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Saxifrage,Creepinp Rockfoil 别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金丝荷叶、耳朵红、老虎草):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ga stolonifera Meerb. 的全草。草药名: 虎耳草内容介绍: 中文名虎耳草(《履巉岩本草》) 类 别全草类 异名石荷叶(《纲目》),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生草药性备要》),系系叶(《简易草药》),天荷叶、金丝荷叶(《现代实用中药》),丝棉吊梅(《中国药植志》),耳聋草、猪耳草、狮子草(《福建民间草药》),金钱荷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线莲(《江西民间草药》),石丹药(《四川中药志》),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湖南药物志》),耳朵草(《闽东本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虎耳草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40厘米,全体有毛。 匍匐枝赤紫色,丝状,着地可生幼苗。 叶数片,丛生在茎基部;圆形或肾形,肉质而厚,宽4~9厘米,先端浑圆,边缘浅裂状或波状齿,每浅裂疏生锯齿3~4个,基部心脏形或截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紫红色,有小圆点;叶柄长,基部膨大。 花茎由叶腋抽出,比叶高2倍以上,赤色;总状花序长12~20厘米,苞片卵状椭圆形,先端尖锐,小花柄密被红紫色腺毛;萼5片,卵形,先端渐尖;花瓣5片,白色,不整齐,下面2片较大,上面3片较小;雄蕊10,不等长;蜂蕊1,子房球形,上位,花柱2歧,柱头细小。 蒴果卵圆形,顶端2深裂,呈嘴状。 种子卵形,具瘤状突起。 花期6~7月。 果期7~11月。 生于阴湿处、溪旁树荫下、山间小溪旁或岩石上。 分布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扛、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但以花后采者为好。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硝酸钾及氯化钾、熊果酚甙。 其叶绿体中所含的酚酶能将顺式咖啡酸氧化为相应的邻位醌,后者经自然氧化而生成马栗树皮素。
芙蓉叶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芙蓉花 2.1 拼音名 2.2 功能主治 2.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芙蓉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芙蓉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芙蓉花 1 拼音
fú róng huā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芙蓉花 2.1 拼音名Fú Rónɡ Huā
2.2 功能主治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花减半),水煎,加冰糖五钱冲服,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可配莲蓬壳,用治血热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烫伤,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服。
2.3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芙蓉花的方剂 卷舒散
能主治:痘损破,脓水不止。用法用量:若痘干,用芙蓉花油或腊梅花油开搽。若痘湿,则用末掺之。摘录:《...
紫金膏o《证治准绳·疡医》卷六:紫金膏:处方:芙蓉花叶60克(白花者佳)紫金皮30克功能主治:治肿疡赤肿焮...
芙蓉内托散拼音:fúróngnèituōsǎn处方:芙蓉花2钱,人参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穿山...
七花丸卷五:方名:七花丸组成:山茶花1两(烧存性),芙蓉花1两(烧存性),石榴花1两(烧存性),检漆花1...
贴散膏首乌5钱,野蔷薇根7钱,皂荚2块,忍冬藤7钱,芙蓉花20朵,木鳖子1两,童子发3钱,透骨草3钱,生...
更多用到中药芙蓉花的方剂用到中药芙蓉花的中成药 铁箍散
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方名:铁箍散组成:芙蓉花、叶(晒干)。主治:诸疮发背,疮疖肿毒,杖疮赤...
芙蓉散孔,以出毒气。《医学入门》卷七:组成:芙蓉叶(有花带花,有子带子)1朵。主治:男无室,女无夫,思欲...
损伤骨药膏5g杜衡25g红花100g天南星25g大黄50g芙蓉叶100g紫荆皮100g草乌50g薄荷脑25g冰...
外用跌打止痛膏栀子蒲公英黄芩金银花虎杖大黄没药儿茶红花紫花地丁芙蓉骨碎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樟脑制法以上二十二味,...
罗浮山百草油.0g九里香1.0g辛夷花1.0g红花1.0g水芙蓉1.0g还魂草1.0g金不换1.0g千里光1.0...
更多用到中药芙蓉花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芙蓉花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木芙蓉
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时发明时珍曰∶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
《本草求真》:[下编卷八主治上]脏腑病症主药霄花猪尾血紫草夜明沙兔肉旱莲草茅根蜈蚣山甲琥珀芙蓉花赤芍醋熊胆〔破肝血〕莪术紫贝五灵脂紫参益母草蒲...
《本草从新》:[卷九木部]木芙蓉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肿毒。有殊功。(用芙蓉花、或叶或皮或根、生捣、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围、中...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杂治]口生白点再发。又方∶槟榔烧枯研末点之,立见功效。并用后芙蓉花诸方更妙。初生小儿或两腮肿硬或口舌生疮或生马牙...
《验方新编》:[卷二十一引痘略]方药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芙蓉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芙蓉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芙蓉叶 * 芙蓉叶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fú róng yè
2 英文参考cotton rose hibiscus leaf
3 注解芙蓉叶
芙蓉叶
Folium Hibisci Mutabilis
(英)Coffonrose Hibiscus Leaf
别名 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茎、叶、果柄、小苞片和花萼上均密被星状毛和短柔毛。茎圆柱形。叶互生,卵圆状心形,直径7~18cm,5~7掌状分裂,边缘有钝齿;叶柄长5~13cm。花大,直径约8cm;花柄长5~10cm,近顶端有节;小苞片8~10,线形;花萼钟形,长约2.5cm,裂片卵形;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开后逐渐变深,单瓣或重瓣,基部与雄蕊柱合生;子房5室。蒴果扁球形,直径22.5~3cm,果瓣5,密生淡**刚毛或绵毛。种子多数,肾形,背部有长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全国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采收,晒干。
性状 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3~7浅裂,裂片三角形。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分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还原糖、粘液质。
性味 性凉,味微辛。
功能主治 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
用到中药芙蓉叶的方剂 退肿膏拼音:tuìzhǒnggāo处方:芙蓉叶地薄荷耳草叶泽兰叶金桐叶赤牛膝大黄(另研末)各等分制法:上...
铁箍散川乌30g生草乌30g生半夏30g赤小豆30g芙蓉叶30g五倍子30g白及30g制法:以上七味,粉...
十叶散拼音:shíyèsǎn《古方汇精》卷二:组成:芙蓉叶、荷叶、蕉叶、菊叶、银花叶、紫苏叶、柳叶、槐叶...
解毒清凉散拼音:jiědúqīngliángsǎn处方:芙蓉叶5钱,大青叶5钱,青黛2钱,人中黄2钱。制法:...
消肿膏拼音:xiāozhǒnggāo处方:芙蓉叶紫荆皮各150克白芷当归骨碎补独活何首乌南星各90克橙橘...
更多用到中药芙蓉叶的方剂用到中药芙蓉叶的中成药 铁箍散
川乌30g生草乌30g生半夏30g赤小豆30g芙蓉叶30g五倍子30g白及30g制法:以上七味,粉...
芙蓉散an标准编号:WS3B154293处方:芙蓉叶100g相思子(炒)50g川乌10g大黄50g...
伤痛酊ng标准编号:WS3B132693处方:芙蓉叶50g徐长卿20g两面针20g朱砂根20g雪上...
疮炎灵软膏ao标准编号:WS3B098191本品为芙蓉叶制成的软膏。制法:取本品芙蓉叶5000g,洗净...
腮腺宁糊剂ji标准编号:WS3B166393处方:芙蓉叶230g白芷85g大黄85g苎麻根10g赤小豆...
更多用到中药芙蓉叶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芙蓉叶 《疡医大全》:[卷八]痈疽敷药门主方
根脚散漫。五倍子(一两,微炒)生大黄(四钱)秋芙蓉叶(六钱)醋一盅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六跌扑伤损]外治方药打扑伤损,动筋折骨,跌磕、木石压伤,赤肿疼痛。芙蓉叶(二两)紫金皮独活南星(生)白芷(各五钱)上末...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围药夏刘寄奴(各四两)草乌五倍子石膏大黄(各六两)芙蓉叶上共为末,毒硬者,绿豆粉和醋调敷,毒软者,以蜜...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木芙蓉疽发背,乳痈恶疮,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
《外科方外奇方》:[卷一]围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