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亲近自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20:24:49
字号:

如何让孩子亲近自然,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是育儿中很关键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话题,娜妈就想借助这个话题聊聊自己的想法。

如何让孩子亲近自然

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鸟禽兽、风霜雨雪、电闪雷鸣似乎时刻在向孩子发出呼唤。奇妙的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孩子成长的快乐园地。而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实我们和所有生物一样,先天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敏感、接纳与融入,而且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特殊阶段,我们称之为“自然敏感期”。所以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从这个所谓先天的“敏感期”聊起。

 【敏感期,是生物的本能】

“敏感期”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所提出的一个名词,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例如蝴蝶会把卵产在安全隐蔽但是离嫩芽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当幼虫破卵后,在没有接受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幼虫本能地对光线非常敏感,跟着光线朝树梢爬去,最终找到了赖以为生的食物。当幼虫长大到能以粗糙食物为生时,它对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对光线的敏感期就消失了。而此时,长大的幼虫也会相应地开始学习其他谋生方法和生活经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幼虫完成了由无意识地本能转化到了有意识的学习。

 【孩子的“自然敏感期”】

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接触中,发现人的发展也存在着敏感期。表现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又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自然敏感期,就是儿童成长中的众多敏感期的其中一种。它是指孩子在特定年龄段(5~6岁区间),对大自然、生物、生命以及外界所有的事物产生越来越浓厚兴趣的时期。在这一个时期,我们通常可以发现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显著增强,例如对明知道很脏的泥沙感兴趣,越来越喜欢玩儿水,开始注意嫩芽的发育和鲜花地盛开,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就会释放同情心,总喜欢到户外撒欢不喜欢呆在家,看见草坪就想打滚,甚至开始对自己的到来产生浓厚的兴趣,问爸爸妈妈:“我是怎么来的?等等。

自然敏感期是孩子成长的本能,也是自然赋予孩子的某种天赋,所以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的能力,这个时期尤为关键。因为把握好这个时期,把这种本能通过引导转化为孩子的能力或者性格特点,就是培养自信、有爱、有责任心的孩子事半功倍的关键。

【该如何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呢?】

 1.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亲近自然的方式。家长不妨通过户外游戏引导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体验其中的乐趣。诸如放风筝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运动,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找个适合放风筝的地方,陪着孩子放风筝吧。相信孩子一定很喜欢,这种自由自在,拉着风筝线奔跑的感觉。玩雪:数雪花、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滑雪。玩沙土:堆小山、筑城堡等,沙土游戏能充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2.郊游休闲:郊游是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又一良方。利用节假日,家长应尽可能地领孩子去郊外踏青、远足、爬山、放风筝、游泳等;多带他们去去公园,公园里面有很多花草树木,一副大自然的景象,教会孩子认识各种花草,(但要注意,不要破坏公园环境,伤害树木)还可以带孩子去农场体验采摘,例如摘草莓,摘樱桃、摘葡萄等,让孩子体验农作物的快乐,也让孩子了解种植的不易。在增加亲子互动的同时顺便教他们认识五谷杂粮、蔬菜瓜果。

3.饲养小动物:家长可以在家中喂养乌龟、金鱼、小猫、小狗等小动物,让孩子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孩子亲眼见到小动物在自己的照料下成长,在体会劳动愉悦的同时,还能同小动物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对小动物产生责任感。这种情感能够迁移到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促进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

4.栽花种草:很多孩子都喜欢植物。喜欢植物的孩子大都具有同情心,个性温和善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种一些花草,既可美化家庭环境,又能增长孩子的知识,陶冶性情。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辟一块空地,种些向日葵、西红柿、丝瓜、黄瓜等植物。播种时,先让孩子学会分辨各种种子的形状、颜色,待出芽、长叶之后,引导他们继续观察,给他们讲述植物生长的规律。

 总之,多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同时开阔了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科学常识,还能加强孩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了孩童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孩子对自然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更能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所以多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多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吧。

有一些小游戏是比较推荐的:

1.集合几个孩子一起在公园,大草地上等,组织孩子们用大自然的万物取名字,并说出理由。用大自然为自己命名,然后大家都给予鼓励。

2.邀请大家都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感受青草的味道,鸟儿的歌声,花儿的芬芳。可以有带领人念诗带领。

3.在孩子们的手上绕一圈透明胶,把胶面对外,然后带着孩子们出去捡一些小叶子,小花儿来装饰自己独一无二的手环。

有一些亲子的活动也可以尝试:

1.带孩子们去海边挖螃蟹或者在泥地里挖蚯蚓。

2.很多植物的小实验都可以带着孩子们做做。带孩子们种容易发芽的小植物,让孩子观察记录。

3.动物小实验,比如调制一杯芥末水倒入泥土里,看看蚯蚓们是不是会都会钻出泥土?

1

常去山间水边度假。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孩子,满耳听到的是噪音,满眼看到的是光怪陆离的色彩,更不用说吸入肺叶的都是有毒的工业或交通废气了。于是家长们便纷纷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去山间水边走走,让孩子们亲眼观察田野是如何向人类提供粮食、蔬菜和水果的,森林是如何向人类奉献木材和更为宝贵的新鲜空气的,江河湖泊是如何向人类供应水源以及鱼虾等水产的,大山是如何向人类敞开自己的怀抱呈献上无价的矿藏的……

由此,孩子们不仅会学到许多书本里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巨大“感恩”之情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油然而生。

2

把大自然带回家中。这也不失为一个满足孩子热爱自然的好方法。如在家里添置一个鱼缸呀,养几盆小花呀,喂养几只小动物呀,等等。孩子们在与动物、植物的亲密接触过程中,自然会对大自然产生越来越亲密的感情。

3

少买玩具多买仪器。在今日英国,安装在房顶上的天文望远镜比比皆是,为的是方便孩子探索星空,并由此让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对浩大繁复的宇宙的构成和来源作深刻的思考。

4

有目的地引导阅读跟大自然有关的图书,教会孩子通过书籍来解答疑难、查询资料,由此也增添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向往和好奇。

5

鼓励孩子投入相关的活动。如有的中小学发起“以望远镜取代弹弓”———那些淘气的男孩再也不拿弹弓来射杀无辜的鸟儿,而是在清晨或傍晚,用望远镜观察各种各样的鸟儿如何哺育子女,如何谈情说爱,如何交配繁殖。奇特的“录音大赛”要求孩子们录下种种“动听的自然声音”,结果有的录下了飞翔蜜蜂的嗡嗡声,有的录下了雨打芭蕉叶的啪啪声,有的录下了夜莺银铃般的啼鸣,有的录下了轻若游丝的风声,有的录下了雨后庄稼“巴吱巴吱”的拔节声,但最后荣获冠军者却更为独具匠心———其作品竟然是一盘在森林里录下的完全无声的磁带!录制者的解释是:“动听的声音”其实随处可觅,但在如今充斥了各种噪音的世界上,“绝对的宁静”却绝对难找!

“儿童水鸟画”比赛则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英国孩子的热心参与,当然参赛者在创作之前必须对各种水鸟满怀爱心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研究。

曾荣获过大赛第一名的约尼尔披露,为了能把苏格兰翠鸟画得栩栩如生,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利用长焦距镜头相机,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拍摄到了1000余幅翠鸟的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他没有让一只翠鸟受到伤害,甚至哪怕受到惊吓。

6

英国孩子特别钟情于看马戏。为了使马戏对孩子更具吸引力,有的马戏团的老板竟然让一些动物演员服用兴奋剂。果然,服药后的猩猩在作表演时变得更好动了因而也更显可爱了,威严的老虎则像小猫似地捉起了迷藏,袋鼠“兴奋”地活蹦乱跳———马戏表演确实更好看了,但自从一名知情的动物保护专家揭露了其中的阴谋后,孩子们都被激怒了。因为他们明白:这样的“好看”是须用危害动物的健康为高昂代价的,有的动物还因此而大大缩短了寿命。

后来,在一些学校和动物保护组织的倡导下,曾有成千上万英国儿童投入了“拒绝‘邪恶马戏’”运动。这样的运动不仅有效地制止了不法马戏团的“邪恶活动”,而且加强了孩子与动物之间的联系纽带,因而可以说也是亲近大自然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7

眼见伦敦动物园内的许多动物由于缺少活动而健康状况直线下降,年仅7岁的小学生迪克灵机一动:何不让它们在动物园里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迪克的想法尽管有点异想天开,但却得到了生物老师的赞赏。在同学们的支持下,迪克募捐到了一笔钱并买来了皮球、秋千、跳板、爬竿等运动器具安置在动物园里,专供动物们“使用”。

说来有趣,几乎所有动物的体质有了明显提高,孩子们心里为此也乐开了花!

8

英国地处温带,本无热带雨林,但伦敦23所小学的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鼓励下,利用一家废弃的展览馆,成功地“人造”了一片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热带雨林,专供各地同龄人前来参观。

人造雨林的总设计师是12岁的布鲁卡,他介绍说,雨林中生长的40多种热带植物来自南美、东南亚和中非等地区,还有一片300平方米大小的小沼泽地———在人造阳光的照射下,沼泽地腾起阵阵水气,腐败枝叶散发出的气味迎面扑来。突然一声闷雷炸响了,瓢泼大雨接踵而至。到了夜间,各种各样的蛙鸣虫吟不绝于耳,而举头一望,透明的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当然,创办该人造雨林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增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深情。

让孩子亲近自然,最直接的做法,是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中一个个小小的个体,孩子对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会有好奇心,让孩子亲近自然,可以带孩子去观察地上的小蚂蚁,各式昆虫,陪着孩子一起去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可以先给孩子看一些有关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等等的绘本。边给孩子讲述,边告诉孩子在哪里可以看到绘本里的各种动植物,让孩子对此有所期待,愿意自己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先从绘本中打开孩子的视野,再带孩子去亲近自然。

带孩子去逛超市的时候,让他多去购买蔬菜,水果,海鲜鱼类等地方看看。由此可以让他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同时要给孩子讲解,它们的来源等等。这些都是来自于自然界,这样孩子更会愿意自己去亲近自然。

让孩子亲近自然,必须走出来,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会。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20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