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评价袁隆平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6:09:29
字号:

袁隆平精神和品质

急求评价袁隆平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不重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袁隆平精神

袁隆平院士作为科学家,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成就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一是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他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我认为前辈已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三是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他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课题一上马就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我想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更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事办成、办好、办到位。加强自身素质休养树后勤人形象。

同时,袁隆平院士还具有非常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我为我院出了个袁隆平院士而感到骄傲,更为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自豪。

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这颗小行星是1996年9月18日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当它获得8117这一永久编号后,为了表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天文学家们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耕地被用于建设之中,耕地的减少让粮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农村,我国作为世界上水稻播种面积第二大的国家,水稻又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面对耕地的日益减少,提高提高每亩地面积的粮食产量是科学家的方向。

一、正确育种

1、早扣棚,早育苗,真正实现”秋霜春防“原则,减少立枯病的发生。

2、科学浸种:浸种一定要彻底,时间要够,一个容器要浸同一?个品种,浸种时每天至少搅拌2~3次,?要让种子与溶液充分接触,用温水浸种,达到100度的积温。

3、适时育苗:中晚熟品种4月初育苗,早熟品种不宜超过4月15日,这样可保障水稻安全、正常成熟。

4、准确配制营养土:配制营养土一定要均匀,松散度要以手攥成团掉在地上充分散开为宜。选择良好的营养剂,提倡“调酸配比方法”,配比后营养土PH值4.0~4.5。

5、立枯病防治:早扣棚、早化透置床,提高床温;水营养土一定加入腐熟猪粪,增加土壤通透性利于根系生长;早通风、早炼苗,控制温度;少浇水,促进根系生长;2.5叶期进行药剂预防。

6、科学施肥,提高秧苗的抗病率,利于培育壮秧。苗期施肥,要看苗追肥,以叶片淡黄绿色为主,高度一致为准,不宜徒长为佳,培养根系发达的壮秧。

二、注意事项

要想稻谷产量增高,首要选择也要看稻谷种,不同的稻谷种选择的田地质量也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家里的稻田的实际情况就进行选择,不一定价钱贵的就是好的,只有适合才最重要。

要在种植过程中不断的吸取经验,不断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勤劳的种植是硬道理,科学的种植也很重要,这点不要忽略。

袁隆平 (1930.9.7- )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袁隆平取得的成就

 1、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2、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 hank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

 3、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于生产。

 4、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5、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6、出版中、英文专着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获得荣誉

 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2012年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人物评价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茶联的集大成者在天撰联“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淡泊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千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6、热爱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有部分民众、学者和官员建议中国 *** 推荐袁隆平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发明袁隆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5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