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土种植人参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4:03:56
字号:

大家好!我是农人傻大叔。

大田土种植人参技术

大田土栽培人参的技术,解决了栽参与育林的矛盾,在没有森林的地方也可以生产人参。

一,选地改土

大田土壤的选择是栽培人参成败的关键,要选择地势高,平坦,水源方便的地块。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在此基础上狠抓施肥改土。

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猪圈肥或堆肥与草炭,田土、沙,按3:3:3:1的比例配合堆置并经常翻捣,一年后使用。二是直接施肥,每平方米畦面施猪圈肥0.07~0.1立方米,沙0.05~0.07立方米,草炭0.05立方米,再加原地土10厘米以上,一年翻捣3~4次,使松土成深达30厘米以上,一年后可以播种或者栽培人参。

二,覆盖

人参怕太阳直射,畦上要盖帘。降水量在500~700毫米的平原地区宜用芦苇,稿秆,竹条编制的简易帘,透过花花太阳,正适合人参生长。而量大的地区,要防止雨水过多进入畦内,可在棚上加盖塑料薄膜。

三 播种与移栽

栽参的畦高不低于30厘米,宽1.2米,长度不限,北向或者东北向,留1.4~1.6米的作业道,可秋播或者春播。秋播种子必须是裂口的,春播种子裂口后需通过低温,播种后才能出苗,分点播和撒播,点播株行距5x5厘米,撒播每平方米用水籽40~50克,覆土5厘米。一般播种3年后移栽。

十月至十一月中旬挖除参根,选无病无伤的参根,分大小三四等,分别栽植。一二等的栽深约8厘米,三四等的6~7厘米。成45度角斜栽,株行距20×7-10厘米。

四 灌溉。

农田土较山地腐殖土吸水能力差,天旱应及时浇水。可采用沟灌结合浇灌,灌后及时松土,如有条件使用喷灌效果更好。

五防冻

越冬要盖草,次年春化冻后揭去。

1.选地

1.1地势 选择接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势稍有坡度(5~15度),易排水的地块为宜。一般迎风地、低洼易涝积水地、地下水位偏高地不宜选用。

1.2排灌条件 要求地块排水顺畅,近距离内有自然水源或可以打井供水,以保证打药和栽培灌水的需要。

1.3 土壤 选择土壤孔隙较大、容重小,排水较好的壤土、油砂土、黄泥土均可,土壤的酸碱度5~6,即中性和微酸性土为好。特别粘重、排水不良的土质不宜选用。

1.4 前茬 前茬作物一般以玉米、大豆为好。

2.整地

选好地之后,要修养闲置2年,以培肥地力、降解有毒成分。期间应多次旋耕松土灭草;播种当年, 3月份或10月份,搂净所选地块的浮石,将2~3kg/m2腐熟好的粪肥或绿肥均匀撒在地面,用旋耕机翻耙一遍深度20~25cm,同时用50%多菌灵3~6 g/m2或土菌杀净1~1.5g/m2进行土壤消毒;土壤进行多菌灵或地菌杀净消毒15天左右后,施用微生物菌剂后,用旋耕机翻耙第二遍,深度为20~30cm;施肥完成25天左右后,用旋耕机翻耙第三遍。

3.定向与做畦

3.1 参畦定向的依据 人参忌直射光,喜散射光和斜射光,参畦的定向要充分考虑地形、排水、光照等因素,农田缓坡地多采用南北走向。 操作:面积较大的地块,为方便雨季排水,多用分段的方法事先横坡做若干道横坝,横坝间距可根据地形相隔50~100m不等,横坝间顺山拉线,取直即可做床。

3.2 做床 做床时间一般秋播、秋栽前10天将畦做好待用;翌年春播、春栽,多在晚秋封冻前将畦做好。做床规格一般床宽为1.3m,作业道为1m,床高18~20cm。低洼地块,床高度要比正常标准适度加大一些,床上要求整细,床面要操平。

4.选种

园参种子标准:一等种子,千粒重不低于25g(干种子),饱满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净度不低于95%,干种子含水量不超过于14%,且色泽黄白、无腐败气味、无病粒、无碎粒。裂口种子标准:裂口率在90%以上。种苗质量:习惯用2年生苗做种苗,如种苗应色泽正常,浆足、体长、无病害、芽苞健康。一级苗单支重在7g以上,二级苗单支重在5g以上,三级苗单支重在3g以上。

5.种子处理

将水种晾白皮后,放在气温在25℃左右的阳光下翻晒30分钟,即可通过紫外线杀死种子表皮的细菌。用风化砂(河砂也可,但含菌量高)与参籽以5∶1的比例混合,水分保持在15%~18%之间,即手握有团,放手即散。将混合好、水分适中的参籽,放入缸中或木板箱内,也可在不积水的地上挖坑,用纱网围裹,上搭防雨遮阳棚的方式贮存。种子裂口前温度控制在18℃~20℃,裂口率至80%后,将贮存种子容器的温度降至13℃~15℃,温度太高、水分过多,容易烂种。砂藏的人参种子每隔10~15天要翻倒一次,以保证容器内水分一致。水分少时温水喷雾补充,水分多时要及时晾晒。

6.播种

春播时间在5cm地温2℃时即可播种;秋播:封冻前5cm地温降至5℃时,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可穴播和条播,穴播密度5×5cm。 覆土厚度为4~5cm,覆土必须过筛,而后覆平,覆稻草以不露地为标准。

7.种苗移栽

为生产出无公害人参,农田种参的种苗必须也是无公害的。秋季移栽时在上冻前10天内作业结束。春栽时10cm地温在5℃以上即可作业。提醒注意的是,春栽种苗的起挖一定要和移栽同步进行。要求种苗苞片内的茎叶芽体不准发育至突破苞片。

本地区多使用2年生苗作为种苗,一级苗行距20cm,每行13株;二级苗行距16cm,每行16株。移栽时,横畦开沟7~8cm。秋季移栽覆盖防寒,床面整平后,园参覆盖稻草3cm,上压少许玉米秸秆;如移栽的是西洋参,还需在稻草上加盖塑料布,其搭盖至床一半处为好,以便透气,上面压玉米秸秆防风。

8. 移栽后管理

8.1撤覆盖物 时间为4月5日清明节前后,以床面积雪融化了为准。播籽床撤掉所有覆盖物,移栽床撤掉塑料,摆匀稻草,促使积存在床内的水分蒸发,以防水分过大浸坏芽苞。

8.2 做棚架 平棚,直接拱棚(无叉子),有叉子拱棚均可。无论拱型棚、平棚,床面距棚顶高度最好为120cm,播种的棚架高度可为105cm。地处背阴坡、化冻晚的地块要在上年秋季封冻前下好叉子(棚架立柱)。

8.3扣帘子,盖塑料 4月下旬~5月初,做好棚架后,即可盖上塑料布,同时扣压上帘子或遮阳网。 移栽地块需见到参苗出土3/4时进行。

8.4 打药防病 春季种子发芽或移栽苗出苗前用0.5~0.8g/m2土菌杀净进行床面消毒。无论小苗或移栽苗都要等展平叶后打第1次药,用45%的代森铵2000倍,80%代森锌800倍液混合液进行喷雾。

2周后,继续用上述药剂处理1次,而后视其情况每隔2周或更长一段时间,用50%多菌灵1000倍、45%代森铵1500倍、80%代森锌800倍液3种药混合液喷雾处理,全年用药一般不超过5次。

8.5 光照调节 人参对光照的需求从1年生小苗到5年生商品参,每增加年生对光照的需求就增加10%,这就决定了人参对光照的需求和年生(全株叶片表面积逐年增大)成正比。用参帘调光,可根据需要在加工参帘时,有计划地留疏密的空;用遮阳网代替参帘调节光照的农户,要在购买时有意识地选择遮光比例不同的产品。如小苗选择透光率25%的,大苗选择用40%的。由于不同季节光照强度差异较大,适时插花也是必要的,根据光照强度的大小,适当地用青草、带绿叶的树枝调节透光率,以保证参苗健康生长。

8.6 水分调节 防旱时,缓坡偏旱的地块可以低做畦,下卧5~10cm;易干旱的地块,在春季雪融化前可将作业道上的积雪移至床面;春天下防寒物;加宽畦帮;缓坡地作业道上可做拦水埂;生育期间床面植株行间覆盖稻草、树叶等。放雨时,春季播种、移栽地块,出苗前如天气干旱适当的晚上塑料,接春雨后(润到湿土层)再覆上塑料。其他年生的也可在春季放雨。如能掌握在雨水温度、气温、地温三温一致时放雨是最佳环境条件。商品货,立秋后也可揭膜放雨。人工浇水用喷灌机械解除旱情,移栽床可以开沟灌水,也可直接浇灌在覆盖物上。小苗要求喷灌,第一次浇不透可以再进行2~3次,浇透到湿土层为止,注意防止表土板结,浇水的时间要在早上和晚上进行,地表温度不得超过10℃。排涝时,对地势偏低、地下水位偏高的可采用高做畦、平栽参的方法;还可在雪化前清除场内所有积雪;可以短做床,每隔30~60m留横坡向排水沟坝;可增加松土次数,加大蒸发量等方法。

8.7 入冬前管理 深秋,植株枯死后,清理田间残枝枯叶和杂草,运出场外焚烧或深埋,以减少病虫害和方便上防寒物。清理排水沟,避免春季雪融时雪水受阻溢上床面。

8.8 早春除草前的管理 床面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进行床面消毒。当播种床的幼芽突破种皮,其余幼芽伸出芽苞过半时,用木制钉耙将床面土搂开3~5cm,耙细整平,同时调整覆土的深浅程度。

8.9 生长期管理 育苗田一般不用松土。松土可结合除草一并进行,松土要第一次深松(苗田3~4cm,移栽 4~5cm),而后逐渐放浅,全年畦间、畦帮、作业道不能有杂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26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