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可分为早、中、晚稻三类,每种水稻的种植时间不一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水稻都是什么时候种植?
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
2、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
3、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说到水稻第一总会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一个创造“绿色奇迹”,向大漠要耕地,
把荒地变良田的人,就是袁隆平爷爷和他的海水稻科研团队。
袁隆平爷爷的新动作:让沙漠变耕地
据央视报道,从2018年开始,袁隆平爷爷的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新疆岳普湖县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试验田。
海水稻科研团队介绍,试种地块属于重度盐碱土地。“海水稻有改良土壤、降低盐碱的效果,3~5年,这片盐碱地就可以改成良田。”
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乡长阿里木江说:“这片试验田过去是一片戈壁滩。”2018年试种的80亩,让当地农民看到了成效,今年便扩大为300亩。
2018年,岳普湖县试验田亩产549公斤,远超科研团队亩产200公斤的预期。新疆盐碱土地面积大,海水稻在新疆改造盐碱地,价值巨大,前景广阔。
袁隆平爷爷的梦想:让人们远离饥饿
1981年的6月6日,袁隆平爷爷因培育成功籼(xiān)型杂交水稻,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杂交水稻的育成,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和1981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先后转让给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和卡捷尔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转让国外的农业专利技术。
袁隆平爷爷因对杂交水稻的杰出贡献于2001年获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世界粮食奖等16项国内和国际大奖。
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团队培育出了众多品质优良的杂交水稻,不仅让我们中国人吃饱、吃好,也为全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