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网店<经营中补药为主>老板来说,首先你得认识药材。
买药材切记“勿买片”,也就是各种切成片状的药材,我只能直白的跟你说,想在里面参假太简单了。
颜色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内行人员,根本就看不出来。主要归咎于有没有用硫磺熏过,在春天或者是秋天,药材容易起虫,所以药材收购商收药回来之后,第一时间会晒干,碰到天气原因,直接用硫磺熏。硫磺熏过之后颜色较之没有加工过的药材,在颜色上面比较的“好看”,就拿枸杞来说,没有加工过<没有用硫磺熏>的枸杞看起来比较的暗黑一点,硫磺熏过之后会变成一种艳红的颜色。
解表药《麻黄》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处方用名:麻黄、麻黄绒、炙麻黄、蜜麻黄、炙麻黄绒、蜜麻黄绒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风寒感冒2.胸闷喘咳3.风水浮肿
用法用量:煎服,2~10g。本品发汗解表宜生用,且不宜久煎;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捣绒后作用较为缓和,小儿、老人及体虚者宜用麻黄绒。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又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使血压上升,故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运动员禁用。
临床配伍:1.多与桂枝相须配伍,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证,如麻黄汤;
2.与杏仁相须配伍,宣肺平喘,治疗多种喘证,如三拗汤治疗风寒咳嗽、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热喘咳、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喘咳;
3.与白术相使配伍,发汗利水,治疗风水水肿;
4.与肉桂相须配伍,散寒通滞,治疗阴疽、流注、痰核、鹤膝风,如阳和汤。
方剂:
1、麻黄汤
2、大青龙汤
3、小青龙汤
4、麻黄细辛附子汤
5、阳和汤
6、五积散
7、防风通圣散
8、牡蛎散
9、定喘汤
药理:化学成分:主要含生物碱类(80% 85%麻黄碱(左旋麻黄碱)、右旋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伪麻黄碱)、挥发油(左旋-α-松油醇、β-松油醇和2,3,5,6-四甲基吡嗪)、黄酮、鞣质、多糖等。
药理作用:1.主要药理作用
(1)发汗
(2)平喘
(3)利尿
(4)抗病原微生物
(5)解热、抗炎、镇痛
(6)镇咳、祛痰
(7)免疫调节
2.其他药理作用
(1)中枢兴奋
(2)强心、升高血压
(3)抑制肠肌收缩
(4)降血糖
炮制方法:
1.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
2.蜜麻黄:取熟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
3.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4.蜜麻黄绒:取熟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100kg麻黄绒,用熟蜜25kg。
炮制作用:
1.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2.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
3.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用法与麻黄相似。
4.蜜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用法与蜜炙麻黄相似。
炮制方法:
1.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
2.蜜麻黄:取熟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
3.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4.蜜麻黄绒:取熟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100kg麻黄绒,用熟蜜25kg。
炮制作用:
1.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2.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
3.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用法与麻黄相似。
4.蜜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用法与蜜炙麻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