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价值
樟树皮药用:
药名樟树皮
功效行气。
应用樟树皮粉巧治下肢溃疡。
新鲜樟树皮适量,刮去外皮,烘干后研细末,过80~100目筛,贮瓶中备用。
先用3%双氧水清洗疮面,去除腐烂组织。然后取樟树皮粉适量加
香樟树
香樟树[2]
维生素AD丸内油调拌,敷于溃疡面,再用纱布或绷带轻扎。每日换药1次,一般15~25日即愈。
香樟树果的药用: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秋季采,阴干。
性味微辛;温。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选方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开水送服。
香樟树根的药用:
异名香通,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
采集2~4月间采挖。 洗净,切片硒干。
药材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 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 产江西、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江苏。
性味《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气活血,除风湿。 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脚汗。
药材简介
药名樟木
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干。
性状
为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地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尝之有清凉感。以块大、完整、香气浓郁者为佳。盛产我国沿海一带,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以台湾产量最大。
四川地区有以本品制成的船底板,经多年水浸腐朽,取出入药者,
香樟树
香樟树[2]
名"甲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