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杏树嫁接成活率,在嫁接过程中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二、贮藏接穗 杏树接穗一般采集当年生枝条,要求母本健壮,无病虫害,芽较饱满。采穗在芽萌动前采集,采枝后在阴凉沙坑或菜窖内贮藏。沙坑的大小根据枝条的多少和长度而定,一层枝条 一层沙,放至离地面20厘米时,用湿沙盖平即可。菜窑贮藏较简单,直接一层枝条一层湿沙埋住就行。贮藏时间至少一周。夏季接穗可随采随接。
三、嫁接时期 嫁接时期的选择与嫁接成活率有直接关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因而伤口的愈合速度也不同,从而影响着嫁接的成活率以及成活后苗木的生长。时间过早,气温较低,砧木形成层细胞刚开始萌动,愈合组织生长慢,嫁接伤口不易愈合;夏季高温天气嫁接,袋内气温过高或水分散失过多,也会影响砧木形成层细胞括动。在和硕地区枝接适 宜时间为3月25日—4月10日;
3月5日—4月1日嫁接必须套袋;
4月份嫁接不用套袋。芽接时期在7月中旬—9月初都可进行,芽接要求接穗形成层处于活跃生长状态,接芽和砧木容易离皮,嫁接后易成活。
四、嫁接操作 嫁接技术的优劣表现在接口切削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嫁接的速度。削面不平滑或砧穗的形成层未能对齐,使砧穗形成层不能紧密接触,伤口愈合速度就会减慢或不能愈合,即使愈合也影响接穗的生长,发生发芽晚、生长弱、易劈裂等情况。嫁接时,接穗面要修平,嫁接部位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要对齐,包扎塑料条要绑紧缠严,保证接口牢固。提高嫁接的速度,要求做到刀快、削芽快、切砧快、绑缚快,以减少接芽、砧木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了削面风干或形成层的氧化,减少水分蒸发,使伤口表面保持一层水膜,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春季常采用劈接、舌接等,芽嫁常采用“T”字形芽接。
五、接后管理 1.杏树嫁接后,及时浇水,保证接穗水分的供应。
2.根据树茎生长快慢,及时松绑,确保杏树养分供应。
3.随时抹芽除萌,以免造成养分过多流失,影响嫁接苗的生长。
4.接穗上长出的新生枝条,长20厘米左右时,采取固定枝条的措施,防止被风吹断。
5.剪去过密及纤弱的小枝,以利树体的通风透光。培育好的树形,利于杏树挂果。
嫁接时期因方法而异。枝接一般在早春进行,北方地区多在4月份进行。过早枝接仅限于切接和劈接。实际上枝接的最好时期是树液开始流动后,特别是杏花期前后最适宜。芽接一般仅在夏秋季节进行(带木质部芽接也可春季进行),嫁接的时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嫁接的时间应根据苗木数量多少,接穗和砧木的离皮程度而定,总的原则是宜早不宜晚,早嫁接容易离皮,而且易成活,另外还可对未成活的单株进行补接。
芽接常因嫁接后遇雨影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