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粉末微量升华后得梭针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是什么成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2:04:24
字号:

药材粉末微量升华后得梭针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是什么成分

药材粉末微量升华后得梭针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是什么成分

取金属片,置具圆孔(直径2cm)的石棉板上,金属片上放一小金属圈(高度约0.8cm),对准石棉板上的圆孔,圈内加入药材粉末一薄层,圈上放一载玻片。

在石棉板下圆孔处用酒精灯徐徐加热(火焰距板约4cm)数分钟,至粉末开始变焦,去火待冷,则有结晶状升华物附着手上面的玻片。

将玻片取下反转,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并可加化学试液,观察其反应。必要时可用显微熔点测定结晶的熔点。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种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应用其化学性质来鉴定生药的方法。

举例:

如茶叶中的咖啡因,大黄、何首乌、决明子中的蒽醌化合物,牡丹皮、徐长卿根中的牡丹酚,薄荷中的薄荷脑、斑蝥中的斑蝥素等,都可用微量升华法确证。微量升华方法:取金属片,置具圆孔(直径2cm)的石棉板上,金属片上放一小金属圈(高度约0.8cm),对准石棉板上的圆孔,圈内加入药材粉末一薄层,圈上放一载玻片。在石棉板下圆孔处用酒精灯徐徐加热(火焰距板约4cm)数分钟,至粉末开始变焦,去火待冷,则有结晶状升华物附着手上面的玻片。将玻片取下反转,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并可加化学试液,观察其反应。必要时可用显微熔点测定结晶的熔点。

浸渍法

浸渍法是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的提取。但本法出膏率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水为溶剂时,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需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

渗漉法是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但该法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操作比较麻烦

3.煎煮法

煎煮法是中药材加入水浸泡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宜用此法

4.回流提取法

回流提取法是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中药成分的方法。但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5.连续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弥补了回流提取法中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的不足,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来完成本法操作。但此法耗时较长

6.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此类化合物的沸点多在100℃以上,并在100 ℃左右有一定的蒸气压

7.升华法

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熔融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后又凝结成固体的现象叫做升华。中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能利用升华法直接从中药中提取出来。如樟木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等0

8.超声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是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超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振动波,它是指传播的振动频率在弹性介质中高达20kHz的一种机械波。由于超声波可产生高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因此能破坏植物药材的细胞,使提取溶剂能渗透到药材的细胞中,从而加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媒中,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超声波提取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并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为有效成分的提取常用方法之一。

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对中药材进行萃取的方法。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状态时,成为单一相态,将此单一相态下的物质称为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F)。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压力以及不同种类及含量的夹带剂,使超临界流体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成分依次萃取出来。这种萃取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0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