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水稻高手解决关于水稻疑难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4:51:22
字号:

水稻籽粒的营养积累,80%以上是来自于稻株例三叶的光合产物积累直接运输到籽粒中所形成的。因此,必须确保后期建立起高光效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合理的冠层叶结构,以提高倒三叶的最大有效总叶面积,并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和效率。水稻后期由于叶到根的输导距离拉长,常常会导致根部缺氧;因土壤条件差,有机肥施用量少,后期氮素营养跟不上,落黄迅速,易引起根系生长减缓;由于后期稻株荫蔽。病虫害易迅速蔓延,致使稻株受到病虫危害而引起绿叶面积的减少及叶片光合功能减弱等等诸多因素,造成水稻早衰。根据水稻后期生长发育的特性,结合自然天气条件和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引起早衰现象的种种病因,切实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协调好水稻植株体内的碳氮比,促进水稻体内有机物的合成、积累与运输,来增加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

请水稻高手解决关于水稻疑难问题!

科学灌水防早衰 养根是保叶的关键,而养根要求土壤氧气充足,水气协调,以气养根,才能保持较强的根系活力。因此,在水稻生长后期,切忌长期满灌,以避免水稻根系缺氧,影响根系活力。应该做到湿润灌溉,推迟断水,实行“间歇灌溉,干湿交替”的办法,改善水稻后期根际供氧的环境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应采用“日灌夜排”方法来降温防早衰,达到以根养叶的目的。

因缺补缺保平衡 由于水稻后期吸肥能力减弱,而根外追肥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辅助措施,通过根外追肥能迅速缓解水稻的营养缺乏。叶面追肥要求在孕穗末期到齐穗期间,每隔5~7天喷数次为宜。对于缺乏微量元素的水稻,只要补喷一次即可。水稻生长正常的田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用叶面宝1支或磷酸二氢钾100克,冲水50~60公斤细喷雾数次,可提高水稻抗逆抗病能力。

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栽培措施,能显著改善水稻根部营养的全面供应,增强稻株抗逆抗病能力,有利于后期根系生长发育,从而促进花粉萌发,提高结实率,更好地满足籽粒灌浆结实的需要,形成大穗。对于后期落黄较重的田块以及保肥性能较差的沙质壤土,要及时采取施用化肥和根外追肥的补救办法。具体操作时应视水稻植株的落黄程度,一般每667平方米稻田用2~5公斤尿素和2~3公斤氯化钾,并用150克磷酸二氢钾,对水50公斤细喷雾数次。

防病治虫莫放松 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虫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由于这些病虫害发展速度很快,极易造成较大危害。农技推广部门必须根据“二查二定”的结果,及时发布病虫害测报情况,促使农民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应用对口农药,及时用药,提高防效,确保后期有一定的绿叶面积,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促进水稻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从而达到增粒增重品质优。

因为东北有丰富的灌溉水,还有其他有利条件:

1、土壤肥沃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交汇为东北大米的核心产区,适合大米生长。东北地区的土地是土壤类别中最肥沃的黑土地,为稻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

2、日照充足

生育期日照时间长,东北地区雾霾现象相对较少。

3、好水质

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水系众多,地下水及江水形成的灌溉用水无污染。

4、积温时间长

一年一熟,生育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

5、日夜温差大

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秋季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利于东北大米的营养积累。

6、病虫害少

东北大米种植区病虫害少。

扩展资料:

水稻的生长环境的要求如下:

1、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2、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

百度百科-东北大米

百度百科-水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4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