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交的作用及杂交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7:41:29
字号:

杂交中应注意:目前全国主要以三系配套杂交为主,在杂交育种中应注意不育系、杂交系、恢复系三系的纯正和保持,特别是恢复不育的恢复系,因为杂交水稻只用杂交后的第一代杂交种,需要年年制种。

水稻杂交的作用及杂交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交过程即把浸种、催芽的稻种直接播到地里,加以管理,使之成秧、分蘖一直到成熟。

要严格做到土地平整无杂草、排灌顺畅、不积水。要选用高产抗病优质良种,进行种子消毒和催芽工作,在催芽过程中,也应掌握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分和适时换气。直播栽培是将种子直接播入大田,播种要均匀,播后要埋芽。

扩展资料

1917年,日本学者发现了野生水稻雄性不育。

1926年,美国农学家琼斯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理论。

在1963年,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1968年,日本科学家新城长友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系列诸如赶粉等等杂交水稻育种新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基于“三系法”配套育种。但是无论是Henry Beachell还是新城长友,其方案都存在着某些缺陷(不能稳产),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得水稻杂交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1958年大跃进中,中国就由农技人员与农民相结合,普遍开展了各种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试验。

1981年,“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特等奖,获奖人排名为:袁隆平、颜龙安、张先程、李必湖等。袁隆平还被国际科学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百度百科-杂交水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6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