摄影写生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胜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计的美术家、摄影家和学子前来艺术创作、社会实践。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是国内第一个摄影主题休闲园,乡村798文化创意园与与全国20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全县已建成8条摄影写生线路和一批画家村、摄影村。

松阳是幸福和美家园。松阳全面推进“田园松阳”建设,积极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发展田园经济、培育田园城市、建设田园乡村、保护田园生态、经营田园风光、弘扬田园文化,加快建设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的田园松阳。松阳已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县、省法治建设示范县、省文明县城、省卫生县城、省教育强县、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县、省双拥模范城,连续十年成为省级平安县,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稳步提高。

2021年4月,松阳县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24名。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松阳县位列第49。

2021年1月,松阳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位列第57名。

2021年1月,松阳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26名。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松阳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松阳县位列第16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松阳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松阳县入选。

2015年3月,松阳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松阳古村落旅游线路如何?

在青山环抱里,落日映红了村庄的砖瓦,搬个板凳坐小院里拿着蒲扇喝着大碗茶,聊着家长里短,直到夜色笼罩灯火通明→这是你向往的古村生活吗? 但是当你真正走进一个古村落,你会发现他带给你的不止空气的清新、田园的烂漫,更多的是深厚的历史、道不尽的古老故事?

松阳原生态古村落散发出迷人魅力,松阳古村落是浙江省三大古村落群之一!也是浙江最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松阳县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有50多个,保存相对完整的古镇有两个。松阳的移民文化造就了它的每一个古村落、古镇的不同。田园景色古朴秀美,成为许多旅行爱好者向往的自然回归休闲旅游胜地。

一、松阳醉美古村·艺术创意之旅(写生):

线路1:县城→界首村→山下阳村→黄家大院→延庆寺塔明清古街 →延庆寺塔

线路2.县城→石仓古民居群(七村、六村)→后宅→下宅街→横樟村

线路3.县城→西坑→寨头→平田→里庄→“人民公社”食堂→呈回村→酉田村→杨家堂村

线路4:县城→山甫村→竹坌村→官岭村→庄后村

二、松阳大美茶乡·休闲养生之旅(骑行):

线路1.县城→骑行至乡村七九八文化创意园→大木山骑行茶园→界首村→返程骑行至古市老街→骑行至山下阳、吴弄村→骑行回松阳县城

线路2.县城→卯山→七都仙人谷→大木山骑行茶园→西坑→寨头摄影休闲园。

三、松阳唯美山水·探险拓展之旅(驴行):

线路1:县城→小港漂流→箬寮原始林景区→爬箬寮岘,赏箬寮水→入住箬寮山庄

线路2.县城→竹源峡七级瀑布→小竹溪→香乳山→入住玉岩

四、松阳谐美文化·民俗风情之旅(体验):

线路1:县城→大岭头村→后畲村→小竹溪村→横岗→黄庄村

线路2:县城→金村→上梅→章山

五、松阳组合型一日游(自驾):

D1.县城→大木山骑行茶园→吴弄→黄家大院→延庆寺塔→石仓古民居→小港漂流→箬寮(入住)

D2.游箬寮谷→横樟→西坑→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入住)

D3.百寿厅(黄家大院)→千岁塔(延庆寺塔)→万寿山→亿年井(卯山古井)→长寿村(界首村)

六、松阳采风之旅(摄影):

①松古农耕园线路、②四都云雾景线路、③三都古村落线路、④石仓古民居线路、⑤竹源民俗村线路、⑥新处生态源线路、⑦板桥畲乡情线路、⑧革命老区行线路

D1:浙南茶叶市场→双童积雪山景区→延庆寺塔景区

D2: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黄家大院→界首

七、松阳二日游攻略:

松阳县城→浙南箬寮原始林→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卯山→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延庆寺塔

行程安排:

第一天,早上从松阳县城驱车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浙南箬寮原始林,参观“浙江绿谷·十大峡谷”之一的箬寮谷,游浴花潭、亲水潭、鲸池、览翠亭、隐泉、龙瀑等景点。午餐后,乘景区车辆上山游览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箬寮原始林景区,可以观赏到连绵数千亩的猴头杜鹃林,登石人矶观赏黄山松林,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妙趣。吃住均在箬寮山庄。

第二天,早餐后从箬寮原始林景区驱车往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观四都高山美景,赏云雾奇观,感受摄影风情。中餐安排在摄影休闲园。中餐后,驱车前往古市镇,游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道教圣山→卯山。结束后前往新兴大木山茶园观赏生态有机茶园,徜徉绿色茶园,体验采茶乐趣。最后一站参观有着千年历史、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东方比萨斜塔”的延庆寺塔,参观后结束愉快的松阳二日游。

推荐理由:

此条线路包括了松阳三大旅游区块,再加上近年涌现出的摄影风情游与茶乡文化游,基本上反映出了“千年古县、田园松阳”生态、人文、休闲的旅游特色。

八、松阳三日游攻略:

松阳县城→浙南箬寮原始林→石仓古民居→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卯山→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延庆寺塔

行程安排:

第一天,早上从松阳县城驱车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浙南箬寮原始林,参观“浙江绿谷·十大峡谷”之一的箬寮谷,游浴花潭、亲水潭、鲸池、览翠亭、隐泉、龙瀑等景点。午餐后,乘景区车辆上山游览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箬寮原始林景区,可以观赏到连绵数千亩的猴头杜鹃林,登石人矶观赏黄山松林,感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妙趣。吃住均在箬寮山庄。

第二天,早餐后从箬寮原始林景区驱车往大东坝镇石仓,参观清代古民居群,中餐安排在大东坝填上农家乐。中餐后前往四都寨头摄影休闲园,观四都高山美景,赏云雾奇观,感受摄影风情。晚餐、住宿安排在摄影休闲园。

第三天,在摄影休闲园用早餐后前往古市镇,游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道教圣山→卯山。结束后前往新兴大木山茶园观赏生态有机茶园,徜徉绿色茶园,体验采茶乐趣。午餐安排在横溪村农家乐。午餐后参观有着千年历史、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东方比萨斜塔”的延庆寺塔,参观后结束愉快的松阳三日游。

推荐理由:

此条线路包括了松阳三大旅游区块,再加上近年涌现出的摄影风情游与茶乡文化游,基本上反映出了“千年古县、田园松阳”生态、人文、休闲的旅游特色。

更多关于松阳古村落旅游线路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松阳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松阳好玩的地方:神奇美丽、古朴迷人的松阳古县,地处浙江南部,瓯江上游,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之中的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宝石。这里拥有浙江南部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中部坦荡如砥,一马平川,秀美的松荫溪从中汤汤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自古以来就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世外桃源”。盛唐诗人王维曾有“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描摹,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衷心赞叹。

松阳建县东汉建安初年,为处州建制之始,现今丽水地区的各个县市以及金华丽、温州的部分县市均由松阳辗转分置,历史上曾是浙江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县内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松阳古城内的明清商业街上商肆连绵、坊塔散缀、贸易发达、古风依旧。

松阳山川秀美,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松荫溪风景名胜区荟萃塔溪绿涨、双童积雪、玉泉翠华、凌霄岚翠、百仞云峰、石空飞瀑、石笋仙踪、延庆寺塔、竹溪风情等九大景区,数百处景点,山水苍碧、竹木扶苏、田舍掩映、鸡犬相闻,一派山水田园风光,俨然桃源胜境。

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拥有万亩原始森林,是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家园,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坡,生长着二千余亩连征的原始猴头杜鹃林,枝干粗大,花形奇特,每年初夏,山外芬菲已尽,这里却是万花齐放,春色依然,在高山之颠形成蔚为壮观的花之海,堪称天下奇观。卯山万寿山风景名胜区雄奇神秘,这里有道教真人叶法善修仙之所,有宋王栖避之地,有至今无人能解的崖墓之谜,更有惟妙惟肖与山 名有着神秘关连的毛公岩。

卯山

卯山,距松阳县城12公里,山势平缓,状若覆盆,秀松如展,坚石鳞鳞,昔为唐名道士叶法善修炼之所。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山腰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松阳人,为唐朝名道士,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往来名山,常应召入内廷,被尊为上宾。开元八年(720)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法善。

史载:法善天资聪慧,医术高超,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正是这个家族兴旺了一座山的历史,一脉传承书写着一座山的文化。在这座山上,心旌有些摇曳,心绪有些激荡,头脑磕碰着许谜团般的问题。这座躲藏在修簧密林间的观宇究竟是怎么一个场面?竟使得法师练达得如此旷达。

唐朝初业,卯山一度拥有着层层叠叠、金碧辉煌的观宇。山外唐风浓艳,轻歌曼舞,山中晨钟暮鼓,暮鼓晨钟。法师静静地修炼着,摩挲着道学的玄机。直到得到高宗召见,主持宫禁,法师名声始满天下。

《旧唐书》载:唐显庆年间,高宗下令广征天下方术之士,“合炼黄白”,以求长生。法善以道教法师身份竭力劝谏:“金丹难就,徒费钱财,有亏理政。”高宗准之。高宗授予官爵,他坚持不受,于是被留在宫禁中主持斋场,礼赐颇丰。先天二年,睿宗封他为越国公。但他仍然逍遥地当他的道士,往来于名山和宫廷,历经五代皇帝,尊宠无比。道士能够做得如此洒脱的,纵观几千年历史,也难得寻觅一二。

石笋仙踪

石笋仙踪在松阳县城西,陡壁无倚,穷极峻峭,双峰对峙,尖削如笋。两石笋相距300余米,中有吕祖师庙,清道光年间重修后易名秀峰观。四周林木葱郁,白墙青瓦掩映其中,更显幽静脱俗,石笋山前临松阴溪,山光波影,一碧万顷,三两农舍隐现于溪边丛丛凤尾竹之中,耕牧之趣、垂钓之乐,令人陶醉,旧称小桃源。

双童积雪

双童积雪在松阳县城南5公里,山顶双岩兀立,每逢山头积雪,自南面观之,似两童仆相对,形神毕肖。又从北观其侧,犹秃僧负妇,故俗称“和尚背老婆”。双童峰东西与南岩山等联为一体,山势崎峻,丛石如林,有石笋、石天桥、八仙坛、卧云岩、马蹄泉等名胜,人称小峨嵋。

万寿山、西屏山

万寿山、西屏山在县城西北19公里,赤寿乡境内。古名晚翠山。景区有石莲屏、飞佛洞。 石电响石廊、落霞亭、小约会、放生池、双鱼滩、滴玉岩、五松岭十景,故曾 有“今最名山”之称。据传南宋高宗曾避金骑于此,又建文帝出亡,曾随松阳先贤中雷届逃亡至此,故又有“万岁山”之称。万寿山环境幽静怡人,青山薄雾绦绕,景点密布其间。是现光旅游的理想地方。

在西屏镇西,为县城西部的天然绿色屏障。海拔181来。西屏镇以此山得名。它与独山成犄角之势,十分壮观。漫游西屏山公园,沿石级盘曲而上,满 山碧绿成荫,清静幽雅。这座占地方圆86亩的山包,古时曾以“凌霄咸翠”之名列入原“松阳十景”。主要景点有白鹤殿、凌霄会、礼泉、望松夜月亭、天纪富等。“凌霄台”三字传为北宋书画家米芾所书,后由缮云胡子文补奉。站在东山顶峰的“望松夜月亭“上,镇西的景色尽收眼底,松阴溪玉带围腰,山光水色浑为一体,一片片绿油油的粮田,一排排平地崛起的厂房,真是“借得山水秀,添来气象新”,处处呈现崭新而美丽的园景。

满足一切古村梦的“最后江南秘境”——松阳

有人称赞它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中国国家地理》给它的评价则是“最后的江南秘境”。它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建县已有1800多年 历史 ,她就是松阳。

松阳有着中国乡村独有的美感,黄墙黑瓦、老树炊烟、鸡鸣犬吠。众多古村,保留了中国乡村最原始的文化。

这座城,在一片青峦秀水之中,这里的锦绣山水就像一幅延绵不绝的卷轴,可以让你体验物我两忘。

有人曾赞美松阳,古村深巷,黄墙黛瓦氤氲在雾气之中,入眼皆是青山绿水。

无掺杂的翠绿山林,让视线绕过远山与背山,爬山,仰望,旋转,远眺,想要永久记录这美景。

茶园

松阳全县拥有超过12万亩的茶园,其中连片的茶园达到八万亩,最为核心的大木山茶园有3000多亩,茶园内丘陵连绵,水库密布。

层叠交错的茶田,漫山遍野的结香花。走在松阳的乡间,房前屋后只要有空地的地方都种植着整齐的茶树,一派祥和宁静的田园气息,大木山一带是茶园最为集中的地方。

延庆寺塔

一千多年来,延庆寺塔从塔身构造到木构出檐都没有发现后人修缮的痕迹,是江南诸塔中保留最完整的北宋遗物,被誉为“江南稀宝”、“浙江第一塔”。塔身微斜仍屹立不倒,又被称作“东方的比萨斜塔”。

松阳古村落

千年古县自然有很多古村落。松阳有近百余座格局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它们或居于高山之巅,或隐于群山之间,或坐落于清溪之畔,或掩映于竹海古树群中,浑然天成,古朴迷人,体现出恢弘气势,呈现出朴素大美。

西坑村:西坑村始于明代,坐落在海拔640米的山顶台地上,村子有一条北宋的松宣古驿道,至今保存完好。全村至今保留有12幢清代古民居、宗祠、社庙、香火堂等 历史 建筑,30余幢民国至上世纪70年代的民居也保存完好,这在浙江古村落中实属不多。

平田村:一年365天有200多天云雾缭绕的世外桃源,古树参天的百年古村,别具一格的乡村建筑。

横坑村:错落有致的黄墙黑瓦,棱角分明的台阶巷弄。村内的竹林剧场,设计师徐甜甜直接利用生长的竹子,像编竹筐一样,用天然竹子围合出一个类似穹顶的自然空间。

寨头:寨头云雾堪称松阳一绝,每当雨后或者空气湿度较大之时,变化莫测、梦幻迷离的云海就会笼罩在山之上,萦绕山间,景象壮观,如置身仙境,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前往创作。

陈家铺村:几十幢由泥土、木板、青砖、石头建成的老建筑,是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隐藏于村落群山之间的网红打卡点——先锋书店正隐匿于此。

杨家堂村:山坡屋舍层层叠叠,**的夯土房子是松阳的典型民居建筑,在阳光照射下,整个村子呈现金**,金色的布达拉宫因此得名。

这样的古村在松阳有71个之多,如酉田村、松庄村、岱头村、山下阳村、沿坑岭头村、水墨石仓等等。古村、山峦、树林、云雾,这些元素组成了一幅松阳的原始古村画卷,绝美且自然。

景点: 大木山茶园景区、松阴溪景区、双童山景区、独山风景区、卯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家大院、延庆寺塔、安岱后苏维埃旧址等。

公共交通: 松阳隶属丽水市,从丽水 汽车 东站乘公交直达松阳,耗时约55分钟;高铁从丽水站到松阳站耗时约1个半小时;

美食 :

松阳“十大碗”:八宝菜、山粉圆、煨盐鸡、歇力茶烧猪脚、白片儿土鸡锅、捞汤菜火胴骨、火腿卵鳖、豆腐酿、洋芋饼、卤笋咸;

十大小吃:薄饼、黄米_、清明果、麦豆饭、延寿乌饭、灰汁糕、灯盏盘、沙擂、糖糕、仙草豆腐。

古老的村落,安静的时光。朴实的地方,更容易生出简单的快乐,松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知道松阳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西南部,有一块被世人称为“金瓯玉盘”的神奇而美丽的沃土------松阳县.其所处地区南邻温州,与金丽温铁路及高速公路接壤,北靠金华,和浙赣铁路龙游站毗邻.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这片古瓯越人繁衍生息的乐土,安息佛之舍利的净土,东汉建安年间置县的浙西南最早建制县的版图上,举目皆称奇,无处不成景。历一千八百年风雨,始终以其悠久历史,地灵人杰,秀山丽水和丰饶物产饮誉一方;经改革开放大潮洗礼,更焕发出新的眩目光彩。

松阳旅游

神奇美丽、古朴迷人的松阳古县,地处浙江南部,瓯江上游,是闽浙山地绵绵群山之中的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宝石。这里拥有浙江南部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中部坦荡如砥,一马平川,秀美的松荫溪从中汤汤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松阳自古以来就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世外桃源』。盛唐诗人王维曾有『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描摹,宋代状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衷心赞叹。

松阳建县天东汉建安初年,为处州建制之始,现今丽水地区的各个县市以及金华丽、温州的部分县市均由松阳辗转分置,历史上曾是浙江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县内至今仍相当完整地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松阳古城内的明清商业街上商肆连绵、坊塔散缀、贸易发达、古风依旧,俨然当代的『清明上河图』。位于古城西部的延庆寺塔,建于北宋咸平年间,塔藏舍利,秀美精绝,被称为『江南稀宝』。登塔远眺,山光水色、田园农舍尽收眼底

,令人心旷神怡。石仓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连绵耸立着30多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古民居,民居主人均为福建移民,迁浙入松三百余年,至今仍操闽语循闽俗,是访古研幽的理想境地。

松阳山川秀美,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松荫溪风景名胜区荟萃塔溪绿涨、双童积雪、玉泉翠华、凌霄岚翠、百仞云峰、石空飞瀑、石笋仙踪、延庆寺塔、竹溪风情等九大景区,数百处景点,山水苍碧、竹木扶苏、田舍掩映、鸡犬相闻,一派山水田园风光,俨然桃源胜境。箬寮岘自然保护区内拥有万亩原始森林,是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家园,其中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坡,生长着二千余亩连征的原始猴头杜鹃林,枝干粗大,花形奇特,每年初夏,山外芬菲已尽,这里却是万花齐放,春色依然,在高山之颠形成蔚为壮观的花之海,堪称天下奇观。卯山││万寿山风景名胜区雄奇神秘,这里有道教真人叶法善修仙之所,有宋王栖避之地,有至今无人能解的崖墓之谜,更有维妙维肖与山 名有着神秘关连的毛公岩

松州古邑,古韵悠悠,长松山水,秀色迷人。松阳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当代世外桃源,正以她那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地朋友前来访古探奇,舒目赏心。

松阳特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0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