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雄性不育植株”如“大海捞针”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败育的水稻植株,要找到一株这样的稻苗犹如大海捞针。
二、西方舆论的压力
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难度非常大。外国许多有过这种设想的研究人员经过努力都放弃或中断了研究。不少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但是,神农氏的子孙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
三、十年动乱的压力
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断送了他的全部成果,但因为他的助手事先藏了的几钵水稻而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