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发芽实验报告
把形状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用两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面各垫上一张纸巾,并加水20ML,把绿豆放在纸巾夹层中,分别贴上标签“有光组”和“无光组”。我把绿豆都放在教室窗台上,无光组用盖子罩住遮挡光线。
下面是我的观察记录(表格一):
时 间 :09.10.9
观 察 记 录:
有光组:直接放在桌上
无光组:放在桌上用纱布盖住
10月9日
9时10分:
在两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面各垫上一张纸巾,加水20ML,把绿豆放在纸巾夹层中,分别贴上标签“有光组”和“无光组”。
3时后:
靠近胚周围的种皮膨胀呈皱纹状,颜色比没膨胀的种皮稍浅。
靠近胚周围的种皮膨胀呈皱纹状,膨胀的种皮面积比有光组稍大些。
4半小时后
约2/3的种皮膨胀
大部分种皮膨胀,约2mm见方的种皮未膨胀,胚处已初露芽苞。
6时后
直径约2mm的面积未膨胀,胚处已初露芽苞
种皮完全膨胀,胚芽处已露出1mm长尖尖的小白芽。
6个半小时后
种子已经完全膨胀,胚芽处探出一截小白芽。
胚芽处已露出尖尖的小白芽,比有光组小白芽要长。
这样从播种到种子完全膨胀,无光组用了六个小时,有光组用了六个半小时。
我用同样的方法又播种了两粒绿豆,分有光组和无光组。第二天早上,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样的(表格二):
时 间:09.10.10
观 察 记 录:
有光组
无光组
10月10日
9时20分
在一次性杯底座各加一张纸巾,各加水20ml,把绿豆放在纸巾夹层中,分别贴上标签“有光组”和“无光组”。
10月11日
7时35分
种皮已经破裂,长根,根弯曲往外面生长,长约3MM。
种皮已经破裂,出现胚根,根笔直长约4mm。
无光的绿豆比有光的绿豆先发芽。绿豆芽菜发芽时上面要盖稻草或沙子遮光,这样长出来的绿豆芽才又白又嫩。绿豆种子在无光、无土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培育出的幼嫩洁白的芽体,食用部分主要是胚轴,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
我继续观察着绿豆了。观察结果如下表(表格三):
时 间09.10.12
观 察 记 录
有光组
无光组
10月12日
小白芽继续生长,约长3毫米,是弯的。
小白芽长约4毫米,稍弯。
10月13日
种皮已经破了一个很大的口子(种皮没有掉下来),根上有茸茸细毛,毛长约10毫米。
种皮掉下来了,根上也有毛,根长12毫米
10月12日
种皮已脱离,根比较细,根上有毛,豆瓣已分开,长出绿色小叶。
种皮已脱离,根稍粗,已长出**小叶,它平躺着,豆瓣白嫩,根上有毛而且长出稍长的小根。
10月13日
根已凸起,根上出现另外小根,豆瓣上有一点紫色,叶子是绿色的,根上有毛。
根粗稍长,豆瓣已掉,长出**的叶子。根上另外生出小根,还有毛。
10月14日
茎继续伸长弯曲,顶端的两片叶子成绿色,整株绿豆只有两片叶子。
茎继续伸长,向有光的空隙处伸长。叶子**,只有两片长在最顶端。
10月15日
两片叶子仍然呈绿色
茎长约33.5cm,茎白嫩,顶端的黄叶已经枯萎。
观察感受:从这几天的观察中,我发现绿豆生长是离不开阳光,因为无光组的叶子始终是黄的,分明是营养不良啊!而有光组的叶子始终是绿的,而且无光组的绿豆比有光组的绿豆先枯萎。
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和对比,我发现一个规律:
1. 浸泡过的豆子比未浸泡的豆子发芽速度更快。
2. 加入适量水的豆子比注满大量水的豆子发芽速度快。
3. 放在阴凉通风处比放在阳光下的豆子发芽速度快。
选种催芽:蔬菜种植前挑选健康、饱满的种子,通过催芽打破休眠期。 整地翻耕:选择合适的地块整地翻耕,施入基肥。 播种定植:种子种入土壤出苗后及时间苗,培育壮苗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根据生长情况做好水肥管理。
蔬菜种植有哪些步骤
1、选种催芽
蔬菜种植前,根据蔬菜的不同品种,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通过浸泡、晾晒、消毒等方式催芽,埋入沙土或者湿润纱布,喷洒水分打破种子的休眠期,种皮发白后即可种植。
2、整地翻耕
根据蔬菜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土壤,一般都能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的地块种植,深耕或浅耕土壤,在阳光下暴晒,土表发白后施入基肥,混合均匀后耙平整细,起垄或作畦,
3、播种定植
催芽后的蔬菜种子可以通过撒播、条播、点播等方法种入土壤,在种子表面覆盖适当的细土,浇足水加快种子发芽的速度,出苗长出真叶后间苗,去除病弱的苗株,培育壮苗移栽定植。
4、田间管理
蔬菜种植期间根据生长情况做好水肥管理,期间结合中耕除草并松土喷药,及时拔除杂草减少土壤中养分的消耗,喷施相应的药剂防治病虫害,有利于蔬菜旺盛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