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位数”占比现象下的茶行业怎么办?多领域专家给出了这些意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8 02:34:21
字号:

11月17日-20日,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的成功举行,让全国茶人看到了当下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情况与态势。我们看到, 中国的茶园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产业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科技 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品牌、区域公共品牌协同发展,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标准化体系愈加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个位数”占比现象下的茶行业怎么办?多领域专家给出了这些意见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很清楚地明白,要进一步推动经济 社会 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 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发展方式粗放、 科技 转化率低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的问题。

11月18日下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主题报告会暨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行业内外的权威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为茶行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思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 健康 创新团队研究院、博导林智在《一杯茶的科学》专题报告中提出, 引导科学消费、 健康 饮茶,是创造茶叶新消费热点的首要任务,而正确认识茶叶是当中的关键一环。

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面临着消费者对于茶叶存在大量认知错误的现状。譬如,对茶叶药用功效的误解,对茶叶中是否含农药的怀疑,不同人冲泡茶叶后滋味的变化而产生的诚信质疑等等。从业人员对茶的正确认识,对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很大的帮助。

林智从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饮茶对 健康 的功效、科学饮茶三个方面对“茶与 健康 ”这一话题进行解读,倡导因人喝茶,科学饮茶。

我国茶产业主体规模正在逐渐壮大,“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类登记注册商标总数超过68万件,57家茶企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然而,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茶行业在大盘中的占比仅个位数。

这是阿里巴巴天猫茶叶类目总监藩篱在会上披露的数据。天猫月活有8亿人群,而在这些消费人群之中,与茶品牌之间产生交互的人群仅有6千万。

从这次的专题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在电商平台上销量领先的依旧是袋泡茶。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普洱和白茶所占份额和货单量高于其他茶类。传统茶行业正在发力电商市场。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茶企开始了大量的线上平台的运营,纷纷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这也许就是营造产业集聚效应的一个信号。

面对市场经济下的 科技 改革和开放竞争,没有一个行业能够永垂不朽,没有一种商业模式能够一劳永逸。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才能够持续保持活力。

会上,还提出了传统品牌破局电商的路径, 即抢占空白品类的品牌印象,升级品质、成分、话题,重视颜值经济,全域营销、强势种草,掌握KOL趋势,加强信任背书。

众所周知,中国茶种类繁多,长期以来,中国茶企呈现小、散、乱的局面,针对此类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漆云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苏霜在当日的论坛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关键词: 标准、集约

这里的标准不仅仅指代茶品质标准与方法标准,还包含了应用于市场端与消费端的标准,以及生产经营的标准化。从基本经济学理论角度来说, 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集约化运营所产生的效益远远高于个体分销商,同时,能够极大地促进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连锁化经营是集约化运营、壮大茶企、助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连锁化经营相当于掌握一门复制的技术,需要做好 工作专业化、作业标准化、流程简单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增强体验的目的 。通过这种标准的建立,对于消费者而言,本质上是让消费简单化,帮助消费者建立对茶叶的清晰认知,优化茶叶市场环境,打造高效茶业。

在此次专题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巨大产业链、数字化在茶业上的应用、拓展深度加工,将对助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而在以上所述的这三个方面,勐海已经考虑得非常深入了。

通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所长何青元的介绍,我们得知,勐海正在大力推进初制加工标准化生产,加强茶文化与 旅游 融合和勐海普洱茶城体系建设:

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勐海的举办,也是一次茶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相互探讨、交流发展的机会。

此次论坛期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还对2020年度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2020年度茶业新锐十强企业、普洱茶超级单品推荐榜等进行颁奖授牌,以此肯定这一年来各产茶县市、企业的工作成果,树立行业标杆,鼓舞茶产业创新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41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