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为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03:21:16
字号: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和他的学团队呕心沥血研发出来的杂交水稻,可以说是世界闻名。解决了14亿人口温饱问题。在与我国毗邻的印度和泰国。他们大米的出口在世界上是非常多的。早些年国内购买一斤还得要十多块钱。这种价格和追捧程度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中国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中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为什么?

一、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气候的影响,成立稻米只有在印度和泰国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够生长得好,产量高。在水稻开花的时期,由于这段时期稻谷所需要的气温很高,虽然我国南部是可以满足气温高这一条件,但是我国和印度泰国的气候多少有些差异,所种出的稻谷香气浓郁程度也不相同。所以产量也不高。种植的人就更少了。

二、饮食口感的影响

泰国香米我国也有原型,就是籼米。我们也有自己的籼米杂交水稻,形状比较长,但从反应来看籼米并不受大家欢迎,它的口感欠佳。由于近些年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人对食物口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人更喜欢北方来的粳米。它的口感与香气都很符合国人饮食习惯。由于国人吃米饭都普遍喜欢用来蒸。而籼米则更适合用来炒饭,淀粉含量的缺少让米粒不易粘连,所以这在制作炒饭时是很有优势的。而印度非常喜欢吃手抓饭,因为他们的大米比较黏。但是这一特性不符合国人需求,所以很难在中国市场上推广。

我国科学家的倾力研究让中国的稻米在品产量和口感上都得到了质的飞跃。所以泰国和印度的长粒稻米不一定能在中国打开市场。由于这两大稻米输出国,每年向世界市场销售大量的籼米,国内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也很难育种。

印度人的大米质量好,为何产量却非常低?

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半岛沿海平原。

恒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棉花等。该地区河网纵横,地面平坦,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城镇众多,工农业较发达,属于印度、孟加拉的主要经济区。

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每年6-10月份会在西南季风的控制下降下充足的雨水,其余时间则比较干旱。

半岛沿海平原的自然条件良好,其耕地面积在全国土地总面积中的占比超过60%。该地区的粮食作物的熟制多为一年两熟,东部沿海三角洲地区可以达到一年三熟。

水稻生长环境

1、水稻喜爱高温多雨的生活环境,生长发育阶段的平均温度为18度至25度中间,全国各省市稻区最火月平均温度一般都在20度左右,常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地域。

2、水稻喜爱清泠的生活环境,在水分不足、光线充足平原上普遍种植,如我们国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上就会有大规模种植。

3、水稻按产季可以分为早、中、晚稻,早稻一般3-4月份播种,中稻一般4-5月份播种,晚稻一般于6月份播种,还可以依据种植地不一样,选择合适时间范围来种植水稻,南方地区一般种植两个季节稻,一季稻于4月播种,二季稻于7月播种。

4、种植单季稻投入产出率1∶1.52,种植双季稻投入产出率1∶1.48,双季稻经济效益成本费比较大,盈利低,此外,单季稻种植盈利比较大,不容易受时节危害,而种植双季风险性比较高,受自然条件危害牵制。

主要原因是印度的气候不好。印度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和旱季明显,这导致印度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一熟。中国东部的季风区,雨热同期,是世界同维度最适宜搞种植业的地区之一,这是中国粮食单产居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耕地一年可以收割两次,这是中国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热带气候不适合耕种。

世界上最适宜的农田气候主要在温带地区。热带气候炎热,导致热带土壤相对贫瘠。热带地区基本没有类似我国东北地区那样肥沃的土壤。印度农业基础好,但是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有些年份强有些年份弱,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所以粮食产量不稳定。

度农民不如中国农民勤劳,可能与宗教和文化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人口天赋因素有关。农民的勤劳程度将影响粮食产量。印度农民不如中国农民善于经营农业,这也导致印度的粮食产量低于中国。印度的粮食价格不高,导致粮食生产投入不足,也导致单产较低。印度粮食价格不高的原因是印度的粮食基本自给。

去年粮食总产量约为2.8亿吨。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已经超过了泰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2017年出口的大米总量接近1200万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高于印度,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印度产量低,说明其生产力发展还有巨大潜力;我国产量高,继续在有限耕地上再提高产量难度就相对较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53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