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什么书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2:10:49
字号: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炙论》。

中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什么书

《雷公炮炙论》的作者名雷公,关于本书的问世时间及雷公其人,虽有多种不同意见,但一般均倾向于其是南北朝时宋人雷敩,而雷敩也因此书而被誉为我国制剂学的始祖。

该书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是一部制药专著。初部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

《雷公炮炙论》三卷,书中称制药为修事、修治、修合等,记述净选、粉碎、切制、干燥、水制、火制、加辅料制等法,对净选药材的特殊要求亦有详细论述,如当归分头、身、尾;远志、麦冬去心等,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被制药业所采用。

扩展资料

《雷公炮炙论》中药物加工炮制的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药物加工与药物炮制两大部分。对药物的加工,首先是要去除杂质,除将药材上所带泥土、杂质等去净外,也包括去掉连在药物上的一些非药用部分与有毒部分,如植物药若根部药用,则当除去茎、叶,若所用为地上部分,则须去根,其余还有去节、去蒂、去皮、去尖、去子、去瓤等,对动物药,则常见有去头足,去爪肠等。

加工的第二步则是要粉碎加工,包括手掰、刀切、用锉子锉、用槌子槌、用刀刮成粉、在臼中舂等多种方法。第三步则须洗净或干燥,洗净包括水洗、醋洗及温药水浴等,干燥则有阴干、风干、日光晒干或曝干等。

药物炮制,则是比单纯的清洁、粉碎更加进一步的加工,可以改变药性而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水制、火制或水火共制等不同的过程。水制主要是把药材浸泡在液体中,包括水浸、酒浸、甘草水浸、米泔水浸、蜜浸、牛乳浸、童便浸、猪脂浸等。

火制则是用各种加热的方法来加工药材,包括煎、炼、炒、干熬、炮、炙、焙、煅等。而水火共制则主要是对药材进行蒸或煮,其中的液体则除用水外,还可用酒、醋、盐汤、蜜、浆水、麻油、生羊血等,也可使用其它的药汁。

百度百科-雷公炮炙论

在家怎样蒸制熟党参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炙论》。作者雷敩,南北朝刘宋时期。

一、简述:

《雷公炮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由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撰写,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原书早佚,故有《雷公炮炙方》《雷敩炮炙方》等书名。

近代张骥、尚志钧、王兴法据古籍文献的辑本《雷公炮炙论》也非原书全貌,记载的药物种数也互有出入。

二、基本内容:

《雷公炮炙论》三卷,刘宋时期雷敩约撰于公元五世纪。此书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300种,每药先述药材性状及与易混品种区别要点,别其真伪优劣,是中药鉴定学之重要文献。

书中称制药为修事、修治、修合等,记述净选、粉碎、切制、干燥、水制、火制、加辅料制等法,对净选药材的特殊要求亦有详细论述,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被制药业所采用。

《雷公炮炙论》的影响和作者简介:

一、影响:

《雷公炮炙论》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是一部制药专着。初部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

《雷公炮炙论》分三卷,论述了182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全书已佚,只有少数内容传流至今。该书确立了中药加工的操作规范,如蒸,用气加工;煮,用沸水加工;炒,加温拌和;焙,微温干燥;炮,高温生烟加工;浸,以水浸泡,浓缩,生药汁熬膏等等,有十七种加工方法,至今沿用。

二、作者简介:

雷敩,南朝宋时著名药物学家,以著《雷公炮炙论》三卷著称。其中有的制药法,至今仍被沿用。著有《论合药分剂料理法则》等。

党参是中医常用补气药,临床多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等疾病。党参炮制在古代文献记载不多,从清代才有记载,方法也较简单,近代在继承米炒党参及蜜党参下,并发展了清炒、土炒、蜜麸炒等炮制方法。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党参有哪些炮制方法?不同炮制方法功效如何?

244

一、党参的炮制方法

1.党参:取原药材,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熟党参:取净党参,蒸2h至有香甜味时,取出,干燥。

3.米党参:取大米置炒药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米出烟时,倒入党参生片,炒至大米呈老**时,取出,筛去米,放凉。党参每100kg用大米20kg。

4.蜜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党参片拌匀,闷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棕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党参每100kg用炼蜜20kg。

5.麸炒党参:将生党参用麸皮拌炒至**,筛去麸皮。广东炮制党参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段,干燥。

二、党参的炮制功效

一般而言,党参味甘,性平。归脾经、肺经。具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作用。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生党参擅长益气生津,多用于肺气亏虚,气血两亏,津气两伤。米党参以补气健脾作用力强,多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蜜党参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的作用,多用于气血两虚之证。如气短乏力,内脏下垂,四肢倦怠,妇女月经不调。

三、党参的临床应用

1.生用

(1)肺气亏虚:常与五味子、黄芪等同用,能补肺、敛肺,可用于咳喘气短、气怯声低,如补肺汤(《永类钤方》)。

(2)气血两亏:常与当归、熟地等同用,能气血双补,可用于气血双亏,形体赢瘦,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如两仪膏(《中药成方集》)。

(3)津气两伤:常与麦冬、五味子同用,能益气生津,可用于津气两伤,气短口渴者。

2.制用

(1)脾胃虚弱:米党参与白术、陈皮、芍药、扁豆等同用,能增强补气健脾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

(2)中气下陷:蜜党参常与炙黄芪、炒白术、炙甘草、蜜升麻等同用,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可用于中气下陷,小腹坠胀,久痢脱肛,内脏下垂者,如参芪白术汤(《不知医必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0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