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直播稻,必须根据直播稻的品种特点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注重品种选择、土地整理、适时播种、科学治水、病虫害防治。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生育期适中的早、中熟品种;二是选择矮化、抗肥、抗倒伏、生根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品种。早稻直播常受气温影响,双晚稻直播受前茬和寒露风的制约。各地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安排轮作,总结经验,在小规模试种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大面积种植,而不是盲目地进行。
杂交水稻的浸泡时间不超过8-10小时。常规稻的浸泡时间略长于杂交稻。催芽时,催芽半粒,然后撒播半天。
仔细整地
宜选择免耕小麦、稻茬套种小麦或油菜茬。利用原留茬的田面平整和沟系条件,可做到早耕、田面平整、土壤硬度适中、田间排灌通畅。在播种前一天进行田面平整,待泥浆沉淀后进行播种。
科学施肥。施肥应满足早稻"早生快、中生稳、晚衰"的需要。采取"促、控、补"的方法。基肥占施肥总量的60%,追肥占施肥总量的40%。氮、磷、钾应平衡,避免部分施用氮肥。
田间沟渠系统排灌通畅。为了方便田间排灌,通常在田间四周挖浅排灌沟,方便排灌,有利于水稻的成活。若采用机械追肥和喷施,应在田间固定距离内预留作业路径,以方便追肥和喷施。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整株苗的关键。提高直播稻质量,保证整秧。插秧比直播早7-10天。早稻直播的适宜时间为日平均气温12℃以上℃.双晚直播期为7月上旬至7月20日,可保证2个月以上的生育期,实现安全抽穗。
品种特性决定播种量。对分蘖力弱、株型紧凑、千粒重高、早熟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否则可减少播种量。直播稻的有效穗主要是主穗和低节分蘖穗,必须通过密植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常规稻一般播种量45~60kg/hm2,杂交稻一般播种量30~37.5kg/hm2。苗期抗寒性弱的品种,每亩播种量增加10%左右。
科学管理用水
科学的水分管理是直播稻高产的关键。水分管理策略为"播后晒田促针,浅灌促分蘖,适时晒田控种群,干湿交替促灌浆"。从播种到1.5片叶子,做好"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干水",坚持苗田湿润。1.5-3叶片以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深根生长;3-5叶浅水灌溉促进分蘖,分蘖期间田间多次露地;5-6叶轻日照田,7-8叶重日照田控制无效分蘖。水稻的最高需水量是从穗期开始到全穗期。穗满后,应进行干湿交替,生根保叶,并在收获前一周抽干淡水。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如遇寒潮,可在深水中保护幼苗。寒潮过后,可以在1-2天内将水慢慢降到原来的位置。水分不能迅速释放,否则幼苗很容易死亡。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1)杂草防治
直播田杂草共有21科40余种,其中稗草、大戟为恶性杂草,发生早、发生期长、数量多,约占问题的30%~70%。形成了"一封、二杀、三补"的防除杂草体系,即注意早封,减少杂草数量,根据中后期杂草情况进行补杀,是解决稻田杂草和抗药性问题的可行手段。
"一丰"是在播种后苗期前进行封育除草。我们可以选择40%的苯并咪胍和吡莫拉明可湿性粉剂60~80克/亩土壤喷雾,保持湿润的田地,用药后不积水。
"两杀"是指苗木后除草。在杂草较年轻时选择杂草36%小时,每亩30克扑尔敏湿润粉,每亩30克喷雾剂,或25克/升五氟唑仑分散油混悬液80~100毫升/亩+10%60~80。
"三补"是指从分蘖期到拔节期的除草。如果田间仍有一些恶性杂草,可选用10%恶唑乙草胺乳油70~80毫升/亩+10%氯氰菊酯乳剂100毫升/亩混合,或460克/升法用22甲4氯溶液133~167毫升/亩,茎叶喷施。
2)病虫害防治
结果表明,直播稻秧苗多、封行早、田间阴凉、病虫害发生率高,特别是水稻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等病虫害必须进行综合防治。水田综合防治的原则是控制时间、药物和方法的统一。特别是对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的防治,在稻田管理的中后期进行综合防治,可以将危害降到最低。
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选用50%氟康唑悬浮剂12~15ml/亩或20%烯唑醇·戊唑醇30~50ml/亩;防治稻瘟病可选用20%三环唑WP75~100g/亩或30%稻温灵乳油100~150ml/亩;防治二化螟选用10%氯虫腈乳油40g/亩或3%阿维菌素微乳10~20ml/亩;选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g/亩)防治稻飞虱;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10%氯虫酯悬浮剂40g/亩。
水稻直播技术在早稻和中稻种植中,每亩可节约成本和效益150-200元。近年来,水稻直播技术在南方稻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养殖品种不同分为稻田养鱼、稻田养虾和稻田养蟹。以稻—萍—鱼为例。“稻—萍—鱼”是“稻—萍”和“稻—鱼”两个模式的结合。就是在稻田中养绿萍(又称满江红),养鱼。因为绿萍的叶腔中有大量固氮蓝藻生存,因此每公顷绿萍每个生长期(约半年)可固氮达240~405千克,同时又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绿萍不但不与水稻争肥,相反为稻田增加氮。在稻—萍—鱼模式中,水稻面积虽减少7%左右,而产量并不减少,反而增加6.7%~9.4%。绿萍蛋白质含量高(表3),含有10种鱼类必需氨基酸,适口性也好。草鱼、非洲鲫和鲫鱼对绿萍摄食量分别高达其体重50%~80%、50~60%和8%。消化率为18.2%,因此稻田绿萍养鱼,鱼产量可达1005千克/公顷(表6、表7)。
表6 稻—萍—鱼和稻—鱼的鱼产量比较
表6 稻—萍—鱼和稻—鱼的鱼产量比较(续)-1
来源:湖南稻—萍—鱼研究组(1988)。
表7 绿萍对鱼产量的效果
来源:福建农大刘,(1988)。
鱼类利用绿萍,鱼类及其排泄物能增加稻田肥力,对氮等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见表8。
表8 氮同位素示踪测定稻田养鱼的氮利用效率
来源:福建农大刘(1998)。
根据稻、鱼不同种养时间分为稻、鱼混作,即稻、鱼同时种养在同一田块,同时收获;稻鱼连作,在早稻田或单季稻田养鱼,但为了养成较大规格的鱼种或养成商品鱼,在水稻收割后仍继续养鱼,直到年底或翌年春季捕鱼;稻鱼轮作,收割一季水稻后再放鱼,收获时间同上,也是为了培养大规格鱼种或养成商品鱼,此类型相当于浅水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