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稻瘟病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3:22:23
字号:
眼下,即将进入水稻病虫害高发期,水稻产区在夏季应重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 [稻瘟病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 稻种应从无病田或轻病田留选。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保证基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使水稻植株健康生长,配合水的管理,创造不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 抓住关键、适时喷药保护 稻瘟病化学防治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苗叶瘟狠抓秧苗防治,如秧苗出现病斑,尤其是急性型病斑出现,应开始防治;叶瘟应注重保护易感病品种水稻的分蘖盛期,及时掌握病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结合气候条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穗瘟防治应注重保护抽穗期,如果孕穗期叶瘟发生普遍并迅速上升,特别是剑叶出现急性型病斑增加或叶枕瘟发病率高,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时,应确定防治田块,抓好农药防治。 常用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75%丰登可湿性粉剂,40%富士1 号乳油。

如何防治稻瘟病

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的“不死之癌”,在我国南方水稻从育秧期到成熟期的整个时期均可侵染,而在我国北方,水稻移栽后直至成熟期均可侵染。不同类型的稻瘟病对水稻的威胁不同。重要的是,水稻许多其他病害引起的病斑也会成为稻瘟病孢子侵染的通道,这也是为什么水稻在发生亚麻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等病害时,容易引起伴生的稻瘟病。

因此,控制稻瘟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能引起稻瘟病的因素很多,在固定的时间或生长期内是无法有效控制的。只有综合影响因素才能判断是否需要及时防治稻瘟病。

1.根据气候条件及时防治。水稻秧苗达到6-7叶龄后,进入分蘖盛期,同穴苗数大幅度增加,秧苗的叶片数也随着茎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大风、降雨、长时间湿热天气的条件下,树叶会相互摩擦,出现一些褐斑。主要原因是刀片摩擦造成的伤口引起病菌或孢子的感染。如果是在北方地区,这个阶段稻瘟病感染的概率有限,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有限。

而在南方地区,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容易造成稻瘟病的孢子从病斑侵入,从而在叶片和穗轴上滋生大量的病斑。因此,在叶片受到特殊气候条件伤害后,建议及时防控稻瘟病,避免稻瘟病蔓延。

2.根据品种抗性控制稻瘟病。水稻品种繁多,对有效积温的要求不同,口感品质差异,产量差异,抗性优劣,可谓“百花齐放”。但从品种审定的角度来看,稻瘟病抗性也是水稻新品种审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可分为抗性、中抗和高抗。在选择水稻品种时,最好咨询经销商或其他种植户,了解该品种对稻瘟病等病害的抗倒伏能力,以决定是否需要加大稻瘟病防治的力度和频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42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