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回来的栀子花,要怎样才能栽得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5 13:40:29
字号:

如果是带花苞或者带花朵买回来的盆栽栀子花,那么就可以先赏花,先不要换盆,也不要施肥,放到家里有散射光的窗子边或阳台上。花朵开完之后修全部剪掉,然后再给它换盆换土。一定要将它自带的那种黄泥土完全替换成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有一定营养的土壤,不然的话迟早要出问题。

刚买回来的栀子花,要怎样才能栽得活

为何用泥黄泥土栽种的栀子花,在大棚里面它又能够活的非常好,还能开很多花呢?其实这里面是有猫腻的,大棚里面的栀子花,它的根系都是长出了花盆之外,扎根照地上的泥土里面去的,它植株所需要的营养都是通过那一部分的根系从外面的土壤里面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而从大棚里出来的栀子花盆栽基本上都是铲断了下面的根系的,仅仅靠花盆里面的根系是提供不了长时间的水分和营养,最多活不过一个月。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换盆换土。换盆的时候,尽量的把自带的黄泥土给它清理干净。如果盆土太干燥,板结的厉害,不好脱根,那么在换盆之前可以先浇一次水,过个两三天等盆土处于半干半湿的状态就好脱脱根,又不会对根系造成太大的损伤。

用来给栀子花重新上盆的土壤,应该配置的疏松一点,最好还有一定的营养。一般的都会推荐用3~4份的泥炭土,加1份珍珠岩,再加1份粗河砂混合就是最完美的养栀子花的土壤了。盆土底部可以放适量的腐熟的有机肥加一点缓释肥做底肥。底肥和根系之间最好有一层土壤给它隔开来,以免造成烧根。

上盆之后浇透水,放到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去缓苗,一个星期之后逐步的向有阳光的地方转换。其实栀子花还是比较好养的,在南方养栀子花无论是盆栽还是地栽,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都可以养活养好。但是在北方养栀子花,就会有比较多的问题出现,如黄叶子、掉叶子、不长花苞等,那么可能就跟土壤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栀子花是典型的南方花卉,它是喜欢弱酸性的土壤的,而北方大部分的土壤都是呈现弱碱性。为了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就可以用适量的硫酸亚铁兑水之后灌一次盆土,每个月用一次就行。

1、更换壤土。回来的里面的壤土没有保证,最好是更换盆土,重新种植上。可以用泥炭土混上沙壤土,里面添加河沙混合,按照合适的比例搅拌均匀,使用之前放在太阳底下消毒,这样能杀死里面的细菌和虫卵,避免之后出现麻烦。将植株根部清洗一下,扶正重新栽种。

2、散光照射。刚买回来放在光不强的地方,只接触散光环境,柔和的环境下适合生长,等待它逐渐适应。之后生长稳定后就正常给予阳光,冬季充分接触,夏季注意遮阴避暑。

3、水分补充。刚种植之后要浇透水,能促进定根,生长逐渐正常后,要观察里面干湿情况,定期施水保证供给,但一次性不能过多,防止出现烂根。除了往根部浇水,还要用喷壶往植株叶片上喷洒水。

4、定期施肥。它绽放花朵需要大量的养分,所以施加肥料是必须的,尤其是5月生长旺盛期和花期之前,一定要保证好充足养分。

第1点:自配土壤

在南方的地区土壤一般呈现出弱酸性,比较适宜栀子花的成长,但是在北方地区多数是碱性土壤,这样栽种栀子花的时候就得自配土壤,不然栀子花很难服盆,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在普通园区中加上30%的酵熟腐质土,这样就能达到酸碱平衡,想要栀子花长久的健康生长还得在平时每个月浇灌上一次0.02%的无盐食用醋水。

第2点:少光照

栀子花最忌讳强光直射,尤其是夏季的时候需要置于阴凉通风处,而秋冬时节多晒太阳,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光线相对较弱。另外,光照时间长度不宜超过每天的60%。

第3点:空气湿度适宜

栀子花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北方的冬季一般是比较干燥的,通常需要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喷洒水雾保湿,或者在盆栽额四周放置上加湿器,提升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使其达到70%以上。

第4点:温度适宜

生长期温度处于18度到22度之间,而冬季温度处于5度到10度左右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对水分、养分的摄入可忽略不计,因此静养对其顺利越冬最为有利。而低于零下10度的时候可能被冻伤,需要及时做好保暖措施。

第5点:修剪

栀子花非常容易分枝,其中健壮的主干比较少,而萌发出的侧枝将过多的养分疏散开来,对其成长不利,因此最好是及时将重叠枝、病弱枝、交叉枝修剪掉,降低消耗的同时挤出更多的养分刺激主干越长越粗壮。

第6点:病虫害防治措施

栀子花在北方盆栽的时候最易因为缺少铁、镁等微量元素而黄叶,所以间隔上3、5个月就追加上一次浓度适宜的硫酸亚铁,改善土质。同时也要注意避开暴晒。

刚刚买回来的栀子花,我们可以先换盆养殖,然后选用疏松透气的营养土,保证植株可以接收到充足的光照,然后选用营养充足的肥料,肥料浓度适宜,可以保证栀子花生长中必须所拥有的营养元素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