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访查中国姓氏,发现“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东、西、南、北、中”、“第五”等,都是姓氏。
油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以上姓氏中,第一姓氏“油”姓在江苏全省共有7个人,其中3个“男油子”、4个“女油子”,年纪最大的“女油子”在苏北灌南,今年69岁,年纪最大的“男油子”在南京,今年43岁(其女儿今年15岁)。
盐
具有重大进展的是该报在持续几天的寻找中,终于从江苏省约8000万人口中找到了13个“盐罐子”,其中五男八女,年纪最大的在苏北睢宁县,是个90岁的老太太,而年纪最小的“盐罐子”则生活在江苏丹阳,是个今年刚满7岁的女童。
酱
其实,根据本次活动开始前的预测,在上述姓氏中,最难找的就是姓“酱”的,但这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居然在其他省份总共找到了 14个人,这六男八女分布在云、贵、川、鄂、豫地区,分属汉、苗、侗、白4个民族。仔细一找,竟然找出这么多的“酱”,让人看了瞠目结舌。而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没完,在“酱”姓人中,湖北省随州市竟然有两个同名同姓者——酱豆腐,一个1983年出生,一个1985年出生,两人出自同一个村,估计“酱豆腐” 在当地是道“名小菜”。
醋
在“醋”姓的寻找中,其结果与前期调查的结果相一致,南京河海大学的“醋院科”和南京理工大学的“醋波涛”占据两席,全省再也找不出第三人。看来,除了“酱”,“醋”姓在江苏全省最为金贵了。
茶
继发掘出南京城里的“六朵茶花”后,放眼全省,我们竟然找出男男女女总共107朵“茶花”,并且分布苏南、苏北各地区,据初步了解,多数是云贵地区嫁到江苏来的“茶花女”。
网络中找到的,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次组织/参加茶会?来看看这些注意事项吧
1、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出处:宋代韩元吉的《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释义:在这腊尽春回之际,梅花盛开,梢头已染成一片嫣红;待您到任时,春光明媚,白茶叶也该争先吐出芽叶为您洗尘接风。
2、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出处:唐代张蠙的《夏日题老将林亭》
释义:到井台放下辘轳闲逸中浸凉美酒,开鸟笼鹦鹉学舌提醒人莫忘煎茶。
3、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出处:宋代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
释义:年老之时一到春天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出处:宋代杜耒的《寒夜》
释义:冬夜有客来访,一杯热茶当美酒,围坐炉前,火炉炭火刚红,水便在壶里沸腾。
5、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出处:元代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
释义: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从古至今,茶会都是文人雅士和爱茶之人最喜爱的雅集活动。参加一场雅致的茶会,可以品饮难得一见的好茶、认识情趣各异的茶人、聆听与众不同的故事、学习品茶泡茶的知识,绝对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为了让一期一会的茶会不要留下遗憾,无论您是茶会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了解一些茶会的必要礼仪与相关注意事项,还是很有必要的。
?
古人的观点
关于茶会的宜忌,古人有过很多深刻而又有趣的论述。
比如明代徐勃在《茗谭》写道:
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
焚香雅有逸韵,若无名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
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
茶会上好茶配好香,自然有一番相得益彰的雅趣。 不过,他接下来说的就更有意思了:
饮茶,须择清瘦韵士为侣,始与茶理相契。
若睸汉肥伧,满身垢气,大损香味,不可与作缘。
看来,以瘦为美不仅是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明代的胖子也备受吐槽呀。不过,相比之下徐勃真正喜欢的恐怕还是有谈吐、有气质“韵士”,若是有文化的胖子,他大概还是可以接受的吧。
对于宾客的选择,宁王朱权就更加直白了,他在《茶谱》中说:“啜茶大忌白丁,故山谷曰:茶须是吃茶人。” 这一点,倒是古今文人雅士的一致观点,这不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也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关于饮茶的规矩,说得最详细的当属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了。对于适宜品茶的时间、不适宜品茶的时间、不适宜茶会的环境器具都有论述,很值得茶会的组织者借鉴,兹引如下:
适合饮茶的时机:
心手闲适 披咏疲倦 意绪棼乱 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 杜门避事
鼓琴看画 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洞房阿阁 宾主款狎 佳客小姬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小桥画舫 茂林修竹 课花责鸟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 酒阑人散 儿辈斋馆 清幽寺观 名泉怪石
不适合饮茶的时机:
作字 观剧 发书柬 大雨雪 长筵大席 翻阅卷帙 人事忙迫 及与上宜饮时相反事
不适合使用的器物:
恶水 敝器 铜匙 铜铫 木桶 柴薪 麸炭 粗童 恶婢不洁巾 各色果实香药
不适合的环境
阴室 厨房 市喧 小儿啼 野性人 童奴相哄 酷热斋舍
其它相关古书论述,也都大同小异。综合来看,古人对茶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 环境 :外部环境气候宜人,内部环境洁净清幽,若是能够选择格调高雅的茶室则更好。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和脏乱嘈杂的环境中举办茶会。
② 器物 :使用洁净朴素的茶具,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有审美价值则更好。绝对不能使用不洁净的水、茶具来招待客人,也不能使用会产生异味、烟尘的器物。
③ 择人 :参加茶会的主客都应该是具有良好品行修养的人士,若是有所专长、爱茶懂茶的才子佳人则更好。不要把官场或商场的流俗杂事带到茶会中来,切忌匆忙、邋遢、喧哗,或忙于玩手机,无心品茶。
茶会的气氛
日本茶道要求在点浓茶时,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客人之间不许交谈。这一点对于国内的茶会来说,自是没有必要。如果茶会主人在组织一场茶会之前能严格把控好茶会的环境、器物和宾客素质,那完全可以举行一场彼此深度沟通的雅致茶会。 茶会是种种美好因缘的和合,不说话岂不是浪费了如此良辰美景嘛。
对于参与茶会的朋友来说,怀着一颗开放、感恩的心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 茶会并不要太多的繁文缛节,放松随性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一定要注意些什么的话,那也不过以下几点罢了:
① 衣着简单素雅,切忌脏乱或过于华丽花哨。
② 不使用香水,不要浓妆艳抹。
③ 注意基本的礼貌,比如落座后,向主人和其他客人问好示意,临走时互相道别珍重。
④ 茶会中,不要总是低头刷手机,手机也要调至震动状态,如需接电话,一定轻声离席接听,不要打扰其它客人。
⑤ 不要把主人当成餐厅服务员,主人泡茶时不要只顾着自己说话,分茶时要等主人全部分完才举杯品饮,这是对主人最基本的尊重。
⑥ 茶会结束后,随手处理好自己产生的垃圾。如果不着急的话可以留下来帮助主人一起清理器具,以表达对主人组织茶会的感谢。
对于所参加的茶会,爱茶的朋友也要有所选择。当下,不少微商、传销、保险从业人员,打着茶会的名义行商业之事,很是令人烦恼,参加这样的茶会,多是浪费时间、破坏心境,最是无趣。
总之,一场有趣的茶会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需要精心的筹备,但大可不必太过严肃拘谨。
壹茶网网友薄雨说:
茶会是要真正的放松,如果你每一次都十分正襟危坐,觉得很严肃,那么就说明你还需要多喝茶,体会喝茶给你带来的是什么,等参加的多了,或者说喝的多了,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中,不会觉得高大上,也不会觉得拘谨,而是真正的放松,享受生活,等到习惯了茶会以后,就会觉得没有规矩,规矩是约束性的,不是茶会的本意。
壹茶网网友一期一会说:
世俗的规矩已然太多,喝茶还是放松就好。正因如此,茶会需择良友才能尽茶中之趣。
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
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之火,酌水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