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草生命力强悍,不怕有限度的踩踏,在农村地区的田野小路上非常常见。我们当地也称它为车前草,春暖花开之际,村里人没事会在路边田埂挖上一些,嫩的时候可能当叶菜吃,不过我们当地吃它的不多,更多的是采挖车前草回去晒干以后泡茶喝,解渴解暑。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比较好奇,为啥叫车前草?不叫别的草呢?因为这种草,在田间小路上非常常见,在人们心中有了自己的标识了。
车前草的这个“车”指老辈子的牛车、拉车或者独轮车,而不是现代化的各种车。这种老式的车,速度慢装载量也不大,经常被当做运载工具要去田间辅助劳作。在此期间,会走在乡间小路上。而车前草的草籽牛马吃完,消化不了,会排泄出去,经常排泄在乡间小路边,这草依靠牛马羊等家畜为媒介,散播在田间地头。由于在小路上生长不影响庄稼,它们才能更好的生长,因此为了能够在自然界立足,这种草进化出了过人的本领——不怕这样的牛车碾压,更不怕人踩踏,生命力非常强悍。而牛车经常要走在田间小路上,或者放在田间小路上。在车的旁边,只要到了它们生长的春、夏、秋季节,玩耍的孩子,或者收工回家的老农等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这种草,这就是这种草名字由来的主要原因,非常生活化。从侧面说出了这种草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分布广泛,其特点就是在田间小路边最多,所以,在我们当地,它另一个名字叫车轱辘草,有距离车轱辘最近、经常接触的意思。
老辈子流传说,相传西汉时有一位名将叫马武。一次,他率军队去戍边征战,被敌军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人和马都出现了健康问题,不太妙,有马夫张勇发现有的战马吃了一种“牛耳草”,竟然痊愈了……张勇把这一偶然发现报告了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牛耳草”。几天之后,人和马都治好了。 马武问张勇:“牛耳草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张勇向前一指,“将军,那不是吗?就在大车前面。” 马武哈哈大笑:“真乃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
无论是从现实意义还是传说来看,这种草有一定的价值,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长在路边,这就是车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