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喷施时间及叶面追肥技术要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3:49:49
字号:

作物叶面追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施肥措施。它不仅可快速补充作物生育期间所需养分,对作物某些缺素症或因遭受自然灾害需要及时补救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作物生育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弱,及时叶面施肥,可避免作物脱肥早衰所导致的减产。而且肥料利用率高(其效率为土壤施肥的6~20倍)。但要施好叶面肥,还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

叶面肥喷施时间及叶面追肥技术要点

一、最佳喷施时间

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最佳喷肥时间,喷早了,叶面窄吸肥少,浪费多,效果不理想,喷迟了叶片退黄老化,吸肥功能低有些作物喷迟了还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和降低商品价值。根据多年的经验以采收子粒为对象的作物,如:大豆、水稻、玉米、油菜等,以始花期至灌浆期为宜。因此期植株生长旺盛需肥量大,叶片吸收能力强,喷肥效果较好。以茎叶为采收对象的,如:白菜应在开盘期,芹菜、大蒜等应在上市前25~30天为好。瓜、荚、果类作物以膨大期喷肥效果为佳,在最佳期内喷肥,能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特别是对出现缺素症的作物,在生长期间发现有缺素症状时,应及时喷施相应的叶面肥,效果很好。例如,当作物下部老叶发黄时可喷施氮肥,当豆科作物新叶发黄时应喷施铁肥。当作物叶片边缘发焦枯黄时可喷施钾肥。目前小麦成熟前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抵御干热风,是一项成功经验。

二、肥料种类

叶面追肥应根据作物的需求,确定肥料种类对症下肥,在基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以氮磷肥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时,要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也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选用含有生长调节物质的叶面肥。如水稻、玉米施锌可以防止水稻僵苗,玉米白苗病;大豆喷施含钼肥料可以提高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应用芸苔素内酯可使蔬菜提前成熟上市。

三、喷施地块的选择

叶面追肥一般在下列地块施用效果较好:一是遭受洪涝灾害后作物根系长势不好的地块,二是底肥不足后期明显脱肥的地块,三是农作物易出现或已经出现某种缺素症的地块,四是欲求获取高产量高效益的地块。如药材、大棚蔬菜等。

四、叶面喷肥的浓度

喷洒浓度要适当。叶面追肥一定要控制好喷洒浓度,浓度要严格按照有关说明,严禁随意提高浓度,否则会产生肥害。特别是微量元素肥料,作物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要严格控制。

五、叶面喷肥方法

叶面喷肥方法要恰当。因肥料养分要通过叶片气孔吸收进体内,而叶片气孔主要在叶背面,所以无论是以人工喷肥还是采用机械喷施,在喷施时主要喷叶背面,喷嘴要朝上,雾点要细,同时喷量不要过大,以防肥液积聚叶尖产生肥害烧尖。

六、叶面喷肥的天气和时间

追肥效果的好与差,与喷肥的天气、温度、风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作物其叶肉细胞结构松紧,空隙大小,展开时间等有差异,叶片施肥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作物叶片这一生理习性,喷肥天气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照射,以免液肥蒸发过快,影响吸肥效果,喷肥时的气温应达到25℃~30℃,液肥的水温应在20℃~28℃水温气温过低都会影响喷肥的效果。在风速过大的天气,叶面追风效果也不理想,另外在喷肥后2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七、叶面追肥的季节

叶面吸肥强弱与气温高低密切相关,一般高温天气吸肥多,低温天气吸肥少,甚至不吸肥。从季节上看,叶面追肥主要在春初至秋末。从作物生长阶段来看,主要是营养生长旺盛阶段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一年四季温度分布看主要在高温阶段。

总之,叶面喷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要点:喷肥要有针对性、肥料品种要适宜、混用要得当、浓度要恰当、喷洒要及时、时间要适宜、方法要讲究、次数要合理、喷洒要均匀。

一.栽培技术

l、育苗 秋冬季栽培的西芹,播种期正值6~7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应选在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育苗畦。

播种前要进行浸种催芽(因发芽适温为15~20度),为了促进发芽,防止高温,出苗慢,不整齐,可采用冷水低温处理方法,把种子用冷水浸泡4小时,然后装在布袋中,放在冷凉处催芽,每天用冷水冲洗1次,在种子露芽后再播种,也可以用500~800ppm赤霉素浸种处理8~12小时后再催芽,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前苗床应浇足底水,播种时因西芹育苗时间较长,应比普通芹菜稀。播种后要防雨遮荫。可用塑料薄膜支成拱棚,四周通气,或用寒冷纱支成拱棚,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和阳光直射。

苗子出土时,可在早晚浇水降温,促进幼苗出齐。小苗出齐还应经常浇水,保持床面湿润。立秋后温度降低时,可逐渐撤掉塑料薄膜和寒冷纱。撤去覆盖物后要浇1次水,并追施1次氮肥。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间掉弱苗、病菌和杂草,并在雷阵雨后浇地下水降温,防止死苗、烂苗。苗龄一般60~70天,苗子长到5~6片真叶时可以定植。

2、定植 秋冬季栽培的西芹定植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温度适宜,应及时定植。定植前,定植回应施足优质基肥,这是丰产的物质基础。一般亩施,堆肥5000千克,然后要耕耙均匀,一般做成平畦。定植时苗子应按大小分别定植,为其定植后生长整齐打好基础。定植深度以埋住根茎为宜,不可过深或过浅。定植密度以栽培方式而异,塑料大棚栽培生长延后时间较短,株形较小,定植可稍密一些,以20厘米x20厘米为宜,16000株/亩左右,单株定植,改良阳畦或温室生长及供应时间均长一些,株形大可稍稀一些,株行距25~30厘米x25~30厘米,7500~10000株/亩左右。定植时虽然温度适宜,但阳光强烈,所以应直接定植在保护地之中。但要保持通风,为使幼苗成活,定植后要小水勤浇,保持湿润。

3、水肥管理 幼苗成活,生长初期,幼苗生长缓慢,需水不大,应在适当追肥浇水后进行浅水中耕,保持田间土壤湿润,使表土稍干燥,也就是上干下湿。

定植后约1个月左右,西芹就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生长速度加快,叶片数迅速增加,所以此时期要追施2~3次速效性氮肥、磷肥。并加大浇水量,也可浇水时追施鸡粪,保证水份及养分的供应。

芹菜外叶长到一定程度(大约30天),随气温降低和短日照及光照强度的减弱。叶片从开张生长转为直立生长,一般称立心期,外中地不再增加,而代之的是心叶发育,植株开始进入肥大充实期,此时期要特别注意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分。要注意追施氮肥和钾肥,以促进心叶生长和植株肥大,提高西芹的商品价值和产量。此时期可持续50~60天。收获前一个月最好喷1次赤霉素,用浓度50ppm的溶液于晴天喷于叶面,对植株有明显的增高,加速西芹的生长,增加产量,提前上市。

二、病虫害防治

西芹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斑枯病、叶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癌病等。

1)虫害 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或5%与马拉硫1000~1500倍喷雾,每5~6天1次,连续喷2~3次。

2)病害 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尤其是保护地栽培,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注意通风,避免重茬。药物防治,斑枯病,叶霉病使用80%代森铵800~1000倍;1:0.5~1:200倍波尔多液。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喷洒800倍呋喃西林;用150~200ppm农用链霉素或500~600倍代森锌药液喷洒。

3)生理病害 缺硼时要多施有机肥料,追施速效肥时要结合灌水。其次要施用硼砂;发现缺镁时(下部叶片沿着叶脉发生黄化,渐渐向上扩展),可叶面喷0.l~0.2%硫酸镁或氧化镁;在芹菜叶柄上出现空心,商品价值就降低。当氮和水分充足,光合作用活跃时不易空心。肥料不足,土壤干燥,冬季的低温都可能诱发空心。此外,由于使用赤霉素前肥水不足也会促进空心。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引起叶片绿色加深,生长速度减慢,植株开展,纤维多,品质下降。西芹生理性病害,主要从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地控制环境因素入手,再根据出现的症状结合施用微量元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42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