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我们大多数吃的是大米,打出来的稻谷都需要再次摸出稻壳才能把大米取出来煮饭吃,其实这个稻壳的作用还是有蛮多的,尤其是在农村,那么现在稻壳的价格要多少钱一吨呢?有些大量种植大棚蔬菜的朋友往往会把稻壳在南方,我们大多数吃的是大米,打出来的稻谷都需要再次摸出稻壳才能把大米取出来煮饭吃,其实这个稻壳的作用还是有蛮多的,尤其是在农村,那么现在稻壳的价格要多少钱一吨呢?有些大量种植大棚蔬菜的朋友往往会把稻壳运用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稻壳的价格多少钱一吨?
黑龙江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稻壳1400元/吨;山东济宁市鱼台县稻壳871.67元/吨;辽宁朝阳市北票市稻壳400元/吨;陕西咸阳市兴平市稻壳800元/吨;江苏宿迁市沭阳县稻壳370元/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稻壳800元/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稻壳600元/吨;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稻壳430元/吨;湖北襄阳市襄城区稻壳250元/吨。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二、大棚蔬菜是怎样运用稻壳的?
1、选择好腐熟方式
在施加稻壳粪之前,一定要提前进行堆积腐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它提前施入棚中在蔬菜定植前让其腐熟。
在腐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肥力酵父等腐熟剂来帮助快速腐熟,与此同时需要浇水让它保持湿润的状态,这样能够促使稻壳吸取更多的水分帮助它快速腐熟。
需要注意的是提前进行堆积腐熟的没有必要堆太高,这样会导致堆内的热量无法分散,而导致闷堆。
那么什么时候能判断稻壳粪已经处于腐熟的状况呢,可以观察当稻壳粪外表变黑变软、臭味消失时就是处于腐熟的状态了。
2、选择好使用时期
稻壳粪在腐熟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夏季使用腐熟速度快,这时棚室内温度高,可以浇大水,有利于稻壳快速腐熟。
而冬季使用时棚室气温低、浇水少,稻壳在土壤中基本不腐熟,而到春季转暖后稻壳再腐熟放热,容易引起根系受伤。
3、选择好使用方式
现在大部分菜农施用稻壳一般是和粪肥同时施入或直接购买稻壳粪,这样是克服稻壳难腐熟的特点,但稻壳的这个特性也可以被菜农合理利用,有的菜农在操作行间覆盖了一层稻壳,由于是冬季施用,稻壳不适合腐烂,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量,能起到很好的降湿作用,又可避免全棚覆盖地膜造成透气性降低,而夏季翻地时可将稻壳一起翻入土壤,与粪肥一起发酵,又可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关于稻壳价格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
大棚蔬菜近几年发展的很快,为了使大棚蔬菜得到合理安排,有效利用,能够周年栽培,我们就要互道蔬菜大棚可以种植什么作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蔬菜大棚可以种植的作物,一起来看看。
蔬菜大棚可以种植的作物
一、西瓜、夏大白菜、菠莱
西瓜选用抗病苏蜜、丰乐1号、黑美人等优良品种,1月底2月初采用营养钵加电热线育苗。3月上旬定植,大棚内套中棚和小拱棚加地膜四层覆盖栽培。5月下旬上市,7月上旬拉秧。西瓜拉秧后耕翻整地,播种夏大白菜,选用夏阳、夏丰40等品种,覆盖遮阳网促进出苗,肥水猛攻不蹲苗,9月上中旬上市。菠菜9月中下旬播种,元旦至春节上市。
二、冬瓜、小白莱、莴苣
冬瓜选择上海青皮、广东黑皮、马群1号等品种,1月底2月初育苗,3月中旬定植,三层覆盖,6月上中旬上市,8月上旬拉秧,小白菜于冬瓜定植时撒播,4月中旬上市。莴苣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外界气温降至3~4℃时覆盖棚膜,2月下旬上市。
三、春黄瓜、豇豆、秋黄瓜、青菜
春黄瓜选用津春2号、津春3号、中农5号品种,1月底2月初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株行距为25~30cm*40~60厘米,4月中下旬上市,采收期20~30天。豇豆选用豇28-2、宁虹3号等品种,5月中下旬套种于黄瓜根旁,每穴播种2~3粒,7月上中旬收嫩荚上市。秋黄瓜选用津春5号、津研7号,8月上旬直播,10月上中旬上市。青菜9月中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
四、茄子、扁豆、花菜、苗芹
茄子选用灯泡紫茄品种,10月中旬播种育苗,3叶~4叶期分苗,2月底3月初定植。扁豆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旬定植于大棚中间走道两侧的茄子行间,行距约1米,每亩30穴。覆盖方式为大棚内套小棚加地膜,并加盖草苫或2层或3层遮阳网。4月下旬茄子上市,7月上中旬拉秧,5月下旬扁豆上市,7月底清田。花菜选用瑞雪特早50天、龙峰特大50天等早熟品种,6月20日前后用遮阳网覆盖育苗,3叶~4叶期分苗假植,7月底8月初定植,覆盖遮阳网促进缓苗。9月下旬上市,10月中旬清田。药芹选用玻璃脆芹、津南实芹等品种,8月上中旬育苗,覆盖遮阳网,10月中旬定植,夜间气温低于10℃时覆盖大棚膜保温促长,元旦至春节上市。
五、番茄、冬瓜、青蒜、茼蒿
番茄选用早熟、抗病品种,如霞粉、合作906,11月上旬育苗,2叶~3叶期分苗,2月中旬定植,四层覆盖,4月中下旬上市,7月上旬清田。冬瓜3月上旬青苗,4月上中旬套栽于棚架下脚内侧20厘米的番茄行间,每亩200株,伸蔓后在大棚脚外侧用芦竹搭架引蔓,6月底7月初上市。大蒜7月下旬条播播前蒜种进行低温处理或用水浸泡24小时,适当密植畦面盖麦秸,覆盖遮阳网,10月上中旬上市。茼蒿11月上旬播种,覆盖棚膜,元旦至春节上市。
六、青椒、丝瓜、药芹
青椒选用苏椒5号、洛椒4号等品种,10月中旬播种育苗,3~4叶期分苗,2月底3月初定植,四层覆盖,4月中旬上市,7月上旬拉秧。丝瓜选用白籽棒状肉丝瓜,3月上旬育苗,4月中旬套栽于棚架脚旁青椒行间,亩栽220~250株,6月中旬上市,8月中旬拉秧。药芹8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元旦至春节上市。
大棚蔬菜的种植方法一、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发生肥害后产生的问题,一是抑制蔬菜根系发育,削弱了对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蔬菜株体发生反渗透现象,导致生理萎蔫或者叶缘枯焦;三是进发有毒气体危害;四是引发蔬菜缺素症。
二、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产生药害的原因,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发生药害后,有的蔬菜叶片很快失绿;有的产生焦斑、穿孔;有的落叶、落花、落果或者出现畸形;最严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约大棚蔬菜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发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水难引,望水兴叹。旱害既影响蔬菜适时播种安苗,又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给蔬菜施肥、打药等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旱害的影响有时还超过肥害和药害。
四、连茬障碍。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种同一类别或同一种蔬菜,而产量和产品质量逐年下降。产生障碍的原因,
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及时易出现缺素症;
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黄萎病;
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因此,为了使塑料大棚能生产更多的优质蔬菜,在棚址的选择和生产过程中,应总结教训,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选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确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没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条件的地方,每座大棚应安装一个供水龙头。标准高的还应配设喷灌设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进蔬菜稳健生长。
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
二是要施用精制有机肥、高能有机肥,如叶美丰、果美丰等;
三是要改偏施氮磷为减氮,稳磷,增钾,配施微肥;
四是要分次适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现肥害,要喷施多种活性液肥缓解危害。
再次,要科学用药,确保蔬菜安全。
一是发生轻微的药害,可用加强肥水管理的办法,恢复蔬菜正常生育机能;
二是要选准对口农药,特别是除草剂要慎重施用;
三是把住农药的剂量、浓度关,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一种农药;
四是切忌随意混用农药;五是施药要避开高温;
六是施用过除草剂的器械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才能再用。
第四,要轮作换茬,调整蔬菜栽培环境。
一是茄子、番茄、瓜类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分季更换种植其它蔬菜品种;
二是易发生连连障碍的大棚要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三是选用土壤重茬剂,抑制病菌;
四是针对缺素土壤,及时补充所缺养分。
大棚建了,蔬菜种了,然而一年到头来却还是赚不了几个钱,这是不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朋友的困惑。其实种植大棚蔬菜,想要生产效益好、经济效益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可操作性强且颇具创新的种植模式,比如以下关于大棚蔬菜的九种套作模式就十分值得借鉴和参考。
模式一西葫芦——番茄——油菜
1月下旬进行西葫芦温室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采收,6月上旬拉秧后整地,6月下旬平作直播番茄,以旧塑料遮阴防雨,每亩留苗3300株,10月初封棚,在番茄淡季陆续上市,11月下旬拉秧,接茬直播油菜,春节前陆续采收。该模式亩产西葫芦1000千克、番茄4000千克、油菜900千克。
模式二架豆角——冬瓜——芹菜
1月下旬在棚室内进行架豆角护根钵育苗,每盆播4-5粒种子。2月底在预留畦内开沟定植,沟距0.15米,株距0.1米。架豆角3月下旬采收,5月上旬拉秧。后茬冬瓜3月下旬在阳畦或温室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初定植,行株距0.6米×0.3米,6月下旬收获。下茬芹菜,于7月上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在棚室内,10月中旬扣膜封棚,可延至春节上市。每亩可产豆角1800千克、芹菜6000千克。
模式三春大白菜——夏黄瓜——西芹
①大白菜因在早春生产,应选择生长期短、对春化要求严格的春大将、阳春、良庆等大白菜品种。在1月中下旬大棚内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移栽棚内,4月上旬始收,施足基肥,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莲座期末结球期初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千克-20千克。
②夏黄瓜(选用津研4号等品种)于4月下旬营养钵育苗,5月下旬移栽,7月上旬始收,黄瓜苗龄30天移栽,每亩植3000株。移栽成活后,用10%腐熟人粪尿追一次肥,隔5-6天再追一次肥,黄瓜浇水宜用引水沟的沟灌方法进行,忌漫灌。
③西芹(美国西芹)于7月下旬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荫障育苗,幼苗3-4片叶时分苗,株行距6厘米见方;9月中旬,幼苗8-9片叶时移栽(定植前,施足基肥),每亩植6000株左右;10月下旬扣棚,12月份始收,在收获前30天,喷一次50毫克/升的赤霉素液,可促进茎叶生长,提高产量。一般亩可产春大白菜3500千克、夏黄瓜3000千克、西芹6000千克。(注意慎重使用化肥或农药,以免造成不要的损失。)
模式四茄子——冬瓜——绿菜花——生菜
茄子(选用早熟品种快园茄)于11月下旬在棚室内育苗,12月底分苗,3月上旬定植,行株距为0.5米×0.4米,4月下旬采收,5月下旬拉秧。下茬冬瓜(一串铃)于4月中旬在阳畦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下旬定植,行株距为0.6米×0.3米,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下茬绿菜花(里绿)于7月上旬露地育苗,8月上旬定植,行株距为0.45米×0.45米,10月初收获。下茬生菜,于10月中旬于温室内播种育苗,同时扣棚模,11月中旬定植,行株距为0.2米×0.15米,1月上旬采收。每亩棚室可产茄子4000千克、冬瓜4000千克、绿菜花700千克、生菜1000千克。
模式五芫荽——黄瓜——西红柿
6个棚三年试验结果:在前茬拉秧后(不撤棚),6月中旬播种芫荽,亩播种1.75千克-2千克。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开始出售,收获期不能晚于9月初。收后9月上旬播种黄瓜,10月中下旬定植不需嫁接,同时扣旧棚,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12月中下旬拉秧,(据黄瓜和番茄苗子长势而定)在定植黄瓜时靠操作室一头留25平方米(一间棚室)不栽植黄瓜,于10月5号左右播种番茄,2真叶分苗,黄瓜拉秧后及时定植,2月下旬开始上市,5月中下旬拉秧,此季是主要收入季节,一定要施足优质有机肥,加强深冬及早春管理。该种植方式亩产芫荽菜250-350千克、黄瓜1000千克、番茄3500千克。
模式六小油菜——西葫芦——辣椒——架豆角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小油菜,密度不宜过大,9月上旬一次性收获。9月上中旬及时播种西葫芦,出苗后扣棚,10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中旬开始上市,2月中下旬拉秧,12月初在棚内播种辣椒,2-3片真叶用营养钵或育苗钵分苗,待门椒有绿豆粒大小时(约2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上市,6月中下旬清棚,辣椒收前5月20日前后用营养钵或育苗钵两粒种籽一钵育。架豆角于5月30日-6月5日定植,7月上旬上市,8月上旬结束,此茬正是蔬菜供应淡季。西葫芦和辣椒是这种种植方式的主要收入季节,该模式亩产油菜2100千克、西葫芦4000千克、辣椒1600千克、架豆角2100千克。
模式七甘蓝/黄瓜——青椒
甘蓝 (中甘11号)于12月上旬在棚室内育苗,1月上旬分苗,2月中旬定植,行株距0.35米×0.33米,5月上旬收获,下茬春黄瓜 (长春密刺)2月中旬在温室内采用护根钵育苗,3月中旬套栽定植,5月中旬采收。下茬青椒,7月下旬直播温室内,并用旧塑料膜遮荫防雨,双行单株平作。留苗行株距0.5米×0.25米,10月中旬封棚保温,11月下旬开始采收。每亩棚室可产甘蓝4000千克、黄瓜6000千克、青椒2500千克。
模式八温室黄瓜——草菇
每年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9月播种育苗,翌年5月下旬采收结束,产量可达9000千克,亩产值2.0万元左右,亩效益1.5万元左右 (每亩棚室等成本按5年分摊)。6-8月间可以栽培两茬草菇,草菇种植亩成本在1300-1500元,亩产草菇1500千克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2万元以上。
模式九西葫芦——夏莴笋——秋延辣椒
西葫芦(可选用早青西葫芦)于1月上旬营养钵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采收,5月上旬清园;莴笋(可选用特耐热二白皮)于4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移栽,7月中旬始收;辣椒(可选用皖椒1号等品种)于8月初播种,9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扣棚,元旦、春节上市。该模式一般亩产西葫芦2000千克、莴笋2500千克、辣椒1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