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多年的市民向本报报料,揭露一些不法商贩过量使用化学药品甚至使用工业原料催熟水果的内幕——水果“催熟剂”被滥用顾客需小心专家提醒 过多食用催熟水果有害身体健康,建议最好多买不用催熟的时令水果,少吃反季水果水果商贩堆放在仓库内,等待催熟的香蕉。深圳新闻网10月20日讯 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但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不法水果商贩滥用农药、化学药品、工业原料催熟水果扮靓水果。专家提醒,过度食用催熟的水果,可能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揭秘:催熟水果各有花招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水果生产、销售业内,使用农药、化学药品、工业原料对水果催熟保鲜,如今是一些不法商人公开的秘密。人们喜欢买个大、色泽光鲜的水果。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有人投其所好。苹果、桃子、葡萄、香蕉等水果,只要是提早上市且有卖相的,多是靠催熟剂催熟的。张先生说,刚上市的苹果、长得像小馒头似的草莓、个头大大有方有棱的猕猴桃等,这些水果颜色好看、上市时价格也不菲,但却不好吃。因为它们是被催熟的,吃起来味同嚼蜡。张先生解释说,催熟水果,使用最广泛的是“乙烯利”。也有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催红素、膨大素。或者在存放时过量使用防腐剂,对水果使用着色剂、打蜡、漂白染色等。更有甚者,使用硫酸、盐酸、工业柠檬酸、明矾、硫磺等工业原料对水果保鲜催熟。张先生认为,适当使用药品催熟水果本无可厚非,但目前的催熟手段泛滥,不顾人们健康,使用有毒害的原料,实在太离谱了。张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常见水果的催熟保鲜手段:葡萄:“乙烯利”溶液浸泡。把“乙烯利”用水按比例稀释后,将没有成熟的青葡萄放入稀释液中浸湿,过一两天就变成紫葡萄。荔枝:硫酸、盐酸、“乙烯利”溶液浸泡。荔枝保存时间短,不法商贩买来半生的青色荔枝,用稀释过的硫酸、盐酸浸泡,或把稀盐酸喷洒在荔枝表面,荔枝表皮就会变得红嫩、新鲜。桃子:用工业柠檬酸浸泡。水蜜桃用工业柠檬酸浸泡后,桃色鲜红、不易腐烂;对半熟脆桃,则用明矾、甜味素、酒精处理,吃起来清脆香甜;白桃用硫磺熏制,会有二氧化硫残留。芒果:常用生石灰捂黄。青芒果用生石灰捂黄后,表皮看起来黄澄澄的,但吃起来却没有芒果味。梨:使用膨大素、催长素催熟,再用漂白粉、着色剂(柠檬黄)漂白染色。橙子:打蜡上色。把长有霉斑的橙子清洗干净、晾干,然后用石蜡给橙子打蜡上色。这样,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变得又红又亮。柿子:用酵母催熟。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剂催熟后颜色鲜亮,但柿子的甜度大减。也有果农在生柿子蒂巴处点上“乙烯利”,使之变得红透。大枣:用化学剂染色,用开水泡。不管多青的枣,用开水一泡马上变红。也有果贩用化学染色剂对大枣染色,并用工业石蜡打蜡,使其光泽明亮。桂圆:喷洒硫酸溶液或用酸性溶液浸泡,使其颜色鲜艳。西瓜:从瓜蒂处注入催红素、糖精水,瓜瓤就会被染红,吃起来口感也很甜用乙烯催熟水果必须是微量的据专家介绍,“乙烯利”属低毒农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俗称“催熟剂”),在水稻、番茄、香蕉等催熟中广泛使用。但该物质具备一定毒性和腐蚀性,对环境有害。因此,我国对“乙烯利”残留量作了规定:“乙烯利”在番茄、热带及亚热带水果(皮不可食)中的最大残留量为每千克2毫克。实验表明,体重为1公斤的大老鼠,体内含有3.4克“乙烯利”将会致死。“乙烯利”也因此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划为一种“毒害品”。橘子、香蕉等水果本身会释放出少量的乙烯来使果实成熟。用人工催熟水果,所使用的乙烯必须是微量的。但现实中,用“乙烯利”催熟水果时非常混乱,没有统一的用量标准,量多量少全由使用者掌握。一般建议1∶330至1∶2000的比例用水稀释。但一些水果商为快速催熟水果,往往下猛药,用药比例远远超出规定标准。“乙烯利”的毒性一般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全挥发,若达不到这个周期,有毒物质将残留在果实内。尽管“乙烯利”是喷洒在水果表皮上,但可渗透进入果肉。长期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有致癌、诱发儿童早熟的可能。而催熟桃子的明矾,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长期食用会导致骨质增生、记忆力减退、痴呆、皮肤弹性下降以及皱纹增多等症状。用柠檬酸浸泡桃子,化学残留会损害神经系统,诱发过敏性疾病,甚至致癌。用稀硫酸、盐酸喷洒荔枝、桂圆,因溶液酸性较强,会使手脱皮、嘴起泡,还会烧伤肠胃,还容易引发感冒、腹泻以及强烈咳嗽。专家提醒,目前,催熟水果无处不在,想完全不吃催熟水果已不可能。但是,如有可能,最好多买时令水果,少吃反季水果。时令水果在自然环境中长熟,不用催熟剂,食用时相对放心一些。如何识别催熟水果张先生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果销售的经验,提醒读者在购买水果时谨慎识别,尽可能少买催熟水果。香蕉:熟透的香蕉皮有明显的“梅花点”,催熟的一般没有“梅花点”。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匀,不光是表皮变黄,香蕉的芯是软的。催熟的香蕉芯是硬的,闻起来有化学药品的味道。草莓:草莓用了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后,生长期变短,颜色新鲜,但果味变淡。那些中间有空心、形状不规则的大个草莓,一般是激素过量。西瓜:打过针的西瓜拍打时声音不脆亮,西瓜籽小而白,甜味不均匀,靠近瓜蒂处甜度较浓,远离瓜蒂部位甜度降低。使用催熟剂、膨大剂的西瓜,皮上的条纹不均匀,有异味。而自然熟的西瓜籽黑而饱满。橘子:自然长熟的橘子颜色呈金**并泛着红点,橘子蒂是青绿色的。催熟的橘子是亮**的,颜色不太正,橘子蒂是干的。荔枝:酸液浸泡过的荔枝,手感潮热,甚至有烧手的感觉,不仅没有香味,闻起来反而有点酸,其比重比自然熟的荔枝重一些。而自然成熟的荔枝闻起来有淡淡的香味。橙子:进口橙子表皮的皮孔比较多,摸起来较为粗糙。假冒进口橙子表面的皮孔比较少,摸起来相对光滑些。对假冒的进口橙子用纸擦,纸的颜色会变红,因为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良商贩加入了色素。梨:处理过的梨汁少味淡,有时会伴有异味和腐臭味,易腐烂。葡萄:青葡萄浸泡“乙烯利”变成的紫葡萄,颜色不均,含糖量少,汁少味淡。
一、红色
1、甜菜:偏粉红色、紫红色
甜菜又名红菜头,最常作为食物、甜点的红色染色剂使用,如红丝绒蛋糕Red Velvet Cake,就使用了甜菜,成品呈非常漂亮的红色。
甜菜根还可以用来给鹰嘴豆泥染色,看起来很有食欲的样子。
使用建议:先把甜菜放于锡箔纸上后,放进烤箱烤后以逼出其生味再使用。或把新鲜的甜菜直接榨汁用于米饭、面团或饮品中染色;还可以做成红菜头粉,然后把粉末和清水按1:4的比例调匀后,用纱布过滤后即可使用。
2、红椒粉:红色
使用不同种类的红辣椒研磨成粉,颜色从鲜红到棕色不一,提香之外还有增色效果,最常用于食材的腌渍、炖煮、调制酱料和香肠的加工品,或上菜前洒上作为装饰。
红椒粉颜色鲜红,口感上甜味大过辣味,如市面上常见的匈牙利红椒粉(Hungarian Paprika),味香甜温和。在匈牙利名菜Goulash中,就加入了大量红椒粉。
3、红龙果:紫红色
红肉火龙果含有一种叫甜菜红素的鲜红色素,颜色很漂亮,不过红龙火肉中带有非常多小而密集的籽粒,应先打成汁后再过滤才能使用。红龙果适用于甜点、饮品、汤圆等的染色。
二、橘色和**
1、姜黄
姜黄有着木质香气,姜味淡,口感不辣。姜黄常被磨成深**的粉末后用来给食物染色,如腌萝卜,就用姜黄来染色。
2、南瓜和红萝卜
这两种食材也能制作出**和橙色的效果:先用蒸或烤的方式煮软压成泥后放进烤箱烤至干燥脱水,再用食物调理机打成粉末即可。自制的南瓜粉或红萝卜粉存放于密封容器中,随取随用。
3、番红花
番红花味道稍带点苦,常用于米饭、海鲜鱼贝类等料理,如西班牙海鲜炖饭;也常用于冰淇淋、甜点或酒的染色。不过要注意的是,番红花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哺乳起妈妈慎食。
扩展资料:
食品天然着色剂的应用:
1、饮料
软饮料和酒精饮料中通常要加入着色剂全面着色,以烘托风味,使产品更具吸引力。由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及保健作用的需求,些天然着色剂会在饮料中使用,如月季花红素越橘着色剂等。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饮料是装在透明容器中的,需要加入对光的稳定性较强的天然着色剂。
2、糖果和糕点
硬糖、棒棒糖、糖衣巧克力等都有色彩引人注目的糖衣来吸引消费者。由于这类产品会常暴露在阳光下,因此需要选用对光和氧化具有稳定性的水溶性天然着色剂。糕点上应用天然着色剂在增加安全的同时,会通过色泽增加食欲。乳浊型和油溶性着色剂在糕点中使用较多。
3、乳制品
由于乳制品中的乳蛋白可以与油溶性着色剂结合稳定,质地纯正,因此用于人造奶油和好油中最理想的着色剂就是油溶性的天然着色剂,例如姜黄着色剂等。
4、鱼、肉和罐头制品
鱼、肉加工制品和罐头制品由于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处理工作,血红蛋白会发生变化,导致明显变色或者褪色。生产者为了吸引消费者,恢复产品原来的包泽,保持商品价值,会添加着色剂。目前用于这类食品中的天然着色剂主要有红着色剂甜菜红和辣椒红着色剂。
这些天然着色剂取代有致癌风险的合成发色剂,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发色效果良好。
5、加工蔬莱、水果和调味料
新鲜果蔬为了便于长时间储藏,常常通过腌渍、加热、干燥等手段被加工成蜜钱果脯脱水蔬菜、调味料等,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艳丽的颜色会改变、褪去。为了增加产品的吸引力,通常会选用水溶性天然着色剂来帮助校正色泽,例如叶绿素辣椒**素、姜黄素、大麦芽和焦糖素等。
6、烘焙食品
烘焙食品是以粮油、糖、蛋等为原料,添加适当的辅料,并通过和面、成型、焙烤等工序制成的口味多样,营养丰富的食品,由于美味可口、食用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儿童,更钟情于颜色鲜艳的糕点,但经常食用含合成色素的糕点,对健康来说,无疑是潜在的手。
因此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糕点只能用天然色素,而合成色素只能用于来点上彩妆。
7、保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天然着色剂在保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已开始应用,如番茄红素临床实验已证实具有抗氧化消除增生、炎症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抗衰老等多种卓越功能。在人的血液和组织中,番茄红素广泛分布。
对细胞有很强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从而可以预防机体癌症和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番茄红索是预防肺、前列腺、胃、胰结直肠、食道、口腔、乳腺、肝、膀胱、宫颈等部位肿瘤,预防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某些慢性病的重要因子。
及时补充天然番茄红素可抵御各类疾病和衰老。北京一高新技术企业在新疆投资8500万元成立新疆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帆”番茄红素采用了最先进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保证番茄红素的含量全面保留,从而使“红帆”番茄红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学功能。“红帆”番茄红素一经面市便广泛应用于临床。
百度百科-食品天然着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