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平原平坦开阔,气候湿润,河网密布,灌溉方便,农业素称发达。漳州平原北起磹口、天宝大山脚下,南到九龙岭、鱼咀山山脚,西起南靖靖城的寨联,东以龙津溪口铁路桥、西溪桥闸,与龙津溪中下游平原、九龙江河口平原分界。面积460平方公里,如扣除漳州北部部分低丘,实际面积也有400平方公里。
九龙江河口平原又称龙海平原,属九龙江河口三角洲平原。西起九龙江北溪的江东桥与西溪的西溪桥闸,东到鸿渐、紫泥岛东端及港仔尾、美山一线,沿南溪河谷,深入到松埔,面积260平方公里。区内地势低,大多在黄零5.0米以下,港道密布,几乎全为水田,是漳州地区的水稻主产区,也是平均年产最高的产区,龙海县治石码即在区内。漳州平原与九龙江河口平原,习惯上看作是一个平原,称九龙江中下游平原,面积720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平原。
主要特征
龙津溪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泰区境内,龙津溪中下游沿岸两侧,北起岩溪的谢沄,南到龙津溪的铁路桥,与漳州平原相接,呈长条形,长27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长泰县治位于区内。
花山溪中游平原 位于平和县境内。平面呈S形展布,上游起自坂仔五星村,下游到山格宝丰的宫仔前自然村,长26公里,面积约6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河谷平原。平和县治小溪位于区内。
分布地区
漳浦城关平原呈长条形,沿鹿溪两岸分布,西起桥仔头、埔野,东至旗鼓山,北界梅林乌潭埔、漳浦城关,南界京里、南溪。面积15平方公里,平原地面高程5米到10米,是一古海湾沉积平原。鹿溪自旗鼓山以上,河流呈向心状分布,流域形成盆地,四周为低山地,山地陡峻,降至25米至30米高程与台地相连,地形变化明显。盆地边沿,西到内湖、盘陀岭下,东到油车、麦园埔,长约20公里;南起梁山脚下,北界不整齐,大致以陂头、东山、霞潭为界,南北一般宽10公里,盆地内浸蚀台地与河流冲积平原交错。盆地形状似一幅中国陆域地图,漳浦城关平原位于盆地东南角。
地形地貌
漳江河口平原 位于云霄城关以下漳江河口段。漳江流向自西向东,两岸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地面高程大多在5米以下,为一典型河口平原。平原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3公里到5公里,四周以山脚为界,界线清晰,这里是云霄城关及东厦镇所在地,也是云霄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本区还是人类活动影响地形、地貌的典型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漳江出海口还在船场、竹塔一线,以下为一内海湾,涨潮时,内湾水面宽4.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