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 → 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
萎凋之缺失 失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
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
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
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
果香的阶段是桔**;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
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
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干燥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初制茶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9、加工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花: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的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B、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
焙火分:炭焙、电焙
焙火越重就成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成越生。
制茶三把火有 焙火:目的在改变成茶的风味。
干燥:将水份蒸发。
杀青:则是停止发醇。
虽然都是同样的三把火,但使用的时间、目的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
C、掺和: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
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10、哪些过程造成了那么些茶,也就是造成不同茶类的主因:
A、发醇: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
B、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
C、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
D、采摘时茶青的采摘的部位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第四个原因。
11、茶之命名
A、因产地命名:龙井(杭州)、冻顶(冻顶山)
B、因茶性命名:清茶(由于清雅飘逸)
C、因颜色命名:红茶(茶汤为红色)
D、因品种命名:铁观音、水仙(独特风味)
E、因土壤命名:岩茶
12、茶的分类
A、绿茶:龙井、碧螺春、球茶、煎茶(日本)
B、黄茶:君山银针、霍山黄茶
C、黑茶:普洱、沱茶
D、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E、 红茶:工夫红茶、碎红茶
F、青茶:(乌龙茶类) 轻发酵:清茶、冻顶 (花 香)
中发酵:铁观音、水仙、佛手、岩茶 (硬壳果香)
重发酵:白毫乌龙 (肉 果 香)
13、各种类茶
A、不发酵茶:不经过萎凋和发酵,采摘下来的茶直接进行杀青。
B、全发酵茶:让茶青尽情的发酵,达到几乎全部氧化的程度。
C、紧压茶:将茶压制成圆饼、方砖、碗状等形状。
D、加工茶 基本茶:从茶叶直接制成的原形茶
加工茶:粉末茶、速溶茶(茶精)、茶汤罐头
E、高山茶:茶的品质与茶树种植的地理环境有绝对关系,高山茶以长于海拔一千八百火以上茶制作。
F、 新品种:金萱、翠玉
精制茶的精制茶与毛茶的卫生、品质差异
1、茶叶香精对人身体基本无害,但加在茶叶中,提高了茶叶的香味。
2、香精茶叶的辨别:
大多数的茶叶都是有添加香精的,因为同一块地方种出来的茶,会因为采茶的时间、气候、温度、湿度影响口感。为了让所有茶在不同时间采却有相同口感,很多都会投茶叶香精。
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1)观形:优势“铁观音”茶条卷曲、结实、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看茶叶的色泽:全黑色就肯定是低等铁观音;呈赤黑色为中底等铁观音;色泽为黑绿色为上等铁观音;色泽为油黑青绿色为极品铁观音,以上在配合以下品茶可定他好坏。
(2)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自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者为上,声哑者次之。
(3)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燕尾服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为叶背外曲,具有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4)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四溢,启盖端杯轻闻,具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旷神怡。铁观音茶叶香个有不同分淡香,清香,浓香,原味可辨别茶叶好坏。
(5)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应作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够说清,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的魅力所在。茶水是甘苦涩纯,而定铁观音茶叶的好坏,如果茶水苦涩肯定不是好茶;如果茶水甘甜可以说他是好茶;如果茶水甘纯清绿可谓是上好茶。
1 材料、设备与方法
1.1 材料
①毛茶:选取七个毛茶样品,分别为:永春佛手(春茶)、永春毛蟹(春茶)、安溪色种(春茶)、安溪铁观音(夏茶)、安溪本山(夏茶)、武夷肉桂(春茶)、武夷水仙(春茶)
②精制茶:精制茶是将同一毛茶精加工而成,也七个样品。精加工过程中采用烘焙温度150—160℃。
1.2 设备
①水分测定设备:101—2型干燥箱(上海产);
②微生物测定设备:SP—32高压灭菌器,超净工作台,IN61培养箱(均为日本产);
③农药残留测定设备:HP5890II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1.95%OV—210+1.5%OV-17,WHP 100/120的填充色谱柱(均为美国产);
④感官内质审评:一般实验室审评用具。
1.3 方法
①按ZBX5004—86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130℃、27min),测定毛茶和精制茶水分含量;
②按日本乌龙茶微生物试验方法:检测毛茶和精制茶的微生物含量;
③按国家标准GB5009.19—1996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试验方法:检测毛茶和精制茶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含量;
④按ZBX5003—86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评定毛茶和精制茶的品质。
2 结果分析
2.1 毛茶经精加工,能够减少茶叶的水分含量,防止茶叶发霉变质,延长贮藏期。经检测精制茶的水分含量2%以内,毛茶的水分含量在5—8%之间(见表1)。
2.2 毛茶经精加工,能够大大降低茶叶的微生物含量,甚至到不存在。温度和干燥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小时均可被杀死。毛茶足干时温度通常在100℃以下,时间30分钟以内,茶叶中的微生物不能完全被杀死,而又经有些茶贩剔除梗片未再复火烘焙就包装出售,更增加了毛茶中的微生物含量,精制茶加工过程中,烘焙温度一般150~160℃或更高,茶叶中的微生物均可被杀死。经检测精制茶的微生物不存在,毛茶中的微生物多(见表1)。从表1可看出:毛茶中的一般生菌数都在200个/g以上,真菌数0~300个/g之间。耐热菌有的阴性,有的阳性。耐热菌试验是把茶叶放入沸水中煮10min后再测定耐热菌。毛茶中有耐热菌。
表1 毛茶和精制茶水分和微生物含量比较表样品产地及名称毛茶或精茶水分含量(%) 微生物含量(单位:个/g) 一般生菌 数真菌数耐热菌永春佛手毛茶 7.3 415 75 阴精制茶 1.6 0 0 阴永春毛蟹毛茶 7.1 210 35 阳精制茶 1.5 0 0 阴安溪色种毛茶 6.4 2060 280 阴精制茶 2.0 0 0 阴安 溪铁观音毛茶 5.1 350 0 阴精制茶 1.5 0 0 阴安溪本山毛茶 5.0 335 0 阳精制茶 1.4 0 0 阴武夷肉桂毛茶 6.6 410 220 阴精制茶 1.9 0 0 阴武夷水仙毛茶 5.1 300 290 阳精制茶 1.9 0 0 阴
2.3 毛茶经精加工,能够大大降低茶叶中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残留含量。
有机氯农药尤其六六六、滴滴涕毒性大,化学结构稳定,长期残留于土壤、水域和动植物体内而不易降解。加热(如滴滴涕在115~120℃,15小时)不易使它们分解,但遇碱性物质易分解(4);随着加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可以使它们绝大多数处于熔熔状态,可能使它们其中少部分分解或降解,部分被茶叶中的某些碱性化合物分解或与茶叶中的某些挥发性化合物一起逸出除去。经检测毛茶和精制茶的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含量,结果表明:毛茶经精加工后茶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量可下降1~4倍(见表2)。
2.4 精制茶比毛茶更能发展茶叶的色香味,从而提高茶叶品质。
茶叶中含有机化合物450种以上,在鲜叶加工成毛茶的过程中,已引起一些成分发生相应的一系列理化变化,逐步形成了毛茶的色香味。毛茶加工成精制茶的过程中,会引起茶叶内含物再发生一系列热化反应,增进茶叶汤色,提高滋味醇厚度和促进茶香熟化。经对毛茶和精制茶内质审评,结果表明:精制茶的内质比毛茶提高(见表3)。从表3可看出,毛茶香气较清纯,有的带有青草气或杂味等;滋味精淡,有的带苦涩,汤色较浅,不耐冲泡。清制茶香气突出并带焦糖香;滋味醇厚甘爽;汤色浓耐冲泡。
表2 精制茶和毛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含量比较表茶名毛茶或精茶六六六含量(mg/kg) 滴滴涕(mg/kg) 降 低 量 (倍) 六六六滴滴涕永春佛手毛茶未检出 0.060精制茶未检出 0.030 / 约1 永春毛蟹毛茶未检出 0.11 精制茶未检出 0.030 / 约3 安溪色种毛茶未检出 0.14 精制茶未检出 0.046 / 约2 安溪铁观音毛茶 0.0053 0.018 精制茶 0.0026 0.0046 约1 约3 安溪本山毛茶 0.020 0.021 精制茶 0.0043 0.0040 约4 约4 武夷肉桂毛茶 0.022 未检出精制茶 0.013 未检出约1 / 武夷水仙毛茶 0.19 未检出精制茶 0.016 未检出约9 / 3
结 论
综上所述,毛茶虽然有香气清纯的优点,但是存在着有的香气中带青草气或杂味,滋味清淡,有的带苦涩,汤色较浅,不耐冲泡,含水分高,含微生物多(尤其有的含有耐热菌),农药残留量高等缺点。精制茶具有香气突出并带有焦糖香,滋味醇厚甘爽,汤色浓、耐冲泡,含微生物少甚至不存在,农药残留量低等优点。
表3 精制茶和毛茶内质评定结果比较表样品产地及名称毛茶内质评定结果精制茶内质评定结果
永春佛手香气清纯带杂叶,滋味清醇,汤色橙黄,冲泡性尚好。香气清高带焦糖看,滋味浓厚,有果味,汤色橙红,耐冲泡。
永春毛蟹香气清纯,夹青草气味,滋味清醇,汤色橙黄,冲泡性尚好。香气清高,滋味醇厚,汤色橙红,耐冲泡。
安溪色种香气清高,滋味清略有涩感,汤色清澈,不耐泡。香气清高带焦糖香,滋味醇厚甘爽,汤色金黄,耐冲泡。
安溪铁观音香气清淡带青草气味,音韵轻飘,滋味略醇带涩,汤色清红,冲泡性好。香气尚浓郁,音韵明略粗短,滋味浓厚,汤色深橙红,特耐冲泡。
安溪本山香气清较短,滋味略清纯带涩,汤色清红略浊,不耐泡香气尚高,滋味醇厚,汤色深橙红,耐冲泡。
武夷水仙香气清长,岩韵尚明,滋味清,汤色橙黄,冲泡性尚好。香气浓郁,略有焦糖香,岩韵显,滋味醇厚甜润,汤色深金黄,耐冲泡。
武夷肉桂香气清纯,岩韵尚明,滋味略醇,汤色橙黄,不耐泡。香气清带焦糖香,岩韵显,滋味醇厚甘滑,汤色深金黄,耐冲泡。