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瘦水池塘
放苗前一般是刚清完塘或消毒完的塘,水色较清,水体中藻类和肥料都不足,这时,最好能引进一部分优质的老塘水,让水中的藻种多一些,然后再施生物肥料,藻类会慢慢长起来的。如果由于水中有重金属离子超标导致水中藻类培养不起来,就要先用有机酸解毒,然后再重新肥水培藻。
(2)浑浊水池塘
水中泥沙颗粒太多,藻类太少。如果直接下肥料,由于泥沙太多,会把肥料吸附一部分,影响肥料的吸附,造成水色难肥。因此,最好还是换一部分新鲜水,然后用净水底改把水中的泥沙沉降下去,让水体变清澈一些,再用生物肥料藻类。
(3)浮游动物较多池塘
未放苗池塘由于水中浮游动物太多,藻类还没长起来就被吃掉了,导致水体藻类培养不起来。可通过杀浮游动物来减少其危害,再进行肥水培藻;已经放苗的池塘,是不主张再杀浮游动物的,因为他们也是种苗的天然开口饵料,而且对种苗也有很大的影响的,可通过不喂料或少喂料来让种苗吃掉浮游动物,看浮游动物减少时再肥水培藻。
(4)有害藻类为主的池塘
由于蓝藻的大量繁殖,导致其它藻类长不起来,水色看起来很绿,其实蓝藻底下全是黄浊水,这种水不利于种苗的生长。这时要先把除掉蓝藻,经解毒后再重新肥水培藻。
(5)倒藻池塘
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水中的藻类突然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变浊变色。首先减少藻类产生的毒素对养殖品种的危害,可用过氧化钙、石灰、多维等产品处理,水质稳定后,进行肥水培藻。
(6)碱度、钙镁离子浓度较高池塘
碱度、钙镁离子浓度过高过低,池塘中肥水培藻养影响很大,这时需先调整水质,稳定水质后再进行肥水培藻,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培藻培菌是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其正确用法如下:
1.准备好培养基:培藻培菌一般为粉末状,需要按照说明书中的配方和比例添加适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沸腾,使其溶解彻底。
2.灭菌: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分装到无菌烧杯或试管中,使用灭菌器或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完全无菌。
3.接种:将待培养的微生物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中,可采用无菌环或无菌针等工具进行接种,注意接种量不要过多。
4.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到恒温培养箱或恒温振荡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可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要求进行设置,一般为37℃;
24小时左右。
5.观察: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如菌落形态、颜色、形状等,进行初步鉴定。
6.保存:对于生长良好的菌株,可进行保存和进一步研究。
注意事项:
1.制备和使用培养基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2.接种前要对待测微生物进行预处理,如分离纯化、鉴定等,确保接种的微生物为单一种或纯培养物。
3.培养箱和工作台等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4.培养后处理培养物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