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秃顶子,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北部,属张广才岭山脉,海拔1696米。峰顶树木稀少,因而得名。老秃顶子,是黑龙江省“三巨擘”之一(另两个,大秃顶子海拔1696米,老爷岭南峰海拔1696.2米),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顶漫缓,巨石散落。森林植被垂直分布(针—针阔—针)比较典型。海拔1500米以上有草地和疏林,地上匍匐生长偃松及矮状、波水状岳桦;在偃松和兴安松林带下为云杉、冷杉林带,间混有枫桦树。1000-1500米的低山区,针阔叶混交林带,以红松为主,混交枫桦、水曲柳、紫椴、胡桃楸、黄菠萝、裂叶榆等。500米以下丘陵地带是柞、桦、杨为主的阔叶林带,并有长白落叶松林。
三秃顶子,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尚志市珍珠山乡青沟子源头。张广才岭主峰之一,海拔1639.6米,面积36平方千米。山势陡峭,连绵逶迤。山深林密,古木参天,人迹罕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尚志市的最高峰。
琵琶顶子,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属张广才岭山脉,海拔1397米。山顶较平缓,呈不规则的方形,向东南倾斜,有高原草地和疏林。东北坡陡,北坡较缓,山间植被为针叶林带,多为云杉、冷杉。基本上保持原始森林的林型,林木繁茂,蓄积量大。
城墙砬子,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中部西岸,属张广才岭支脉,海拔400多米,植被为阔叶林。在山上修筑的渤海国古城遗址,墙垣依山势起伏,土石混筑,呈不规则三角形,周长3100米。三面临湖,“非从西南曲折盘道不能上达”(民国《宁安县志》),地势险要,可扼控整个湖面,是渤海国时期的屯兵重地。城内有一周长93米的小城。曾出土“忽汗州兼三王大都督”铜印。山上渤海时代的古城,是镜泊湖八大景观之一。
道士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中,为湖中的岛山。镜泊湖景点之一。西被龙脖子半岛、东被阎王鼻子半岛的悬崖环围,扼湖面南北往来要冲。海拔422米,高出湖面72米。山势半陡,植被为阔叶 。湖西岸有九条山脊,朝道士山伸展,称为“九龙探母”。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修建的三清观内,曾铸悬“九龙探母钟”1口。
老黑山 (宁安县境内),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北段西岸,与湖中大孤山对岸水运场隔湖相望。属张广才岭余脉,熔岩低山,海拔911米。峰顶久经剥蚀,夷为一级级平面。林木茂密,多柞、桦、椴、榆等树。西北有长1千米的石砬和悬崖区,有一石砬高达21米,还有两处绝壁。此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周保中部的密营地。老黑山四麓有渤海国时期的4座古城遗址,东面有城墙砬子古城遗址,东北有重唇河口山城遗址。
莺歌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南湖头东侧,松乙河南岸,伸入湖中的嘴子三面环水,故命名为莺歌岭。东西走向,海拔494米,植被多为阔叶林,有柞、桦、杨等林木。山坡上有1座古代莺歌岭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牡丹江流域典型的古遗存。考古发掘发现居住遗址4处,为半地穴式建筑,并有椭圆形灶址。在居住址内出土的主要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文物中,陶器以夹砂黑灰陶为主,泥质黑陶很少;石器以打制、磨制为主,器形有石斧、石锄等;骨器有骨针、骨锥、凿等。同时还出土有牙刀、牙锥、蚌刀和桦树皮器等。莺歌岭遗址分为上下两层,经测定,上层距今3000年左右,下层是牡丹江流域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年。被命名为“莺歌岭上层”和“莺歌岭下层”类型。
鸡陵山,又名“鸡鸣山”,今亦称“西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城西1公里许,南濒牡丹江。海拔418米。传说清代宁古塔将军巴海为寻找宁古塔新城址(今宁安镇),曾被金鸡啼鸣引路至此,因而得名。 山间多灌木,并有松、杨人工林。山下有泼雪泉、宁安大石桥及清代名将萨布素衣冠冢等古迹。
龙头山 (海林市境内),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旧街乡龙头山村北,海浪河南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据新编《海林县志》载,“这一带丘陵有一小脉西出至海浪河东南岸,人称龙头山。 是宁古塔旧城的象征。山体西侧陡立,为清初流人方拱乾命名的“放雉崖”。
石人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石河乡北境,濒海浪河右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310米。临河处为悬崖,有一人形巨石,耸立在悬崖旁,因此得名。山坡荒芜,仅有灌木丛。西南9公里处的北山上有座古城,形制似东夏国的城子后山城。城墙土筑,夹有石块,依山就势,城内有中墙一道,筑有马面。北临峭崖,南控海浪河,地势险要,符合史载东夏国喜筑山城的特点。
龙头山 (牡丹江市境内),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与海浪河汇流处,属张广才岭余脉 ,背依老黑山(海拔528.8米)。龙头山顶为一平台,有龙头山古城遗址,为渤海国时期重要军事要塞,辽、金时继续沿用。城呈三角形,周长1800米,南北两侧无城墙,各以江河断崖为屏障;西侧筑有弧形土墙,长625米,高1.5米;城址东北角筑有套城,城墙为土石结构,长60米,高1.5米。两道城墙外均有护城河。龙头山对面牡丹江东岸有海浪古城;海浪河北岸有凤凰山古城,三城构成鼎足之势。龙头山古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帐篷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海林镇东南,海浪河北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323.8米。山势突几,顶有楞角,形如帐篷,故名帐篷山。山上山下布满帐篷。山坡多灌木,并有人工松林。顶部建有解放战争期间剿匪活捉“座山雕”,追剿残匪壮烈牺牲、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特级侦察英雄”称号的杨子荣(原名杨宗贵)革命烈士墓。墓为花岗石料修筑,墓长2.5米,宽1.2米,高1米。墓前碑通高3.1米,正面竖刻黑色隶书大字“革命烈士杨子荣之墓”,左下侧竖刻一行小字“一九四七年二月三日”(杨子荣牺牲的农历时间)。
威虎山,原名“大夹皮沟”。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中部头道河上游,属张广才岭东坡,主峰海拔757米。山势高,较隐蔽,两侧山沟可进可退,易守难攻。山上威虎厅(原名座山雕棚),曾是惯匪-国民党东北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的巢穴。1947年春,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率小分队深入匪区“智取座山雕”,惯匪张乐山等25人被活捉。杨子荣在追剿残匪战斗中牺牲。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授予杨子荣“特级侦察英雄”称号。作家曲波所著小说《林海雪原》,借用吉林省的威虎岭以称之,逐渐成习,海林县遂于1967年将此山正式更名为威虎山。海林县人民为纪念杨子荣烈士,在海林县城东山(帐篷山)修建了杨子荣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岱王砬子,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郊区三道乡北境,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555米。 山顶有一排簇聚的石砬子,立地高18米,长50米。有巨石悬吊的“一线天”、侧身方可进入的“曲洞”、巨大而倒立的“风动石”及大王堡等名胜。平坦处有石筑的金代边墙遗迹。
鸡冠砬子,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郊区三道乡与海林市柴河镇交界处,牡丹江支流佛塔密西沟上源三岔河右侧,属张广才岭余脉。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52.2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顶端鸡冠砬子呈石林状,高14米,长60米。石砬东北侧有“仙人洞”,高5米,深15米。 在宁安县、海林市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内还各有一处鸡冠砬子。
鹰嘴砬子,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三道河子镇河口村北1千米,三道河西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288米。从侧面看,砬岩酷似雄鹰高踞,鹰嘴突出,昂首向天,故名。山上原有柞林,现为灌木。东北1千米有渤海国古城(称兴农古城)遗址。古城东西长183米,南北宽180米,除东北角被冲坏外,四周可见较清楚的土质城墙轮廓,南墙和北墙有似土质门墩和门道缺口,外有深1米、宽9米的护城壕。
锅盔山(林口县、海林县边界),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张广才岭支脉。西抵牡丹江河谷,东至乌斯浑河,包括海林市东部和林口县西部区域,东北部在林口县境内,有大锅盔山、小锅盔山。呈南北走向,长120多千米,山势较缓,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主峰大锅盔山海拔1184.8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西南侧有大片岩石裸露,山势陡峭。山麓为阔叶林,主要是柞、桦、杨等林木;山上为针阔混交林,有松、柞、椴树等。峰顶开阔平坦,夏季清凉,建有电视转播台。
锅盔山(尚志市境内),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部,包括大锅盔、二锅盔和三锅盔,属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主脉的三座山峰。位于亚布力镇东南25公里处,西距哈尔滨市190公里,东据离牡丹江市160公里,主峰大锅盔山海拔1374.8米,二锅盔山海拔1262米、三锅盔山海拔1000.8米。最高峰大锅盔山,山顶生长着国家稀有植物—偃松,分布着1亿年前地壳运动时期形成的高山石海,奇峰峻岭和茫茫林海雪原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北国风光。 大锅盔和二锅盔为第三届亚冬会赛道,如今已辟为中国国家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场地;三锅盔已辟为旅游滑雪场,是中国第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旅游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
大锅盔,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部亚布力镇辖境南端,青云林场西侧,属张广才岭山脉锅盔山(尚志市境内)。主峰海拔1374.8米,周围连接二、三、四锅盔,面积约30平方千米。其北第三个山头为二锅盔,海拔1001米;其南为三锅盔,海拔993米;其北5千米为四锅盔,海拔906.4米。 2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14℃左右。北坡建有全国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即亚布力滑雪场(原称青云滑雪场)。山麓建有综合训练馆、新闻中心楼、餐厅等为滑雪运动服务的设施。国家赴南极考察队的适应性训练基地也设于此地。距亚布力镇25千米。
大综合岗子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口县三道通乡境内,属张广才岭北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357米,为张广才岭北段最高峰。山顶多独立砬岩,耸立如林,有的高达43米。山上植被多针叶树及针阔混交林带,建有林场。山南有“吊水湖”,海拔1230.8米。
佛手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横道河子镇北,属张广才岭山脉。峰顶巨岩有如佛手状,故名。海拔666.1米。 三面临涧,一线通天,如佛手状巨岩高12米。登其顶,南望有人头砬子, 为横道河子三景(佛手山、人头砬子、三块石)之一。 附近有东北虎饲养场,即“中国黑龙江省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饲养东北虎数十只,是世界上唯一的老虎饲养场。
龙凤山,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五常市东南50余千米处,属张广才岭支脉。呈东西走向,海拔337米,面积0.25平方千米。山上植被完好,林木茂密;山下大型水库龙凤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40平方千米,总库容2.33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作发电、养鱼,全国闻名。 为五常市的旅游风景区。
杏花山,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五常市五常镇南5千米处,属张广才岭余脉。是一座独立的山体,为平原山地,西南-东北走向,海拔212.8米。昔日,因山上有杏树得名。山体北部呈漫坡,南面高而且陡,西南部呈断壁状,为山之最高点。昔日山上杨、柳、榆、槐及杏树遍布, 1945年后,山上不仅杏树不见了,其他树木也被砍伐殆尽,几乎成了一座秃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每年春季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植树造林,到1985年已经绿树成荫,其中大部分为松林,成为五常市的一处游览风景区。
长寿山,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延寿县城东南14千米,张广才岭西麓,西南-东北走向,面积35平方千米,海拔731.7米。植被多以桦、柞、杨、椴等阔叶林为主。据《长寿县乡土志》载,“长寿山距县城南二十里,为县城之向山,高十里余,周七十余里,上有潭四,水极澄清,每遇天欲雨则生云,近山之居民每于此卜阴晴焉”。为东、西长寿河发源地,发源于东侧的为东长寿河,发源于西侧的为西长寿河,皆流入玛 河。原长寿县(今延寿县)因此得名,一说因山得名,一说因河得名。
套环山,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延寿县东境与尚志市交界处,张广才岭西麓,西南-东北走向,面积29平方千米,海拔1007.5米,是延寿县境内的最高峰。山体由花岗岩和部分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植被为以硬阔叶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混生的有相当数量的红松、云杉、冷杉及杨、桦树等。山区富产蘑菇、山葡萄、核桃等。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山兔等。驿马河发源于套环山南侧。
帽儿山,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尚志市帽儿山镇北5千米处。因山峰凸出群山,貌似冠状,故名。属张广才岭余脉,海拔805米,面积10平方千米。由花岗岩、砂岩构成。山势险峻陡峭,只北坡有一林间小路,可攀登山顶。顶峰古有寺庙。山顶有平台和马蹄形泉水池。每当春夏季节,登上顶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树海郁郁葱葱;山下阿什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山间绿树浓荫,鸟语花香,景色秀丽。距尚志市尚志镇45千米,距哈尔滨市90千米。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已辟为旅游点。
松峰山,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阿城市山河镇境内,属张广才岭余脉。呈南北走向,山势平缓,北高南低。平缓山麓上长满胡桃楸、黄菠萝、水曲柳、山杨等中壮龄天然次生林,林内灌木丛生。春夏季节,遍地奇花异草,栖息大量鸟类。山峰细高挺拔,奇石林立,主峰烟筒砬子海拔627米,雄伟壮观。松峰山,峰峦起伏,林木幽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清代以来,被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观,许多圣景都伴有典故。西南麓山腰处,有一天然石洞穿越山顶石崖,长约20米,俗称“太虚洞”,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洞内立有金代承安四年(1199年)和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镌刻的两块石碑,对研究道教有重要价值。主峰西侧有棋盘山、石景峰,石景峰下有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的两座古庙“海云观”和“藏经楼”。庙宇的上部早年毁坏,现已修复。在海云观西北侧有一“拜斗台”,据说是道士们朝拜星斗的地方。道教遗址已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山下有一座小型水库,供游人划船、游泳、垂钓。为保护天然次生林、古迹和自然景观,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松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1465公顷。现已辟为风景游览区。
大青山,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宾县、延寿、尚志3县(市)交界处,属张广才岭支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北抵松花江,西至阿什河河谷,东至玛 (蚂蚁)河河谷,面积150平方千米。山体主要由火山岩、花岗岩构成,一般海500-700米,中部地势较高,主峰海拔952米。由于山势巍峨,峻岭蜿蜒,重重叠叠,纵横交错,翠绿浓郁,挺拔人云,故名“大青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曾以大青山为天然屏障,出没于茫茫林海,打击伪军和日本侵略军。大青山资源丰富。树木有松、桦、杨、椴等次生林,山产品有木耳、猴头、蕨菜以及人参、平贝、五味子等野生药材。野生动物有野猪、黑熊、狍子、鹿、猞猁和山鸡、飞龙鸟等。矿藏有铜、铁等资源。
二龙山,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宾县县城西6千米处。山势起伏绵亘,有两处山头,形似龙头,故称“二龙山”。是一座独立的山体,面积0.2平方千米,海拔246.4米。 山麓拦坝筑堤,建成二龙山水库,连接南北两山,形成1.5万亩的湖面。 湖畔建有疗养所、宾馆、靶场、游泳场和垂钓处。二龙山临近大城市哈尔滨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夏季的避暑和游览区。
皇山,又称“皇山嘴子”、“荒山嘴子”。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郊,哈尔滨市太平区境内。西临阿什河,北靠松花江,东南为丘陵地带。属张广才岭余脉的延伸。山体高出漫滩60-80米,海拔215米。皇山的主要地层为黄粘土状粘土,故名。又因山头形似“龙嘴”,故也称“皇山嘴子”。从前,皇山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且有各种野生动物栖息。清代光绪朝中叶以后,山上林木砍伐殆尽,几乎成了秃岭。故又称“荒山”、“荒山嘴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政府有计划地栽种树木,并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今皇山顶上生长起茂密的次生林,使皇山面貌不断改观。皇山南坡建有哈尔滨市向阳山(第一)殡仪馆和向阳山革命公墓(安放老红军、老抗联、老干部的骨灰盒)。
大干泡 (蛤蟆塘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境内镜泊湖西北50千米,坐落在海拔1000米的张广才岭东南坡,共有大小7座坑状火山口,其中6座集中于大干泡和小于泡附近,最远的为蛤蟆塘火山锥。在大干泡东北约20千米处,火山锥排列受华夏式断裂控制,呈东北40-45度方向排列,喷发时代为全新世早期。因喷发时间较近,火山口大都保存良好,为深锅状或竖井状火山口。火山口海拔750-1000米,相对高度为几十米至200米左右。火山口四周石壁峭立,底部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俗称“地下森林”。火山口附近是呈黑色、紫红、暗黄等颜色的玄武岩,以及松散的火山砾。火山口溢出的熔岩,沿着石头甸子河、蛤蟆河汇入牡丹江谷地,阻断了牡丹江,形成了小北湖、镜泊湖等火山堰塞湖。火山群森林茂密,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黄花松、鱼鳞松、落叶松,还有名贵的黄菠萝、胡桃楸、水曲柳等。野生动物有著名的东北虎、金钱豹,以及黑熊、野猪、梅花鹿、獐子等。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已辟建为国家级火山口森林公园。
西老爷岭,在吉林盆地和舒兰盆地以东,蛟河盆地以西,为拉法河与第二松花江右侧支流分水岭。近北北东向延伸,北于蛟河盆地北缘接张广才岭,南过第二松花江谷地接吉林哈达岭,长约100公里,宽30公里。西侧为伊舒地堑,东侧为蛟河断陷盆地,受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是以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为主体的块断山地,局部山体由二叠系变质岩和侏罗系火山岩组成,在新构造运动中上升明显。以中山为主,山顶浑圆,海拔多在800~1000米,相对高度在600米以上,北段山势低缓。主要山峰有老爷岭峰(1284.7米)、康大砬子(1233.4米)、杨木大顶子(1099.7米)等。南段位于松花湖区,山势高大,森林茂密。
吉林哈达岭,位于伊舒地堑与辉发河谷地之间,为辉发河与闹龙河、饮马河、东辽河的分水岭,近北东向延伸。北起松花湖,向南伸入到辽宁省抚顺市附近,过浑河谷地与千山山脉相接。长近300公里,宽45~90公里。两侧由高角度断层控制,西北侧为依兰—伊通断裂带,东南侧为敦化—辉发河断裂带,为地垒式断块山地。山体主要由华力西期与燕山期花岗岩及古生界变质岩构成,还有大片侏罗系火山岩,并常构成尖峭的山峰。山势大致可分东北和西南两段。东北段靠近松花湖,包括永吉县南部、桦甸县西部和磐石县北部,上升量较大,以中山为主,海拔800~1200米,相对高度600~1000米,主要山峰有南楼山(1404.8米)、肇大鸡山(1258米)等。西南段包括磐石县南部、双阳县东部、伊通县东部、东丰县、辽源市和梅河口市北部,上升量较小,地面为大片丘陵,海拔400~500米,丘顶浑圆,走向紊乱。主要山峰有庆岭南山(914米)、大寒葱顶(672米)等,丘陵间河谷宽展,并多呈北西向伸延,河谷两侧多台地,相对高度20~50米,上覆厚薄不一的黄土状土。东北段中山森林茂密,西南段丘陵台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明显,山间谷地垦殖率高,并多小型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
威虎岭,在敦化市与蛟河县、桦甸县之间,为牡丹江上游与松花湖的分水岭。属张广才岭南部的支脉,北起阴背山,南止红石附近,过第二松花江(南段称富尔岭)与龙岗山相接。呈北北东走向,长约160公里,宽30~40公里。山体多由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间有二叠系变质岩和第三纪玄武岩,新构造运动中隆起明显,并有大量熔岩溢出。以中山、低山为主,海拔800~1100米,相对高度300~600米,山顶多浑圆。南部富尔岭—带多为第三纪玄武岩组成的平顶山,山体切割轻微,主脉走向清晰。主要山峰有大平顶山(1283.6米,敦化、蛟河交界,牡丹江支流黄泥河源地)、阴背山(1236.2米)、大青沟顶子(1012.7米)、团山子(826.9米)、南土顶子(1274米,敦化、蛟河、桦甸交界,富尔河源地)等、白石砬子(1477米,敦化、五常交界,拉林河源地)、大秃顶子(1690米,敦化、五常交界,牤牛河源地)。山上森林茂密。
牡丹岭,在敦化市南部和安图县北部,为牡丹江上游与富尔河、古洞河的分水岭。西自富尔河源头,东止荒沟岭隘口接英额岭,近东西走向,长约1100公里,宽约15公里。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间有少部分下古生界变质岩,个别山顶覆盖有第三世纪玄武岩。以中山为主,海拔1000米左右,相对高度500米左右。山顶和缓,山坡坡度较大,切割轻微。主要山峰有寒葱岭(1164米)、长岭(1127米)等。山上森林茂密,侵蚀轻微。北坡是牡丹江发源地,南坡是富尔河支流古洞河发源地。
根河市景点
根河市景点有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蛙鸣山、景观路原始森林风景区等。
1、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生态系统,森林与湿地交错分布,处于原始或者自然状态,是众多东亚水禽的繁殖地,是目前我国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最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2、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景区包括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桦树皮手工作坊、鄂温克猎民村及六个猎民驯鹿放养点和古革军原始部落及猎香园撮罗子餐厅、阿慕呐敖乡俱乐部等。
3、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山腰间五彩缤纷的野花和伊克萨玛大桥给山峰装点得更加秀丽,山峰、草坪、绿树、激流河水,形成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观。
4、蛙鸣山:整座山峰秀美奇险,山中奇岩怪石林立,青松古柏参天。在一座20米高的锥形巨石上,有一怪石安然其上,其状酷似青蛙蹲于石峰之顶。
5、景观路原始森林风景区:景观路原始森林风景区山体为灰质岩,树种为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林中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内蒙古最大最好玩的草原
著名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内蒙古最具草原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区,也是目前我国少有的未受污染的天然草牧场。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度假开发区以草原自然生态景观为主,集河流、湖泊、冰雪、湿地等多种类型景观群落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草原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近十万人次。
锡林郭勒草原属于最华丽的草甸草原地带,在中国九个世界级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段。这里是典型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草类资源丰富、牧草优良,面积广阔,是世界上第一个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去内蒙古看八大风情
看点一:草原生态恢复效果明显
“内蒙古的旅游文化有它独特的地域特点———草原风光,”提起草原的第一看点,马永胜很激动,“内蒙古拥有辽阔的草原、森林和沙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外省人一提起内蒙古,还是觉得草原风光是第一大特色。”
这几年,降雨增加,自治区实行退耕还草还林,草原生态恢复效果明显,到处都是绿草如茵,漫步或骑马倘徉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味着草原独有的韵味。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的雪白的蒙古包升起的缕缕炊烟,彩云般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远处飘来的牧羊姑娘的阵阵歌声,又给这美丽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放眼远眺,天空是那么蔚蓝,那么高远;大地是那么碧绿,那么辽阔。这样的境界,对久居闹市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诱惑。
看点二:古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值得体验
“如果说草原风光是内蒙古旅游的载体,那么民族风情则是草原旅游的灵魂。内蒙古的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热烈浓重。”“去年秋天,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走出大山,来到了交通便利的新敖乡,在享受到现代文明的同时,保留着古朴的民族风情。”马永胜说,在内蒙古,不仅能探寻到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北方少数民族古朴独特的民俗,还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内蒙古每年都要举办国际马术比赛,马术表演还有专为游客举办的骑乘技术培训;夏秋冬季节,草原上还要举办蒙古牧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大会。喝着色鲜味美的奶茶,听着悠扬的马头琴曲,夜宿传统的蒙古包,透过天窗遥望满天繁星,犹如回到了游牧时代。
看点三:文物古迹反映灿烂历史
“除了自然风光外,内蒙古还有不少值得前往的文物古迹。目前,位于鄂尔多斯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点成吉思汗陵正在扩建中。它和辽遗迹、嘎仙洞、昭君墓、历代长城等文物一并反映了内蒙古灿烂的历史文化。”马永胜说。
据悉,成吉思汗陵投资两亿元,包括“气壮山河”景区大门、“铁马金帐”群雕、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天下第一包”———大汗行宫、成吉思汗中心广场、蒙古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等景点,按照总体规划,工程全部完工后占地面积将达到80平方公里。
看点四:到阿尔山滑雪场看比赛
得天独厚的森林和冰雪资源及不断完善的相关设施为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吸引了旅游休闲者的目光。
内蒙古自治区的阿尔山全年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雪量大,雪质优良,是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的理想之处。前年阿尔山市人民政府投资780万元人民币修建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标准滑雪场,是继黑龙江亚布力、二龙山滑雪场之后建造的国内最好的滑雪场之一。国家滑雪队已把阿尔山滑雪场定为今后的长期训练场地。
去年年底举行的全国自由式滑雪锦标赛吸引了大批区内外滑雪运动爱好者,专程来阿尔山滑雪场观看比赛。
看点五:地质遗迹展现自然奇观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一座天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有关专家透露,“因为它存有很多的地质遗迹,如冰臼、鸡血石、温泉、恐龙化石等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马永胜介绍,区内有较多奇特地质景观,例如,喀什克腾旗的国家地质公园目前正在成为一个新亮点,它以冰白石林著名;阿尔山有联合国A级保护区、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玄武岩地貌———石塘林,有世界罕见的天池群,有世界最大、可洗可饮的温泉矿泉群。
今年7月18日,坐落于阿尔山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内的中国温泉博物馆将正式开馆。旅游者届时能看到在500米长、70米宽的地域内,48眼矿泉具有三种类型和四种温度,泉水全部是自然涌出,无一例人工开凿的奇观。
看点六:美丽湖泊点缀茫茫大漠
内蒙古的沙漠中也蕴藏着众多风景。
响沙湾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与成吉思汗陵相同都在210国道沿线。如果在晴天,抓一把金黄、干燥的沙子,用力一捧,会发出“哇—哇—”的类似青蛙鸣叫的响声。但仔细看那沙子,与别处的没什么两样。顺着沙坡一步一步攀上去,登上丘顶,再像孩子玩滑梯似的坐着溜下来,你会立刻听到“呜—呜—”的声音,好像汽车、飞机轰鸣的马达声,又像钢琴低音部的演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领略那声音的神奇。除了响沙,沙漠中还有不少奇观:如巴丹吉林沙漠有144个湖泊点缀其中;大漠胡杨;令人不由地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看点七:边城风情值得一看
“北国边城风情也是值得一数的看点。”马永胜说,“边城中较有特色的首推满洲里,小城里的建筑都是俄罗斯风格,到边境互贸区、国门附近走走,感受一下中外交流。”
“满洲里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并与俄罗斯接壤,因此这里的饮食习惯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鲁菜+草原蒙古族风味食品+西餐。由于历史上从山东来满洲里的人较多,所以满洲里的中餐以鲁菜系为主。由于邻近牧区,于是以牛羊肉为主要原料的草原蒙古族风味食品也成为满洲里餐桌上的一绝。呼伦湖盛产鱼虾,因此各种鱼肉菜肴也上了各餐厅的菜谱。俄罗斯饮食文化在满洲里也占有一定市场,一些西餐如俄式大菜、苏伯汤、鱼子酱等同样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看点八:独特风景线:参观重大科技工业项目
“神舟”五号的发射地点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但该基地并不在酒泉,而是在内蒙古西端的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东风航天城”,回收地点则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一带。
马永胜说:“正是在内蒙古的大漠深处,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想。”在采访的最后,马永胜说:“我到北京、天津等一些地方推介内蒙古旅游时,一些游客认为内蒙古比较遥远。其实,内蒙古不远,我们的旅游基础设施正在进一步改善,全区现有机场8个,分布在各条旅游精品线路上。”同时,他也承认,目前旅游产品开发与资源拥有、发展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区内的旅游软件和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你可以去看呼伦贝尔大草原、葛根塔拉草原、希拉穆仁草原(可以看天鹅湖的)、乌珠穆沁草原
你也可以选择:草原、民族文化、边境风情游,行程安排:
北京市(经昌平、八达岭高速、宣大高速)----大同市---凉城县(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贷海旅游区)----呼和浩特市(大召旅游点、五塔寺旅游点、昭君墓旅游点、白塔旅游点、内蒙古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院、敕勒川人家旅游度假村)---武川县(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区)---二连浩特市(二连国门旅游区、恐龙博物馆、内蒙风情大观园)---察右后旗(阿贵庙旅游区)---集宁区---兴和县---张家口市---北京市
线路特点:本条线旅游线路是以北京旅游客源地的大环线,温带草原、蒙古族民族文化和中蒙边境风情旅游为主,兼有文物古迹、森林、温泉观光、度假旅游。在交通方面上,远途交通以飞机、火车为主,短途交通以汽车客运为主,各种交通均很方便,也可选择自驾车旅游。
另外还有:草原、沙漠、民族风情游,行程安排:
西安市---太原市---大同市---集宁区---卓资县(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呼和浩特市(大召旅游点、五塔寺旅游点、昭君墓旅游点、白塔旅游点、内蒙古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院、敕勒川人家旅游度假村)---土默特左旗(哈素海旅游区)---土默特右旗(美岱旅游点)---包头市(包头市广场、新世纪青年生态园、五当召旅游区)---达拉特旗(响沙湾旅游区、恩格贝沙漠生态旅游区)---东胜区(鄂尔多斯世珍园旅游区、鄂尔多斯羊绒衫厂)---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区、神东煤工业旅游区)---延安市---西安市
线路特点:本条旅游线路以西安、太原等地为主要客源地,是西安、太原旅游的延伸线,以草原、沙漠、民族风情游为主,兼有湖泊观光,和工业、农业观光旅游,交通方式上以飞机、汽车为主。
还有一条线是:草原、沙漠、黄河风情游,行程安排:
北京(经昌平、八达岭高速、宣大高速)---张家口---兴和县---集宁区---卓资县(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呼和浩特市(大召旅游点、五塔寺旅游点、昭君墓旅游点、白塔旅游点、内蒙古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院、敕勒川人家旅游度假村)---土默特左旗(哈素海旅游区)---土默特右旗(美岱旅游点)---包头市(包头市广场、新世纪青年生态园、五当召旅游区)---乌拉特前旗(维信高尔夫草原生态旅游区、乌梁素海旅游区)---临河区(隆盛星月高科技农业旅游示范区)---磴口县(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旅游区)---乌海市---银川市
线路特点:本条旅游线路是以北京等周边地区为主要客源地,以银川为出口的旅游线路,旅游内容上以草原、沙漠、黄河风情游为主,同时兼有草原高尔夫度假、湖泊观光和工农业旅游观光,交通方式上,远途交通以飞机为主,短途交通以汽车和火车为主。
莫尔道嘎旅游景点
一、内蒙古额尔古纳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点推荐
当你来到额尔古纳,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一定要去,这是一个你不会后悔和后悔一生的地方。莫尔道嘎镇位于额尔古纳市中心,该镇位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最大、最温带的森林公园,其口号是“西双版纳南部,北方莫尔道嘎”。当你不去的时候,你会认为它被夸大了,但是到了以后,你会发现它是真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的美丽让人们感到语言的苍白,因为你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那里的自然之美。公园分为六大景点:龙岩山、翠蓝园、原始森林、激流、民俗村和界河游。公园森林景观资源具有独特的北方特色,保存了我国寒温带最后一片亮丽的针叶类原始森林景观,南临呼伦贝尔草原,北临中俄额尔古纳界河,群山、古树,植被丰富,很多密密麻麻的溪水流,处处表现出安静、野性、美丽、新的风格。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实拍图一
内蒙古莫尔道嘎森林公园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大兴安岭北部,占地面积148324公顷,是莫尔道嘎山原始生态森林旅游区,是中国寒温带最后一个针叶原始林,它是中国最北、最长的旅游路线、最完整的森林生态多样性和最丰富的物种,它是中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它是镶嵌在祖国鸡冠顶端的祖母绿。2005年,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被授予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区称号。2009,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2014年,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最美丽的中国名单”,并于2013年被提升为国家级AAAAAA级旅游景点。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大兴安岭观赏红叶的最佳场所,它是寒冷温带地区的原始森林,在呼伦贝尔草原路大兴安岭西北坡过渡带也有地质地貌景观,其原始森林区被称为“落叶松之乡”,落叶松是主要树种,其次是白桦林。秋天主要是橙色和**,地理位置优越,它与呼伦贝尔南部草原和北部额尔古纳边界河相邻。山峦起伏,古树高耸,植被丰富,溪流密布,到处都是宁静、野蛮、美丽、新颖的风情,夏日里有林海、松风、蓝天、白云,冬日里有冰峰、雪脊、严寒、浓雾的魅力,为人们提供凉爽的避暑胜地,休闲度假,生态考察和体验寒冷,挑战极限,品味生活的理想境界。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实拍图二
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丰富,植物区系成分以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为主,蒙古植物区系次之,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杨树、黑桦、柳树等。五味子、党参、芍药、柴胡、桔梗、刺五加等400余种中药材和芳香植物如兴安杜鹃、兴安百里香等生长在林隙中。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红鹿、山猫、黑貂等珍稀动物的高森林公园,其他分布广泛、经济价值高的野生动物有野猪、长袍、狐狸、黄鼠狼、雪兔等。龙岩山位于莫尔道嘎镇的东侧,海拔1000米,东西方70多英里,还有200米长的龙形巨石(西斜坡),它以它与龙的相似之处而得名。龙岩山上有一个2500平方米的成吉思汗公园,可汗已经成为莫尔达加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看景点,在成吉思汗公园,到处都是狼牙旗,身高18米的巨型汗水、马跳、弓箭射箭站在其中。在雕像旁边,蒙古式圆点庄严地摆放着亭子,两边分别摆放着刀、枪、矛、叉等古代武器,在巨型雕塑的基础上,还有纪念伟大成吉思汗成就的碑文。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实拍图三
二、内蒙古额尔古纳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旅游景点推荐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被称为驯鹿之家,敖鲁古雅乡只有500人,虽然它被称为乡,实际上它是一个小村庄。敖鲁古雅乡大部分居民生活在砖房和汉族服装中,许多家庭在他们的后院里或多或少都有驯鹿,村里有鄂温克族狩猎文化博物馆,值得参观。横跨博物馆,在鄂温克族乡,特克沙·何的狩猎特产店老板是俄语和汉语名字的混合体,因为300多年前,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从俄罗斯迁移到贝加尔湖附近的列拿河畔的额尔古纳河流域。商业银行销售的商品多与鹿有关,如鹿角、鞭子、胎膏、鹿心血、桦皮盒、动物标本等,鄂温克民族村是呼伦贝尔市唯一允许鄂温克猎人持枪狩猎的地方,如果你想狩猎运动,到这里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哟。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实拍图一
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乡地形以低丘草原为主,平均海拔700~1100米,西北部东南部,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森林茂密。镇区的东部和西部地形平坦,山谷宽阔,相对高度差约10米,主要土壤类型为棕色针叶林土壤、沼泽土和草甸土。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乡的气候属于寒温带湿润的森林气候,具有一定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其总体特点是寒湿、冬季长、春季干风强、夏季短凉、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年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3摄氏度,气温变化呈单峰型,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近几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9.6℃,年积温在1400℃至1800℃之间,不均匀。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六月至8月,无霜期40~80天,风向主要是北风喝西北风,最大风速为6~14m/s,终霜晚霜,初霜早。第一次霜冻始于九月初,最后一次霜冻在六月初结束。奥鲁古雅乡有生态移民498户,家庭160户,搬迁后,62名鄂温克族猎人迁往新乡,98名居民迁往根河市等周边城镇,但户籍仍旧在敖乡。新址的敖翔移民接待了前三个车间的居民以及位于额尔古纳市边界的村里农场、嘎拉嘎农场和玉良农场的居民。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实拍图二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鄂温克族乡,历史上,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对鄂温克人有不同的名称,即“通古斯”、“梭伦”和“雅库”。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鄂温克族狩猎者被称为“雅库特人”。解放后,党和国家根据鄂温克人民的愿望,于1957年底恢复统一了鄂温克原名。“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思是“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以河命名。敖鲁古雅有四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奥卢瓜亚鄂温克族狩猎者是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他们靠狩猎为生,直到2003年才搬到根河市附近。其次,敖鲁古雅镇只有200多名猎人,人口较少,没有书面语言。第三,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该国唯一的驯鹿家园,大约有1200头驯鹿。第四,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人是根河市最早的开发商,400多年前,鄂温克猎人沿着大兴安岭北部的额尔古纳河生活,为北方林区的森林保护、消防和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历史及旅游发展前景怎么样?
内蒙古最北的一个乡--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
这里奇怪的是,每人都有一个俄罗斯名字,遇到重名,就在后面加上特徽,比如乡上有三个玛利亚,后面加上大、中、小以区分,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姓。
这里是森林与草原的界线,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在这里交汇,一边是草原、河流,一边是森林、山岗,空气新鲜,野味十足,当地人半当真的说"这地方绝对没有污染,连苍蝇、蚊子都是绿食食品"。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位于呼盟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
“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之意。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在300多年以前从列拿河一带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当时有700余人。
在列拿河时代,他们就开始驯养和使用驯鹿,后来由于列拿河一带猎物少了,他们便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大兴安岭北麓的额尔古纳河流域。
他们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兽皮、吃兽肉,住“撮罗子”,受外界影响较少,在解放前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氏族公社的阶段。
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彻底结束了不分冬夏穿兽皮、餐风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温克族乡人民 *** 。
1965年9月1日,35户鄂温克猎民敖鲁古雅河畔安家,实现了定居。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村位于根河市西郊,南临S301国道,交通十分便利。
民俗村总建筑面积58,700平方米,是集大中型会议、休闲度假、民俗展示、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是一处自然——人文旅游 景观。
民俗村依托森林、河流,鄂温克猎民的民俗民风,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森林观光、探险、模拟狩猎;观民族宗教、歌舞、民俗表演;品尝民族风味餐、参观敖乡新居、访猎民等活动;村内建有木质别墅式的游客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表演平台、表演厅和餐厅、反映鄂温克猎民历史的图腾广场、有四十、五十、六十年代不同的撮罗子,有上山索道车、木桥和四处风格独特的猎民点;还有民俗表演队和驯鹿车穿行其中,可对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采纳哦
根河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根河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如下:
1、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森林、沼泽、河流、湖泊等多种生态系统,森林与湿地交错分布,处于原始或者自然状态,是众多东亚水禽的繁殖地,是目前我国保持原生状态最完好最典型的温带湿地。
2、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区西4公里处,总规划面积260公顷。景区建有原始部落、驯鹿文化博物馆、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列巴博物馆、森林文化研究所、圣诞老人小屋、猎民家庭游、冰雪酒店,是一个以敖鲁古雅鄂温克原生态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
3、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伊克萨玛四面被连绵的群山簇拥着,山峰顶端的樟子松挥舞长袖,像美人一样,迎接着四方宾客。山腰间五彩缤纷的野花和伊克萨玛大桥给山峰装点得更加秀丽,山峰、草坪、绿树、激流河水,形成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观。
4、蛙鸣山。蛙鸣山又名隐景山,距离根河市区160.5公里。整座山峰秀美奇险,山中奇岩怪石林立,青松古柏参天。在一座20米高的锥形巨石上,有一怪石安然其上,其状酷似青蛙蹲于石峰之顶。
5、根河木屋度假村。根河木屋度假村距市区约3.5公里,其北侧与“玉泉森林生态旅游度假村”遥遥相望,东临根河野生动植物、昆虫、蝶类标本博物”。根河木屋度假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岸畔万物葳蕤,山间松桦叠翠,清澈透明的龙泉河水,山花掩映的通幽小路。
根河到敖鲁古雅乡怎么去?坐车得多长时间多少钱?住店多少钱?博物馆收费吗?
根河到敖鲁古雅乡那里,你可以选择走着去,1个小时估计能走到,打出租车的话5分、8分就到,10-15块钱,可以讲好了再去,以前进去有熟人不收门票,现在好像不行了,得花钱买门票了,住店标间夏天死贵,来玩的人多,不一定能有地方,住个人的还行挺便宜的,博物馆收费,没见过的看着挺好玩的,见过的就再也不想去了,要是这儿有哪个领导带你去的话,可能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