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芍药和牡丹根怎么种植 1.芍药播种时间
芍药须当年采种即及时播种,如荷泽地区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若迟于9月下旬,则当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发芽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发达,难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所以,荷泽几次进行春播试验,均告失败。
2. 牡 丹(丹皮)
为常用中药,以根供药用。主产安徽铜陵、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省。全国各地均有发展。播种时间为秋末9月、10月、11月份。每亩用种苗6000株,亩产干品800―1000公斤,每亩效益8000―10000元。
三、芍药管理同牡丹。方法不同的地方:球后剪除地上部分,第二年五月一芽一花,牡丹花败,芍药花开。
牡丹种子播种法
牡丹种子每年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八成熟即可采摘,摘后放通风阴凉处阴干收藏。当年采摘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播种时间八月至次年三月,最好在春节前播种,次年3-5月出土发芽,2-3年后开花。
播种前进行种子清洗,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进行出沙催芽,在气温10度上一个月左右即生新根,待种子50%以上生根后进行播种,露地播种可条播,行距25公分左右,粒距2公分左右,深1.5公分左右,播后浇透水,用地膜或搭弓棚塑料薄膜覆盖,半个月检查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待种子发芽出土50%,可逐渐放风透气,经过一星期左右的锻炼后即可揭去薄膜,按照牡丹正规管理进行。
少量 种子繁殖可用花盆粗砂催根,将花盆地部小孔盖上瓦片,种子与粗砂混合后倒入花盆浇透水,花盆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湿,经常检查,及时加水,一个月左右生根后即可播于露地或盆中,再加盖塑料薄膜,待长出新叶后揭区薄膜进行正常管理。
当年采摘的优质牡丹种子每100粒5元。以上牡丹、芍药、牡丹种子60元起邮,邮费10%,单价表、栽培资料,来电来信即寄。牡丹催花苗元旦、春节开花10朵左右,予定每盆80元,购苗每株25元,技术指导保证开花率每株8朵以上。代办运输,并以优惠的价格共建牡丹园,派人亲临指导。让全国各地喜爱牡丹花的朋友都能欣赏到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牡丹花。
问题二:牡丹花怎么种植 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种和扦插。移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过早或过迟。喜肥,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后应进行整枝。对生长势旺盛、发枝能力强的品种,只需剪去细弱枝,保留全部强状枝条,对基部的萌蘖应及时除去,以保持美观的株形。
除芽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使植株开花繁而艳、保持植株健壮,应根据树龄情况,控制开花数量。在现蕾早期,选留一定数量发育饱满的花芽,将过多的芽和弱芽尽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个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应将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让其开花,以集中营养促进植株的发育。
牡丹为深根性落叶灌木花卉,性喜阳光,耐寒,爱凉爽环境而忌高温闷热,适宜干事儿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
如栽培土壤中水分过多,其肉质根部容易腐烂。因此,遇到连续下雨的天气时,要及时排水,切不可让其根部积水。牡丹不耐高温,夏季天热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最好搭个凉棚,为其遮荫。中午前盖上草帘或芦苇,傍晚揭去。
这一措施及时做好,可以防止落叶,若任其受热、落叶,将严重影响以后开花。牡丹因根须较长,植株较大,因此适合于地栽,若要盆栽,则应选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为60-70厘米的瓦缸。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种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
问题三:牡丹花怎么种 牡丹的繁殖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具体选用何种繁殖方法,应根据生产目的和牡丹的生长习性,适时适地进行。[4]
一、有性繁殖(播种繁殖)
牡丹种子的千粒重约为150g-180g,所以,播种繁殖的繁殖系数较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根据这个特点,牡丹播种繁殖多用于生产药用牡丹和培养嫁接用的砧木。牡丹单瓣型品种结实力强、籽粒饱满、发芽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变异性小,其中以单瓣型品种“凤丹”最具代表性,所以,在生产药用牡丹和培养嫁接用砧木时,多利用单瓣型品种的种子,特别是“凤丹”用量最大。牡丹半重瓣或重瓣型品种的雄蕊或雌蕊常瓣化或退化,结籽少或不结籽,籽粒瘪,发芽率低,变异性大,所以,半重瓣或重瓣型的种子一般用于新品种选育。无论是单瓣型品种的种子,还是半重瓣、重瓣型品种的种子,播种后3-5年方可开花,但以5 年生以上的植株结籽多,籽粒饱满。
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基本不变,观赏牡丹的繁殖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现在,无性繁殖已经从传统的嫁接、分株等方式,向现代生物技术如器官发生、组织培养方向发展。
1、分株法
牡丹没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很适合分株,也较简便易行。其优点是成苗快,新株生长迅速;缺点是繁殖系数小,苗木规格大小不一,商品性差。
2、嫁接法:
嫁接是牡丹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繁殖系数高、苗木整齐规范等优点。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主要有嫁接时间、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几个方面。
3、扦插法
牡丹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生根量小,生长势弱,养护管理难度大,因此生产上几乎不采用。扦插繁殖的最佳时间为9月上旬(白露)到9月下旬(秋分),这时气温为18-25℃,地温18-23℃,只要插床基质墒情适中,7-10天可以形成愈伤组织,插后50- 60天,可以长出4-10条新根,但新根短、细、嫩。到12月份时,根部基本停止生长。扦插时,插穗要选取粗壮无病虫害的,地表处的萌蘖枝做插穗更易生根。每个插穗长5-250px,用500-800mg/L的吲哚丁酸、ABT1号生根粉等生根剂速蘸, 然后以株行距10×500px插入基质中,插入深度为插穗长的1/2-2/3,压实基质,保持湿润。 牡丹扦插繁殖的成活率一般不超过60%,主要原因是扦插后当年新生根少而短, 无法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从而造成死亡。牡丹扦插成活两年后,可以移栽到大田定植。
对于粗壮充实的良种枝条,采用嫁接的方法较之扦插,其成活率肯定更高。但是,在3月下旬(春分),为调节枝条生长势及植株整形,许多长约5-250px 的萌蘖嫩枝都被掰去舍弃,殊为可惜。如果能将其用以扦插,将是弃物利用增加苗木产量的途径,这是摆在牡丹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4、压条法
牡丹压条繁殖,是将牡丹枝条环状剥皮或刻伤压入土中,待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植株。压条法分为就地压条法和吊包压条法。
5、组织培养法: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是为解决传统方法不可克服的繁殖系数低的问题而研究的,20多年来已用花药、种子的胚和上胚轴、茎尖、腋芽、嫩叶、叶柄等外殖体培养,其培养技术已取得有益进展。自李玉龙等以来,以器官发生(organogenesis)为基础的组织培养不时有报道。
P.suffruticosa “Papaveracea”,继代培养周期分别为3,4和5周时, 丛生芽增加一倍的时间分别是21.7、24.8和27.0d, 即用以生根处理的丛生芽的培养周期决定其生根反应,培养5周的丛生芽生......>>
问题四:牡丹花根现在能种活吗? 牡丹花春天如果不是原盆的,是裸根的牡丹,那么我告诉活是能活的,就是到死这样的牡丹也不会开花的,因为正常移植牡丹时每年的11月移栽,来年五月开花!盆栽牡丹要浇水不能大水,宁干勿湿,牡丹怕水,地栽牡丹要栽在高处无结水地段,当年11月栽植时要多覆土,来年早春在把多覆盖的地去掉,当年栽植牡丹严禁施肥,如果想来年有花又想追肥,可在栽植坑内先追施磷钾肥,然后覆土盖住肥料,记住切不可让根系接触到肥料!
问题五:盆栽牡丹怎么种 牡丹的盆栽技术
第一节盆栽苗的培育
用于盆裁的牡丹苗,以芍药根作砧木的嫁接苗为好。分株苗因其根长而丛生.株型大小形状一致,盆裁不但影响观赏艺术价值,而且苗木养殖系数低,发展速度较慢.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盆裁花卉快速发展的要求。但鉴于现在适宜其嫁接的砧木芍药根较少,嫁接技术还没有放大多效人所掌握,所以目前我国的盆栽牡丹仍大多用分株苗.只有少量用嫁接苗;为了适应我国牡丹盆栽花并事业的飞速发展,跟上国际盆裁的潮流,以扩大外销,多创外汇,应大量发展适宜盆裁的嫁接牡丹苗。首先要培养出大小规格基本一致的芍药根作砧木,其次要选择适宜盆裁的牡丹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来养殖苗木。
详细请见xbmiaomu/zaipeizhishi2357/满意望采纳,谢。
问题六:牡丹花根在怎样温度开始生长 播种牡丹种子需经过30-40d的0-10天的低温 处理才能打破其休眠,播种后20-30天种子开始萌动生根,入冬前幼根可达6-10cm。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地温上升到4-5℃,种子幼芽开始萌动。
移栽当土壤温度达到4摄氏度时,牡丹根开始生长。如果在今年土壤温度降低到4摄氏度时,还没有新的毛细根长出来,牡丹来年难以成活。参照ymudan/content/?1065油用牡丹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
存在问题目前全国的油用牡丹种植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地方本身是试种不成功,比如云南南部地区,但更多的问题出在盲目种植推广上,极大损害了油用牡丹的健康发展,也伤害了种植单位的积极性。
问题七:牡丹花枝干了根还是好的南方怎么种呢 南方低纬度盆栽牡丹的种植方法
长江以南地区,多数土壤偏酸。高温高湿,降水量在1100―1700mm,以春雨、梅雨和台风雨为主,其中梅雨量在400―600mm,空气湿度接近80%。土壤中的富铁铝低钙镁、可溶性盐、碳酸盐含量很少,尤其是代换性盐基严重不足。这就促使长江以南地区的环境、气候因子和土壤因素与大多数牡丹产区截然不同,再加上市面上促成盆花和非最适种植时苗贩的误导,使得很多钟爱牡丹的花友们失去了种植牡丹的信心。为了让国色天香的花王能得到广大南方地区的花友们接受,并开好花、进入大众化种植,笔者将对盆栽牡丹在南方低纬度的种植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栽培土壤与容器
因牡丹适生于中性或弱碱土壤,如果栽培土壤偏酸,可加入墨鱼骨(乌贼属软体动物,肉背中央的一块背骨,富含碳酸钙,还有磷酸钙、镁盐等牡丹生长发育所需的养份)。栽培土要100份沙质土、2份墨鱼骨和1份腐熟油脂肥(动物油脂―内脏、下角料置于容器内密封在阳光下暴晒)充分拌匀后密封暴晒发酵。栽培容器首选瓦盆,其次是紫沙。如果选用陶瓷盆,排水孔一定要够大,盆壁需加一层棕衣等物,以利于排水和透气。
二、种苗和上盆
种苗首选黑楼紫等江南适生品种为主,花色丰富的品种可选立地适生的中原矮牡丹、杨山牡丹、紫斑牡丹以及西南和国外的品种。除断根、伤病根外,种苗原根系一般不能剪(根系储藏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剪口易腐烂、剪口愈合要消耗养份)。上盆时间以9月下旬―10月份为宜,上盆时需将根系盘绕在容器里填土,压实然后浇足定根水。
三、日常管理
牡丹需要在气温4度以下进行休眠期,如果当地不具备条件,可将牡丹搬到高处过冬,海拔每升高500米气温就降低3度,休眠期水份见干见湿。萌芽后需要足够水份,花期控水可延长花期。夏天以凌晨浇灌为好,秋季控水防秋发。如果盆土少,萌芽后每月根外喷施一次,生长期每周浇灌油脂肥液水一次,冬天穴施油脂肥一次,施肥时采用簿肥多施的原则。三伏天、梅雨期、台风时可将牡丹搬到朝南的屋檐下、阳台养护以防水份过量蒸发、养份流失和折断枝叶等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为了集中养份或美观,应将萌土芽、叶芽、腋芽、顶端干枯枝尽早剪除,除了作为盆景的新枝或新芽。病虫害防治;虫害一般很少,萌芽后喷洒一次代森锌,生长期俩周喷洒一次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注意生理病害情况的发生。
问题八:如何种植牡丹花 栽培要点牡丹有“宜冷畏热,喜燥恶湿,栽高敞向阳而性舒”的说法。牡丹喜温凉气候,耐旱、耐寒、畏炎热多湿。喜在背风半阴环境。种植以分株为主,移栽牡丹常在中秋之时。从母棵切分时要多带泥土,宜随挖随栽,如需长途搬运,应晾根一天,包扎缚定。牡丹管理只需中耕除草,摘除蘖枝,每株保持一顶一芽。开花后应及时摘去花头。第一年开花不宜多,发芽和开花前后应施有机肥料。牡丹最适合家庭院后的干燥向阳处栽种,如用砖石做台,与假山相邻,互为承托尤为雅致。(1) 盆土牡丹为肉质深根植物,喜疏松肥沃、通气良好的土壤。土壤为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均可,但以中性为好,除砂性过强,或土质十分粘重者外,一般土壤均可栽培。PH值6.5~7为宜,土层深度在50厘米以上,上层为壤土,下层为砂质土,最忌盐碱土和煤渣土。(2) 上盆牡丹盆栽之前,先将它的根部晾晒1~2天,使其失水变软。栽种时,先在盆底垫一瓦片,在铺上3~5厘米厚的小石块或废棕绳为排水层,把秒放入盆中,再填土,,边填边压实,上盆的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牡丹植株宜选择有两三个枝干的小棵,可带叶栽植。栽植前要对根部进行适当修剪,剪去病根、断根和过常的根,然后用0.1%的硫酸铜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时进行消毒,用清水冲洗后栽植。盆土可用氯化钾进行消毒。上盆时,根茎的交接处应与土平齐。黄河流域于9~10月中下旬上盆为宜,黄河以北可适当早一些栽植,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适当晚一些栽植。若栽早了会造成“秋发”,次年无花。而过迟容易死棵。(3) 修剪牡丹的修剪是牡丹栽培管理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调节植株的养分,使株型匀称,开花整齐。花谢后对残花的修剪还可以防止无意义的消耗养分。秋季剪掉枯枝,留下新梢基部一个大花芽,除去小芽,可使花位变低,树形美观,而且能抗风。一般每一株牡丹上,保持5~8个均匀的枝条外,其余的枝芽都要去掉。从根部萌发的许多细枝也需要除去。(4) 浇水牡丹上盆后应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虽然牡丹比较耐寒,可半月浇一次水。但在早春、秋天干旱季节仍需适当浇水,至少每10天浇一次水。花蓓蕾期可1~2日浇一次水。要注意不能有积水;夏季浇水要在清晨和初更进行,必在地凉后方可浇水。雨水多时,则应注意排水防涝。(5) 施肥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合理施肥十分重要。牡丹每年至少需要施三次肥。第一次于2月下旬,在“花期前”施肥。第二次在五月上旬,施“花后肥”,第三次施肥应在入冬前后。用芝麻酱渣和豆饼泡水发酵后施用为宜,施肥时要兑水,盆栽牡丹每周应施1~2次肥料,开花前浇肥水一次,花后略施轻肥。当年移栽的牡丹不能多施追肥。 病虫害防治牡丹的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紫纹羽病等。害虫有天牛、介壳虫、红蜘蛛等。为防止牡丹叶部的病害可在开花前半个月,在牡丹根部连续喷洒7~8次等量波尔多液。紫纹羽病、根瘤线虫病主要在栽培时对土壤消毒预防。虫害天牛可用硫化锌喷射,红蜘蛛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问题九:牡丹苗怎么种 要想栽培好牡丹,除了掌握各类品种的生长习性和生态习性外,还需要有适当的管理措施,才能使植株生长健壮、开花繁茂,无论是大田栽培或庭院地里种植都必须重视如下恭键措施。
(1)适地适花选择品种和用地。应根据牡丹四大品种群的特点以及栽培地的环境条件选择牡丹种苗。这样因地制宜、因花制宜选择的牡丹种苗,既符合不同牡丹品种的生长特性,又容易管理。
(2)适时栽培。无论是哪一品种群的牡丹,绝大多数的繁殖栽培时期都以秋季为最佳。
(3)适时适量浇水施肥。给牡丹浇水一定要遵循其喜燥恶湿的特性。牡丹虽然根系发达、粗长、入土深,但因为是肉质根,加之地上部分枝叶繁茂,开花大而多,蒸发量也大,所以必须适时适量浇水,把握好既保持土壤湿润,又不可过湿,更不能积水以及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看天气情况和植株生长状况酌情浇水。
牡丹喜肥,1年中3次施肥是必需的。第一次在早春萌芽时施肥,俗称“花肥”,目的是补充和满足萌芽后枝叶的生长、花芽迅速发育和开花所消耗的营养,以腐熟的农家肥、氮肥、磷肥为主。第2次在花凋谢后施速效性复合肥,俗称“芽肥”,目的一方面是全面补充营养,恢复树势,另一方面此时正是新花芽开始分化时期,可促进其顺利进行。第3次在入冬前后结合灌冻水施入腐熟的农肥,俗称“冬肥”,有利于安全越冬并为牡丹苗第二年春季萌芽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除炎热夏季外,其它时间根据植株生长状况以结合浇水追施稀薄的液体复合肥为佳。浇水施肥后,还应当锄地、松土。
(4)合理整型修剪。牡丹的整型犹如人的着装和梳洗打扮一样,表现出一种气质和精神面貌,它可以使株形整齐优美、花繁叶茂、健康生长。因此,必须掌握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牡丹是丛生的亚灌木,没有主干而有许多丛生的枝。为了使植株通风透光,养分集中,健康生长和柱形优美,必须保持适量的枝条,不能任其生长。另外,每年入冬前还需要把残留的花梗枯梢剪掉,只保留当年生枝条有芽眼而完全木质化的部分。为了使牡丹开花硕大艳丽,还常结合修剪进行疏花抹芽工作,即在早春萌芽时仅仅保留每个枝条上1个健壮饱满的芽,其它的芽以及老干上的不定芽应剥掉,以使养分集中。
(5)封土越冬。牡丹性耐寒,一般露地栽培无须防寒,但在冬季过分寒冷的地方,以及当年新栽培的牡丹苗和1~2年生的牡丹还应于入冬前就地封土墩,保护越冬,也能起到防旱保温的作用。3~4年生以上的植株耐寒力增强,在株丛基部封土便可越冬。
来源:河南郑风生态牡丹园 牡丹养护知识
问题十:牡丹根如何使用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切片。
性味味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止血和瘀。主治消化不良;食积腹痛;泻痢;便血;衄血;月经不调;风湿痹痛;头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敷。
附方①治月经过多,红白痢疾,腹泻:野牡丹干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药》)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野牡丹根二两,夏枯草五钱,酒二两炖,分二次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
2.《陆川本草》:治跌打伤积,腹泻。
3.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滞健胃,止血止痛。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胃痛,血栓性脉管炎,便血,衄血,血吸虫病。
4.
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祛风逐湿,行瘀止痛,消炎解毒,杀虫。治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疽恶疮,腹股沟淋巴结炎,肠炎,丝虫病。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取野牡丹根2-4两(干品)切碎,加水500ml,煎至100ml左右,顿服或两次分服。共治72例,1剂治愈(服药1次后不再腹污,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29例,3天治愈(服药后腹泻逐渐减少,3天内消化道症状消失)35例,4天治愈(服药后腹泻及各种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4例,无效4
例。治愈率94.4%.据观察,一般服药后数小时即止泻,肠呜音减弱;多数病人次日便秘1天;腹痛于止泻后逐渐减轻。但腹胀消失及食欲恢复较慢。治程中来见不良副作用。
长春花目录[隐藏]
植物长春花
栽培技术
中草药长春花
长春花药理分析
生药材鉴定
[编辑本段]植物长春花
植物名称:长春花
学名:Catharanthus roseus (L.) Don
科目: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别名: 日日春、日日新、日春花、四时春、五瓣梅、雁来红
原产地:马达加斯加、印度,现有许多园艺栽培种。
分布 :
原产地中海沿岸、印度、热带美洲。中国栽培长春花的历史不长,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目前,各省市从国外引进不少长春花的新品种,用于盆栽和栽植槽观赏。由于抗热性强,开花期长,色彩鲜艳,发展很快,在草本花卉中已占有一定位置。
形态特征:
长春花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状,叶柄短,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主脉白色明显。聚伞花序顶生。花有红、紫、粉、白、黄等多种颜色,花冠高脚蝶状,5裂,花朵中心有深色洞眼。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 因此它的花朵特多,花期特长,花势繁茂,生机勃勃。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
*警告*长春花是夹竹科的植物,折断其茎叶而流出的白色乳汁,有剧毒,千万不可误食!
生长习性:
喜温暖、稍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3~7月为18~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8℃,冬季温度不低于10℃。
长春花忌湿怕涝,盆土浇水不宜过多,过湿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室内过冬植株应严格控制浇水,以干燥为好,否则极易受冻。露地栽培,盛夏阵雨,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受涝造成整片死亡。
长春花为喜光性植物,生长期必须有充足阳光,叶片苍翠有光泽,花色鲜艳。若长期生长在荫蔽处,叶片发黄落叶。
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耐瘠薄土壤,但切忌偏碱性。板结、通气性差的黏质土壤,结果植株生长不良,叶子发黄,不开花。
应用价值:
长春花不仅姿态优美,花期特长,适合布置花坛、花境,也可作盆栽观赏。还是一种防治癌症的良药。据现代科学研究,长春花中含55种生物碱。其中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绒癌等恶性神瘤、淋巴肉瘤及儿童急性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疗效,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抗癌植物药源。
亲缘关系:
近代DNA分支及形态分类证明,蔓长春花属与水生植物有姐妹群的近亲关系。塔赫他间系统(1980)认为夹竹桃科归入龙胆目,即夹竹桃科与龙胆科在同一龙胆目内,并属于菊亚纲。柯朗奎斯特系统(1981)亦认定夹竹桃科归入龙胆目(和龙胆科同目),亦属于菊亚纲。近代DNA测定报道,夹竹桃科的罗布麻属与龙胆科的龙胆属、藻百年属有姐妹群的嫡亲关系。辩证关系的真理是中介。夹竹桃科虽为陆生植物(未发现水生),但龙胆科分为两亚科,即龙胆亚科(陆生草本)和睡菜亚科(水生植物)睡菜亚科有著名的睡菜属、杏菜属水生植物。因此,DNA测定可进一步证明,以形态为主的分类学认定夹竹桃科与龙胆科有近亲缘关系是正确的;而且充分证明夹竹桃科罗布麻属、蔓长春花属等都与龙胆科睡菜属、杏菜属水生植物有密切的姐妹群关系。
主要品种
常见品种有:
1、杏喜(ApricotDelight),株高25厘米,花粉红色,花径4厘米,红眼。
2、蓝珍珠(BluePearl),花蓝色,白眼。
3、冰箱(Cooler)系列,其中葡萄(Grape)花玫瑰红色。
4、椒样薄荷(Poppermint),花白色,红眼。
5、冰粉(IcyPink),花粉红色。
6、山莓红(RaspberryRed),花深红色白眼。
7、热浪(HeatWave)系列是长春花中开花最早的品种,有花紫红色的兰花(Orchid),花淡紫蓝色的葡萄(Grape)。
8、阳伞(Parasol),株高40厘米,花径5.5厘米,是长春花中最大的花。
9、热情(Passion),花深紫色,黄眼,花径5厘米。
10、和平(Pacificas),花大,花径5厘米,分枝性强,播种至开花仅需60天。
11、小不点(Little)系列,其中琳达(Linda)花玫瑰红色,小白(Blanche)花白色,亮眼(BrightEye)花白色,深玫瑰红眼。
12、红龙(Red Dragon)
13、梦系(Dream)
14、太平洋(Pacifica)
15、地中海(Mediterranean)
16、凉系(Cooler)
17、热浪(Heatwave)
18、星尘(Stardust)
19、玲珑系(Little)
20、小可爱系(Pretty)
21、阳伞(Parasol)
最新品种有:
1、阳台紫(BalconyLavender),花淡紫色,白眼;
2、樱桃吻(CherryKiss),花红色,白眼;
3、加勒比紫(CaribbeanLavender),花淡紫色,具紫眼。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70cm,幼枝绿色或红褐色,全株无毛。叶对生,倒卵状矩圆形,长3~4cm,宽1.5~2.5cm,全缘或微波状,先端常圆而具短尖头,基部狭窄成短柄。聚伞形花序有花2~3朵;萼5裂;花冠粉红色或紫红色,高脚碟状,裂片5;左旋;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以上;花盘为2和睛舌状腺体组成,与心皮互生。果2,圆柱形,和工2~3cm。花期6~9月。
播种育苗:
长春花种子每克在700~750粒之间。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开花。但在长江流域因气候太冷,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1~4月。播种宜采用较疏松的人工介质,可床播、箱播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介质要求pH值5.8~6.2,EC值0.5~0.75,经消毒处理,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2~25℃左右。
移植/上盆:
用穴盘育苗的,应在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上盆。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一次上盆到位,不再进行一次换盆。如果是用开敞式育苗盘撒播育苗的,最好在1~2对真叶时,用72或128穴盘移苗一次,然后再移植上盆。
光照调节:
长春花为阳性植物,生长、开花均要求阳光充足,光照充足还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冬季阳光不足,气温降低,不利于生长。
温度控制:
长春花对低温比较敏感,所以温度的控制很重要。在长江流域冬季一定要采用保护地栽培,低于15℃以后停止生长,低于5℃会受冻害。由于长春花比较耐高温,所以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经常在夏季和国庆节等高温季节应用。
水肥管理:
长春花雨淋后植株易腐烂,降雨多的地方需大棚种植,介质需排水良好对于完全用人工栽培的,则施肥宜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以200~250ppm的浓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减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是用普通土壤为介质的,则可以用复合肥在介质装盆前适量混合作基肥。当肥力不足时,再追施水溶性肥料。
栽培管理:
长春花可以不摘心,但为了获得良好的株型,需要摘心一到两次。第一次在3~4对真叶时;第二次,新枝留1~2对真叶。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如果成品销售不出去,可以重新修剪,等有客户需要时,再培育出理想的高度和株型。栽培过程中,一般可以用调节剂,但不能施用多效唑。
病虫害:
长春花植株本身有毒,所以比较抗病虫害。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等,另外要防止苗期肥害、药害的发生。如果发生的话,应立即用清水浇透,加强通风,将危害降低。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茶蛾等。长时间的下雨对长春花非常不利,特别容易感病。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淋雨。
[编辑本段]中草药长春花
中文名长春花
英文名Madagascar Periwinkle Herb
拉丁名Herba Catharanthi rosei
类别全草类
异名雁来红、日日新,四时春、三万花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G.Don的全草。
此外,尚有本植物的变种白长春花、黄长春花,亦同等入药。形态与本种相似,仅花的颜色不同,前者花白色,后者花**。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含70种以上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新碱(leurocristine)、阿马里新(ajmalicine)、lochneridine、lochnericine、carharosin等。
性味归经微苦,凉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凉血降压,镇静安神。用于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镇静安神,平肝降压。治高血压。”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疗何杰金氏病、恶性肿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白血病,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肿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提取物制成注射剂。
临床应用
用硫酸长春碱治疗何杰金氏病22例,淋巴肉瘤11例,恶性网状细胞增生、蕈样霉菌病、白血病、绿色瘤、纵隔肿瘤各1例,网状细胞肉瘤6例。绝大多数病例均经病理活检或血液系统检查证实。结果获完全消失4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恶化3例,不详3例。副作用:部分病例有肌痛或麻木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用药剂量一般小于每公斤体重0.6毫克。有些病例在用维持量时或停药后2~3周又趋复发。本品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疗效出现快,不需近期重复注射,副作用不大。用硫酸长春新碱治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5例,亚急性淋巴白血病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亚急性粒缎胞性白血病1例,淋巴肉瘤10例。临床获完全缓解或完全消失的计有淋巴白血病2例,淋巴肉瘤1例;显效的为淋巴白血病3例,淋巴肉瘤1例。
[编辑本段]长春花药理分析
药代动力学体内过程:长春碱在消化道内吸收不规律,故不用口服给药,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即离开血液,在1小时内绝大部分集中在肝脏;长春花的生物碱主要由肝脏排至胆道系统而进入肠道,只有5%出现在尿中。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从长春花植物中分离出的生物碱,多具抗肿瘤作用,其中以长春碱、长春新碱最有价值,己应用于临床。两者化学结构极相似,但抗瘤谱不尽相同,两药间无交叉抗药性。长春碱主要用于何杰金氏病、绒毛膜癌(对氨甲喋呤已产生抗药者,则需用较大剂量);此外,对淋巴肉瘤、蕈样霉菌病(Mycosisfungoides)、白血病、横纹肌软骨瘤、黑色素瘤、精母细胞瘤、畸胎瘤、星形细胞瘤、网织细胞肉瘤、癌(胸、肺、口腔、胃、结肠、直肠、卵巢、颈部、子宫、膀胱、肾等部位)等的抗肿瘤作用还需进一步肯定。
这些生物碱能降低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中止于中期,表现为细胞毒(对正常骨髓、毛囊上皮均有抑制作用,使白细胞降低,脱发;但对红细胞、口腔和胃肠道粘膜、部分肝切除大鼠的肝再生则无影响)。
长春碱的作用如一个阳离子与多种蛋白产生沉淀,与Ca++相似。国产长春花总碱的一部分Ac-875,用20-40mg/kg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腹水型肝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用10mg/kg对大鼠腹水型吉田肉瘤也有较好的疗效。长春碱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本身无破坏作用,但能延长小鼠寿命。
2.降压作用 总碱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兔均有降压作用,血压下降速度快,与萝芙木总碱制剂的缓慢降压不同,且在降压同时伴有呼吸加深,幅度变大现象;切断迷走神经或用阿托品不影响其降压效果。从长春花中分离得针状或小棒状无色生物碱结晶、静脉注射1.5-4mg/kg,对麻醉猫、犬、兔等均有显著降压作用,降压持续约1小时后才恢复或接近原来水平;剂量大于4mg/kg时,血压下降剧烈可致死亡,无快速耐受现象,用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引起急性肾原性高血压,生物碱不但能取消其l压作用,并且能使血压降至原水平之下。总碱还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属于解痉性神经节阻断剂)。
3.降血糖作用 国外民间用长春花叶及全植物治疗糖尿病,从长春花中分离出Vindoline、Leurosine、Lochnerine、Catharanthine、Tetrahydroalstonine、Vindolinine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开始较缓慢,但较持久。叶的水提取物对正常及四氧嘧啶引起糖尿病的兔、狗亦能降低血糖。
4.利尿作用 Vindolinine等对盐水负荷的大鼠有利尿作用。
5.其他作用 总碱对离体子宫与肠管无兴奋作用,大剂量对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国外介绍子宫出血时可作止血剂,其根可作流产用。其所有生物碱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苏联产Vinca分钟orL.中提得的Vinca分钟具有降压作用,不表现镇静,对子宫、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从VincaerectaRgl.EtSchmach中提得的Ervamidine具有镇静、降压作用,并表现中枢性肌肉松弛,Vincarin有显著的镇静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从长春花中已经分离得到的吲哚类生物碱有70余种,如长春碱(vinblastine,vicaleukoblast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 leurocristine),洛柯定碱(lochneridine),洛柯辛碱(lochnericine),去乙酰文朵尼定碱(catharosine)[1],长春花碱 (catharanthine)[2],长春尼定(vindorosine),洛柯宁碱(lochneri-nine),四氢蛇根碱(tetrahydroserpentine)[3] ,异长春碱(leurosidine即vinrosidine)[4],环氧长春碱(leurosine即vinleurosine),洛柯碱(lochnerine),四氢鸭脚木碱(tetrahydroalstonine)[5],西特斯日钦碱(sitsirikine),二氢西特斯日钦碱(dihydrositsirikine),异西特斯日钦碱(isositsirikine)[6],去羟长春碱(isoleusosine),长春米辛碱(vincamicine),卡擦任碱(catharine),长春尼辛(vindolicine)[7],长春尼宁二氢氯化物(vindolinine-2HCl),白饭树碱(virosine)[8],洛柯绕文碱(lochrovine),派利米文碱(perimivine),长春考灵(vin-coline),洛柯绕定碱(lochrovidine),洛柯绕辛碱(lochrovicine),长春尼定碱(vincolidine),长春尼宁(vindolinine)[9],蛇根碱(serpen-tine)[10],留绕西文碱(leurosivine),绕维定碱(rovidine),二氢长春尼宁(dihydrovindolinine),冠狗牙花定碱(coronaridine)[11]等。又含肌醇(inositol),琥珀酸(succinic acid),黄酮类化合物[12], 断马钱子酸(secologanic acid)和四乙酰断马钱子甙(secolog-anoside)[13]。长春花胺(catharanthamine)[14],2’-羟基长春碱(leu-rocolombine,即2′-ydroxyvincaleukoblastine)[15]。根含生物碱:帽柱木碱(mitraphylline),阿枯米辛碱(akuam-micine),长春西定(vinosidine),洛柯文碱(lochnerivine),硫酸卡文辛碱(cavincine sulfate),硫酸留绕西文碱(leurosivine sulfate),阿模楷灵碱(ammocalline),派利卡灵(pericalline),阿模绕生碱(ammorosine),硫酸派绕生(perosine sulfate),硫酸卡文西定碱(cavincidine sulfate),硫酸马安卓辛碱(maandrosine sulfate),硫酸卡生定碱(cathindine sulfate)[16],长春碱,δ-育亨宾(δ-yohimbine, ajmalicin,raubasine)[17-19],蛇根碱,鸭脚木碱(alstonine),四氢鸭脚木碱[18]。根皮含鸭脚木碱和蛇根碱[20]。叶含生物碱,主要为长春多灵(vindoline),长春尼宁(vin-dolinine),四氢鸭脚木碱;又含育亨宾,长春花碱,长春碱,长春新碱等[21]。并含派利文碱(perivine)[22]。
药(毒)理学
毒性:长春新碱给猴静脉注射2mg/kg引起体重下降,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四肢无力,肌肉麻痹;剂量为4.0mg/kg时,猴在30小时内死亡。长春碱的主要毒性为抑制骨髓功能;长春新碱对神经糸统、胃肠道的毒性较突出,如感觉异常、膝反射消失、肌无力、神经痛、脱发及腹绞痛、肠梗阻等,而对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则较长春碱轻得多。
不良反应及治疗
应用长春碱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部分病例下降较显著,停药后1-2周后才恢复正常,因此每次注射前应检查白细胞数,如低于4000即使间隔已达1周仍不宜进行注射,须待恢复到4000以上再可注射,对红细胞、血小板影响较少。少数病人用药后可有食欲轻度下降及其他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等),部分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头晕、暂时性精神抑制、感觉异常、深部腱反射消失,此外尚有口腔粘膜炎、尿潴留、窦性心动过速等;对动物骨髓及淋巴组织有明显抑制作用,精子形成障碍,肠粘膜浮肿,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大量长期应用可出现肝细胞萎缩。对静脉有一定的刺激性,注射部位可有暂时疼痛,如漏出皮下,可引起局部坏死。长春新碱的临床毒性,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感觉异常(四肢麻木、刺痛),深部腱反射消失,全身软弱、运动障碍、声嘎、眼睑下垂、复视,此外尚有便秘、肌肉疼痛、腹痛(绞痛式)。大约有20%的病人表现脱发,出现一般副作用不影响治疗,个别病例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需暂时停药。末梢神经损害现象多出现在6-10周后,停药后复原甚慢。注射可引起发热,一般3天内下降至正常。此剂对造血系统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2-4周时,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降到最低、以后随病情好转而上升,但和其他抗癌药物比较则抑制作用较小。对静脉亦有刺激性,故静注时不可漏出皮下。
[编辑本段]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全草长30-50cm。主根圆锥形,略弯曲。茎枝绿色或红褐色,类圆柱形,有棱,折断面纤维性,髓部中空。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形,长3-6cm,宽1.5-2.5cm,先端钝圆,具短尖,基部楔形,深绿色或绿褐色,羽状脉明显;叶柄甚短。枝端或叶腋有花,花冠高脚碟形,长约3cm,淡红色或紫红色。气微,味微甘、苦。以叶片多、带花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呈类圆形,有4个较大棱脊凸起,表皮外壁微增厚,有锥形单细胞非腺毛。皮层外侧2-3列薄壁细胞较小,向内逐渐增大。中柱鞘纤维呈不连续环列,壁微木化。维管束双韧型;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群多为10余个并列成行,呈放射状;射线多为单列细胞。髓部大。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5g,置索氏提取液中,加甲醇提取4h,滤过,蒸去甲醇,残渣加0.25mol/L硫酸溶液溶解,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加氯仿后再调pH至11.0-12.0,析出生物碱用氯仿提取完全,水洗后,回收氯仿,甲醇定容5ml,作为供试液,另以蛇根碱甲醇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氧化铝薄层板上,用丙酮-甲醇-醋酸(70:25:5)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