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英雄事迹概括: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他花了1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教学成就
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袁隆平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在境内外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位于河北省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中,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迎来了丰收,该品种亩产达到了1203.36公斤。在一般的种植情况下,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是1000-1500公斤/亩,但是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和管理方法不同,所以产量也会不同。杂交水稻种子的用种量是18.75kg/hm2,比正常育苗增加15%-20%。
一、超级杂交水稻最高亩产
1、位于河北省超级杂交水稻的试验田里面,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开始丰收,该品种的亩产量达到了1203.36公斤左右。它实现了我国杂交水稻产量的突破,据悉,该品种是由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研究培育的产品。
2、在一般的种植情况下,杂交水稻的平均产量约为1000-1500公斤/亩,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和管理方式不同,所以产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杂交水稻是选用2个在遗传上有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可以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然后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
3、杂交水稻种子用种量一般为18.75kg/hm2,比正常育苗要增加15%-20%,播种一定要均匀,播后要埋芽,可以用木板轻踏使谷芽入土,同时做好防鸟鼠害工作。当稻穗下垂,穗粒饱满时就可以开始采收,采收时可以使用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与稻茎分离,一粒一粒的稻穗就可以成为稻谷。
二、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区别
1、产量:目前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相比增产约为20%左右;抗性:杂交水稻具有多种抗性,比如有抗倒伏、耐热、抗寒等,但是普通水稻不具备这些抗性;品质:杂交水稻和常规稻相比,它的粘性相对较小,质地硬,口感略差。
2、杂交水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改变了中国粮食不能自给的问题,使中国人民将饭碗可以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粮食领域的话语权。而且杂交水稻在亚洲、非洲以及其他洲也有被广泛推广,这对全球粮食增长,以及解决全球饥荒、解决贫困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如果想要保证中国未来粮食持续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国家一定要继续袁院士的杂交水稻研究,争取使杂交水稻的产量更高,且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和土壤环境下种植。政府在关于粮食领域的科研力度一定不能减少,尤其是在小麦等主产粮食领域必须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让中国完全提高粮食自给率并有一定数量可以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