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对水稻抽穗扬花有何影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4:14:11
字号:

1、温度低于17℃时,水稻一般不能灌浆。水稻抽穗扬花期遇较长时间。

气温下降对水稻抽穗扬花有何影响

2、低于17℃的低温,可能导致大量颖花终生不能灌浆结实,形成翘穗,对产量影响极大。

水稻颖花开放,授粉受精后,必须在几天内及时灌上浆,否则以后即使条件再好也终生不灌浆。这称为水稻灌浆的不可逆性。

扩展资料

一、抽穗时期:幼穗形成并发育成熟后,由于稻基节间伸长形成稻穗从剑叶鞘中抽出的过程,先是主穗开始抽出,然后分蘖期陆续抽出,一般7-10天时间,这段时期称抽穗期。

二、水稻抽穗:

1、水稻抽穗时间的定义水稻抽穗历期统计从始穗期开始到齐穗期为止。

2、始穗期的指标是10%,整个群体内达到这个比例。齐穗期的指标是80%。

3、一般认为破口后,谷粒露出3粒以上就算是达到单穗抽穗的指标了。

百度百科-抽穗

昼夜温差(即白天最高气温与夜间最低气温之差)对粮食重量有很大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粳稻和早籼稻的适宜灌浆温度分别为21℃和22℃左右。灌浆期间,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昼夜温差越大,植株越有利于堆重,要求双季晚稻昼夜温差在7.5℃以上。

如果昼夜温差小于7.5℃,温差越小,籽粒重量越轻。早稻处于高温季节,白天气温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夜间气温对籽粒重量影响较大。夜间气温越高,粮食重量将明显降低。

为什么粮食重量与昼夜温差密切相关?要解释这一问题,必须从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过程入手。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矛盾的作用,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和积累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作物产量的形成主要是光合产物积累的结果。呼吸释放了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据测定,作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中,约有20-35%是在隐蔽状态下通过呼吸消耗的。呼吸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差越小,夜间排气量越大,呼吸强度越大,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越多,不利于粮食重量的增加。相反,昼夜温差较大。夜间降温可大大降低植物呼吸强度,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有利于籽粒灌浆和增加籽粒重量。据观察,如果昼夜温差增加1℃,在开花后10天内,千粒重可增加一半至1g。

由此可见,最重要的是加强光合作用,减少呼吸,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在实践中,是降低夜间气温,增加昼夜温差的有效途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4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