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碳补饱钾肥4-5公斤、作追肥。在移栽后10天左右追施提苗肥,促进有效分蘖,占总追肥量的30-35%;在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占总追肥量的65-70%,以提高结实率及促进籽粒饱满。
2、合理灌水。在水稻生长期间为促进根系生长良好,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3、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控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通透性,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晒田控蘖时不宜重晒;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
[水稻高产攻关技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影响水稻产量的三大关键技术是结实粒数、穗粒质量和有效穗数。因此,要想高产种植水稻,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稻种植准备
1、水稻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的选择要求是:分蘖力强、抗倒伏、抗虫性强、穗率高、结实率高、穗大的优质品种;
水稻品种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经济、生产、栽培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水稻品种。
2、苗床准备
育苗前应进行苗床处理。以晴朗、平坦、背风的厚层为宜。平整地面,清除层内杂物和石块。床宽1.5m,床边沟深30cm左右,隔室高15cm左右;
将农家肥施到苗床上时,每亩地施1500公斤农家肥,钙肥、钾肥需充分分解后使用;
施肥后,对苗床进行处理,使苗床完整、可育。
3、水稻种子处理
选择水稻品种后,需要5个处理才能使用。一是将种子晒两天,有利于播种后种子萌发;二是用3%杀菌剂溶液浸泡12小时后用水清洗;第三,用清水浸泡种子,每天3-4次,3天后取出;第四,浸泡55分钟℃ 热水;第五种是用湿麻袋包装种子。
4、整地水田
水稻收获后,对田面进行犁、犁、平整,保证整个稻田水深一致;
每公顷可使用40公斤配方肥料和8公斤尿素。
播种移栽
结果表明:旱地秧苗移栽时间早于水田秧苗;
最佳移栽时间为幼苗长到五六片叶子时,避免移栽大苗;
移栽时应注意种植密度和种植质量,可采用浅栽;
水稻插秧方式有抛秧、箱型条播、双排条播等,目前以机械插秧和条播为主。
现场管理
1、附加施肥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结合水稻不同生育期和施肥特点;
移栽后10d,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30%;
一般每亩使用2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锌和15公斤尿素。
2、灌溉
水稻返青期:深水灌溉有助于水稻返青;
孕穗期至齐穗期:潜水灌溉,保持水分*湿润;
分蘖期:浅水灌溉促进分蘖;
水稻黄熟期:旱田排水有利于水稻成熟;
收获期:田间无水,避免影响稻米品质。
3、虫害防治
物理、农业和化学处理应结合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
对水稻品种龙粳21进行高产攻关,产量指标750kg/亩。这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产量为696.5kg/庙,未达到预期产量指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二九0农场科技园区,草甸白浆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50.7g/kg、pH值5.5、速效K 163mg/kg、有效P 21.1mg/kg、碱解N 246mg/kg。
1.2试验材料
龙粳21,主茎叶数12片。
1.3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措施
1.3.1移栽前管理
1.3.1.1盐水选种:比重选种100%,盐水比重为1.13,即50kg水加大粒盐12-12.5kg,充分溶解,用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在水面上露出5分硬币大小,保证盐水比重保持在1.13范围以内,经常检查、更换盐水。
1.3.1.2药剂浸种:25%施保克25ml+0.15%天然芸苔素20ml,浸种100kg。浸好的种子用恒温催芽泵集中催芽。芽长不超过2mm,呈双山型。
1.3.1.3置床:通过施用腐熟有机肥和酵素肥改良置床床土,达到置床平整、压实、床土肥力均匀,摆盘前一天对置床进行调酸,使DH值达到4.5-5.5之间,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抑制土传病菌的繁殖。
1.3.1.4育苗与播种:4月7日播种,单播、稀播,人工插秧播种量为80g/盘.插前做好三带工作(带磷:磷酸二铵150g/m2;带药:70%艾美乐8g/m2;带生物肥:天然芸苔等)。5月17日移栽,采用人工插秧,株行距为30cm×10cm。取秧量均匀一致,提高保苗率。每穴苗6-7株。插秧秧苗标准:旱育中苗3.1-3.5叶。质量技术要求早、密、浅、正、直、扶。
1.3.2施肥时间及施肥量
亩施腐熟有机鸡粪16m3,化肥(商品量)35kg,即尿素12kg,磷酸二铵7kg,硫酸钾11kg,硅肥5kg。
1.3.2.1基肥:鸡粪100%,氮肥总量的20%,磷肥100%,钾肥4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人,随整地耙入土中8-10cm。
1.3.2.2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
1.3.2.3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即第八叶),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
1.3.2.4穗肥: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60%,施肥时观察田问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1.3.2.5粒肥:氮肥总量的20%,在水稻抽穗后第4天全田施入。
1.3.3其它管理
结合氮素调控施肥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67m2施(商品量)N 13.5kg,P2O5 8.4kg,K2O 11.2kg,1、基肥:氮肥总量的30%,磷肥100%,钾肥4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cm。2、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3、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即第八叶),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4、穗肥: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6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先晒田壮根或先防病后施肥。
保证水稻生长所需养分,改变植株受光态势,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1.3.3.1 4月23日泡田,4月30日耙地,花达水泡田、花达水整地。5月17日插秧,第一次封闭除草5月10日,亩用30%阿罗津70mI+10%吡嘧磺隆20g,6月2日,第二次封闭除草,亩用30%阿罗津50ml+20%耕夫20g。用背负式喷雾器甩施,亩喷液量15L,其它管理措施按《三化栽培》。秧田除草选安全性好的除草剂10%千金。池埂化学除草选用41%农达250ml/亩+99%乙草胺100ml/亩,兑水喷雾。
1.3.3.2防虫技术:水稻潜叶蝇:水稻插后一周,用40%乐果100ml/亩预防。水稻负泥虫:农业防治:32月末六月初人工消除田间四周及池埂上的杂草。化学防治:2.5%敌杀死25ml/亩,兑水10L喷雾。
1.3.3.3本田水分管理:采用散水槽、叠水板等综合增温措施,保证井水入田温度18℃。整个生育期采用浅水灌溉,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分蘖末期,在有效分蘖达到标准时晒田控蘖,采用间歇灌溉。出穗后保持浅水层3-5cm,齐穗后转入间歇灌溉,在黄熟期将水排干。
3结论
3.1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所以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并保证其基本苗数,以提高穗数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3.2适时早插秧能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积累充足的干物质。使出穗期相应提前,灌浆期相对延长,增加千粒重的同时,确保水稻安全成熟。
3.3结果表明,实际产量为696.5kg/亩,未能达到预期产量指标。总结原因:9月5-7日出现刮风下雨的天气,使水稻出现倒伏现象,导致通风透光性较弱:养分输送能力减弱,后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据分析,品种自身产量性状也是未能达到预期产量指标的原因之一。
(作业单位:156202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〇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