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缺锌主要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另外,冷浸田、冬泡田、烂泥田、沼泽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因强还原性条件,抑制根系对锌的吸收,易使水稻生理缺锌。酸性土壤过量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也易诱发作物缺锌,还有过量施用磷肥、新开垦的梯田、贫瘠砂岩、酸性砂土地也易缺锌。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0.5mg/kg,可作为土壤缺锌的临界指标。
对缺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大豆、菜豆、柑橘、梨、桃、番茄等,其中以玉米和水稻最为敏感。施用锌肥对防治水稻缺锌“坐蔸”和玉米缺锌“花白苗”,以及果树小叶病有明显作用。锌有促进作物细胞呼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对氧利用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锌肥品种为农用硫酸锌(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施用方法有基施、追施、叶面喷施、浸种、拌种等。常用方法为叶面喷施,谷类作物、果树、蔬菜均可采用。小麦以拔节、孕穗期各喷一次,用0.2%~0.4%硫酸锌溶液,每次每亩喷施50kg。水稻秧田2~3叶喷施,本田苗期和分蘖期喷施2~3次0.1%~0.3%的硫酸锌溶液,每亩50kg,能防治缺锌引起的水稻“坐蔸”僵苗。玉米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连续喷施两次,亩施50~70kg,可防治玉米“花白苗”。果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在早春萌芽前用3%~4%的浓度,萌芽后喷施浓度宜降至1%~1.5%,还可以用2%~3%的硫酸锌溶液涂刷一年生枝条。130.如何科学施用硼肥?
答:南方酸性红壤为缺硼区,包括红壤、砖红壤、赤红壤以及黄壤、紫色土和石灰性土壤均缺硼。北方黄土区发育的土壤缺硼面积也大。含游离碳酸钙的石灰性土壤和排水不好的草甸土也易缺硼。其土壤有效硼缺乏的临界值为小于0.25mg/kg。
对硼敏感的作物主要为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花生、大豆等),其次为甜菜、果树、甘蔗、蔬菜和棉花等作物。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对硼不太敏感。施用硼肥对防治棉花的“蕾而不花”、油菜的“花而不实”、果树的“落花、落果”等症状,均有明显作用。硼肥对作物开花结果、加速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增强光合作用、形成豆科作物根瘤均有作用,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能力,有利于防止作物发生生理病害。
硼肥品种有硼砂和硼酸,常用的为硼砂。其施肥方法以叶面喷施为主。用0.1%~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每亩喷施50kg左右,喷施2~3次,油菜以幼苗后期、抽薹期、初花期喷施。果树在蕾期花期、幼果期喷施。需要注意的是,作物需硼适量和过量,造成毒害的范围很窄,且硼效有后效,要严格掌握用量,均匀施用,一次肥效可延续3~5年,以防施用过多造成毒害。131.如何科学施用钼肥?
答:南方酸性土壤,包括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等有效态钼含量低。北方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通常全钼、有效钼含量都较低,表现出缺钼。土壤中有效钼含量小于0.1mg/kg为缺钼的临界值。
钼肥是我国研究和应用最早的一种微量元素肥料,广泛应用于豆科作物(大豆、花生)、豆科绿肥作物、十字花科作物和甜菜等。对促进豆科作物根瘤的产生,提高固氮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常用的钼肥品种有钼酸铵、钼酸钠,使用最多的为钼酸铵,主要用于叶面喷施,先用少量温水溶解钼酸铵,再用凉水兑至所需浓度,一般使用0.02%~0.05%的浓度,每次每亩用溶液50~70kg,连续喷施2~3次。也可用0.05%~0.1%钼酸铵溶液浸种12h,种子处理同叶面喷施相结合,可节省肥料。132.如何科学施用锰肥?
答:土壤中锰的有效性受土壤pH和碳酸盐含量的影响,在pH4~9的范围内,随着土壤pH的提高,锰的有效性降低。在酸性土壤中,全锰和交换性锰(有效锰)含量都较高,缺锰主要发生在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有效锰的丰缺指标以小于5.0mg/kg为临界值。
对锰较敏感的作物有麦类、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甜菜、豆类、花生、烟草、油菜和果树等。作物施用锰肥对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及生殖器官的形成、促进根、茎的发育等都有良好作用。
常用锰肥品种有硫酸锰、锰矿粉。硫酸锰为粉红色结晶,含锰24%~28%,易溶于水,可作叶面喷施,在花期和结籽期各施1次0.05%~0.1%的硫酸锰液体,亩施50~75kg。锰矿粉难溶于水,只能作基肥,亩施10kg左右,撒施土表,随翻耕入土。
(1)玉米种子必需入库储存,入库前必须经过清理与干燥,使水分降低到14%以下方可入库。晾晒时间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种子入库时,种子本身的温度不能过高,一定要使温度降至库房温度以下。当天晾晒的种子,如果气温较高,种子温度势必较高,当天最好不要入库。否则,很容易造成库内种子局部发热,而使种子产生霉变。
(2)水稻
①窖藏法:选背风向阳,地势略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窖。窖的大小按贮种量、地势、土质而定。一般2.5立方米的窖容可贮250公斤稻种。窖深以1.5~2.0米为宜,如挖窖过深,窖温增高,地下水上升,种子含水量增加。窖容以2立方米左右为宜,土质好的也不宜超过3立方米。长形窖比圆形窖好,容易与地温接近,能自然控制温度,不致发热坏种。入窖时期,以土层上冻3~6厘米厚时为好,出窖时间以化冻6~10厘米为好。
②暖库保管法:暖库就是库内增加取暖设备,一般是增设炉子或地火龙式的火墙。在气温最低时生火,适当增温,特别是黎明时温度低更应增温。库温应根据种子含水量确定,水分小则库温可低些,水分大则库温调高些。种子含子量在16%左右时,宜保持库温在0~5℃之间。
稻(学名:Oryza sativa L.)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
植物学史: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
形态特征: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生长环境: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分布范围: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
主要价值
食用:水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稻米不仅是主粮,历史悠久的演化下,稻米还有很多对人类有贡献的经济作用,如米糠就是其一,米糠是米的皮层,可以榨油。在日本,米糠油被视做一种美白圣品。此外,米糠也能腌菜,甚至单独成为一道菜,就叫做炒米糠。据科学家研究,米糠的营养价值也相当高,除含有稻米中64%的营养,还含有90%以上人体需要的营养。除米糠油外,米糠蛋白和米糠营养素都是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经济:稻糠是稻谷的壳,它是动物饲料的重要来源。也被运用做建筑材料,许多亚洲乡下的传统泥屋,如中国客家村落中的圆型土楼,材料中就有稻糠。现代社会中,稻糠也被试用在水泥混合材上,或是用来生产植酸钙、肌醇。稻草也是另一个相当有特色的经济副产品,用途相当多。除供牛羊等牲畜食用,以稻草编成的草绳、草鞋与_衣,是许多农人的必备品。早期也有许多房子是以稻草做屋顶。利用稻草编织出的工艺产品,也相当常见,如草席,草帽等。在稻田中最常见的还有戴着帽子,用来吓阻鸟群的稻草人,是早期农村相当常见的景观。
药用:发芽的果实(稻芽):甘,温。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