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如下:
翻耕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在土壤粘重、板结严重的地方,可以适当加深翻耕深度,但不能超过30厘米。
翻耕质量:翻耕应均匀、平整,无坷垃、大块土。
翻耕时间:一般在冬季或早春进行,翻耕后应及时耙平,以利于水稻播种和生长。
翻耕的主要作用是:
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消灭土壤病虫害,为水稻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南方一季水稻大田翻耕的方法主要有:
犁翻:犁翻是传统的翻耕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田块。
旋耕机翻耕:旋耕机翻耕效率高,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田块。
深翻机翻耕:深翻机翻耕可以翻耕更深的土层,适用于土壤粘重、板结严重的地方。
翻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翻耕前应先清除田块中的杂草和秸秆。
翻耕时应注意保护田块边缘。
翻耕后应及时耙平,以利于水稻播种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